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研究
【摘要】:普通高中有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任务,高中历史课程更是发挥着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及基本理念的种种规定,凸显了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的高度重视,注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的营造,不仅切合历史学科自身特性,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回顾情感生态相关研究成果发现,研究对象上对历史学科关注度不足,研究视角上多为建构策略,对现存问题、优化策略、价值意义等方面有所欠缺,研究方式上多为理论性论述,缺乏调查基础上的数据分析,研究成果上分散性期刊、论文居多,综合性著述较少。故此,拟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方法,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情感生态进行综合性研究,以求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相关理论基础,并为一线教学提供切实参考性经验。良好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环境具有和谐性、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高质性及发展性的特点,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且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践行课标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可持续发展。然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情感生态还存在诸多不足,问题涵盖学生、教师与环境等多方面,如学生方面学习态度欠佳、课堂参与度低、存在不良情绪,教师方面课堂教学情感饱满度不足、未充分拓展情感教学内容、情感教学方式有待改进,环境方面班级环境有待改进、课堂氛围活跃度不足、人际关系有待优化等。这些问题不仅有教师方面的原因,学生与学校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情感生态存在的种种问题不仅不利于发挥其应有之价值,也不利于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营造良好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情感生态,需要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多方努力。教师应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挖掘历史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合理课堂教学评价;学生自身应积极转变历史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情绪状态;学校方面要优化历史情感氛围,丰富历史情感实践。营造良好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情感生态,对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提升,发挥历史学科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其独特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