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赤峰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姜素华  
【摘要】: 赤峰位于内蒙古大草原的中部,现辖3区7旗2县。总面积90021平方公里,有蒙、汉、回、满、达翰尔族等30个民族,总人口460万,主要以蒙古族为主,其中蒙古族人口82万。赤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民族传统体育和现代具有旅游吸引力的“西拉木沦河”漂流项目资源丰富,是开发体育旅游的重要客体。开发赤峰体育旅游资源对赤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游客实现自主参与的人文、原生态环境的整合,对提高旅游档次的新型旅游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发赤峰旅游必将促进本地区旅游业上个新的台阶,一定会得到政府、团体、经营部门的支持和协同。 本文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赤峰体育旅游资源及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进行了分析。根据赤峰体育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结果表明:(1)赤峰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具备了开发体育旅游的客体条件优势。(2)赤峰蒙古族传统文化和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是开展体育旅游的载体条件。(3)赤峰地区旅游业结构具有吃、住、行、游、购、娱的基本条件。(4)赤峰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较薄弱,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研究,旨在为有关管理和经营部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赤峰体育旅游理论提供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万怀玉,朴勇慧,刘政军;论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旅游学刊;2003年S1期
2 时金钟;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饶远,张云钢;体育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以云南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为例[J];思想战线;2003年01期
4 黄贵;安徽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战略[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1期
5 王保金,武军;对西部地区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03期
6 陈俊青,欧阳明胜;论我国体育旅游的作用及发展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陈永辉;贵州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8 常华军,韩晓燕;我国体育旅游现状及前景浅探[J];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01期
9 冯平,姚重军;甘肃民族地区体育旅游进程探索[J];甘肃科技;2003年02期
10 臧鸣放,谷小丽;我国西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年05期
11 刘笑舫,武胜奇;体育旅游在我国体育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J];体育学刊;2003年04期
12 饶远,张云钢;新世纪体育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以云南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为例[J];中国发展;2003年03期
13 陈文英;探析我国体育旅游[J];湖北体育科技;2003年03期
14 邱亚君;浙江省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与开发[J];浙江体育科学;2005年01期
15 吴明华;湖南体育旅游资源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6 张鲲,张西平,朱恺;关于我国开展体育旅游的市场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17 杨秀丽,杨松;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对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要求[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8 韩忠培;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5年03期
19 吕晓昌;关于我国发展体育旅游的思考[J];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20 吴宝宏;体育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川;;浅谈赤峰市旱作农业现状与潜力[A];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万里强;李向林;何峰;赵云;侯典超;;内蒙古赤峰市草地初级生产力及载畜能力评价[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李俊峰;曹中申;;赤峰市放射卫生综合监督管理示范达标后的做法[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中国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4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种羊场[A];中国羊业进展——首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会刊[C];2004年
5 王汉武;李淑贤;;赤峰市杂粮杂豆生产现状、发展对策[A];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内蒙古赤峰市家畜改良工作站[A];中国牛业高峰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佟磊;田冬林;郭凯;吴松梅;;从消费角度看赤峰城市滨水区的利用[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梁青;;赤峰市青贮玉米的生产现状及发展优势[A];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白音巴特尔;;抓住机遇,开创赤峰林业产业建设新局面[A];北方省区《灌木暨山杏选育、栽培及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俊峰;曹中申;;赤峰市放射卫生综合监督管理示范达标后的做法[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国中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雄;赤峰市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及预警[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2 裴晓菲;农牧过渡带典型地区畜牧业生产系统优化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99年
3 刘铁志;内蒙古白粉菌分类及区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4 王智辉;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悖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吴全;内蒙古粮食生产能力与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6 赵东平;内蒙古丛藓科植物系统分类及区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7 王莹;中国中生代晚期古蝉科昆虫化石研究(同翅目:蝉亚目)[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达妮莎;清代蒙古族民间手工艺文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方春妮;体育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10 张景华;经济增长中的自然资源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素华;赤峰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宋会涛;天津体育旅游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婷;陕西体育旅游发展的法律环境建设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0年
4 周晓梅;贵州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张妮;陕西省汉中地区体育旅游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佳文;北京市旅游业的转型对发展体育旅游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7 李东亚;山东省城市老年人体育旅游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8 左琨;西藏体育旅游发展问题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9 李洪洋;杭甬两地体育旅游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何源;利川市体育旅游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彧;体育旅游对保增长意义重大[N];中国体育报;2009年
2 驻黑龙江记者 张爽;《促进体育旅游发展的倡议书》发出[N];中国旅游报;2009年
3 2009年中国体育旅游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促进体育旅游发展的倡议书[N];中国旅游报;2009年
4 胡丹录;打造户外体育品牌 推进体育旅游结合[N];黔西南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顾阳 刘存瑞 实习生 宋晓东 通讯员 王丽峰;体育旅游:让生活更加健康美好[N];经济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孟刚;我国体育旅游缘何没有规模效应[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7 记者 黄晶;2010中国体育旅游发展论坛下月举行[N];海南日报;2010年
8 记者马敏;探索转变经济体育旅游 发展方式之路[N];中国体育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马敏;体彩扮靓体育旅游博览会[N];中国体育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刘圆圆;体育旅游 城市名片新亮点[N];人民政协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