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基层政府职能定位研究
【摘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而综合国力和工业发展程度可以承担起反哺农业的责任,所以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基层政府作为国家行政系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但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因素造成了基层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削减了基层政府沟通信息、传达政策、分配资源、组织群众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界定基层政府职能,进行正确的定位便至关重要。
本文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基层政府职能的相关理论出发,审视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等问题,并挖掘其根源——政府职能的扩张、不合理的财政体制、压力型体制和沟通监督机制的缺失等,从而进一步探究如何消除其原因,以更好地界定基层政府职能并重新定位。
除去导论与结语,本文主要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新农村建设与基层政府职能定位的相关分析。包括新农村建设与基层政府职能定位的理论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职能的定位原则。
第二部分: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职能定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
第三部分: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的原因探析。基层政府的职能扩张是导致基层政府职能越位的主要原因,不合理的财政体制是导致基层政府职能缺位的主要原因,基层政府职能错位的主要原因则是压力型体制和沟通监督机制的缺失。
第四部分: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职能实现正确定位的途径和条件。就基层政府自身来说,应该树立民本思想、恢复其“公共性”,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并精简乡镇机构、分流人员;就基层政府和各级政府之间关系看,应合理划分财权和事权,健全转移支付制度并实施资金援助等措施;就基层政府和乡村关系来讲,应该加强乡镇人大及农民对基层政府的制约和监督,推进村民自治的发展并扶持农村自组织发育,拓宽农民利益表达渠道并引导农民合理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