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SiO_2/光致聚合物复合材料全息存储特性研究
【摘要】:
光致聚合物材料以其卓越的光化学特性已成为目前超高密度数字全息记录材料的研究热点。但常用的光致聚合物材料具有曝光缩皱性和折射率调制度有限等不足,影响其全息存储的读写性能。本文利用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具有抗缩皱性且能够增加材料的折射率调制度等优点,在高效光致聚合物全息记录材料中掺入纳米SiO_2粒子,并对其制备条件、相关的物理和化学机理及全息记录性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制备了掺杂有水溶性纳米SiO_2粉体的丙烯酰胺/聚乙烯醇复合的光致聚合物全息存储材料。通过对聚合物样品制备过程的改进,使纳米SiO_2粉体能够均匀分散在聚合物体系中。
2.用迈克尔逊干涉法测试样品中形成的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全息光栅的折射率的方法,分析不同折射率的分布情况,证明了样品内部的光栅形成过程中,纳米粒子与单体是相对扩散的。
3.研究了不同曝光条件下材料的全息性能,通过对全息特性参数的分析,得到了一个优化的曝光方案。
4.制备了含有不同浓度纳米SiO_2的聚合物样品。在最佳的曝光方案下实验测试并结合理论分析了各样品的布拉格偏移情况,计算了材料的曝光缩皱率。研究发现,纳米粒子的加入确实能够提高样品曝光过程的维度稳定性,有利于增加信息记录和读出的可靠性;同时通过分析透过率随曝光时间的变化曲线研究了该光致聚合物样品的成膜均匀性。
5.实验分别测试了含有不同浓度纳米SiO_2聚合物样品的衍射效率、折射率调制度、感光灵敏度等静态参数随纳米SiO_2浓度以及曝光时间的变化曲线,解释了变化原因,最终得到一个优化的SiO_2浓度全息光致聚合物配置方案。
|
|
|
|
1 |
刘继斌;谭劲;胡修林;;全息存储通道中的线性均衡[J];计算机工程;2005年23期 |
2 |
陈幼松;计算机发展路在何方[J];百科知识;1996年11期 |
3 |
谢长生,刘继斌,裴先登,吴非;数字全息存储器的研究及进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2年08期 |
4 |
佘卫龙,李庆行,余振新,张庆伦,陈焕矗;Mn:KNSBN晶体在632.8nm处高读出效率全息存储及非常耦合系统[J];光电子.激光;1991年06期 |
5 |
陈端荣,谢长生,胡迪青,吴非;全息存储通道中的一种有效维特比检测器的设计[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6 |
刘学璋,陈仲裕;双波长敏感的光致聚合物全息存储材料[J];光学学报;2004年08期 |
7 |
周采曾,宁锌,黄松保;资料的直接全息存储[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
8 |
倪永军,冯岩,苏辉;缓存磁盘技术在全息存储中的应用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9 |
万玉红,陶世荃,袁韦华,江竹青,丁晓红,刘国庆,王大勇;高密度盘式全息存储及其热固定的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2005年03期 |
10 |
;2005年科技新潮[J];支部生活;2005年12期 |
11 |
Firefox;未来计算的记忆之门[J];个人电脑;2005年03期 |
12 |
浦东林;陈林森;解剑锋;沈雁;;傅里叶变换存储光刻系统的研制[J];激光杂志;2006年05期 |
13 |
马晨;张保民;张立;;光致聚合物的全息存储机理与特性[J];信息记录材料;2008年04期 |
14 |
王爱荣,王素莲,王志强,翟凤潇,黄明举,干福熹;双染料敏化的光致聚合物全息特性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5年09期 |
15 |
江涛;;档案信息存储新领域——全息存储及其材料[J];浙江档案;2006年11期 |
16 |
李明;;激光全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趋势研究[J];激光杂志;2005年06期 |
17 |
;全息术:下一代存储技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5年01期 |
18 |
陈幼松;;全息存储将进入电脑[J];科学之友;1997年01期 |
19 |
王希平,王素莲;高密度全息存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
20 |
王海卫,夏又新;光海量存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半导体光电;2002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