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和目标提前呈现对小学生前瞻记忆的影响
【摘要】:
前瞻记忆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记忆形式,它是指人们对于预定事件或行为的记忆,对于个体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均产生重要的影响。它成为继回溯记忆之后记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已有的关于前瞻记忆的研究多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和现实环境中进行的研究,很少关注教育实际中的前瞻记忆表现。研究者发现提前呈现可以提高个体的前瞻记忆的表现水平,但是这种改进效果是否在任何条件下均存在,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本研究采用在学习情境中的实验设计,着重探讨了不同延时形式和延时时间对于两种类型前瞻记忆的影响。延时形式分为认知资源需求多和认知资源需求少的形式,延时时间采用了四个延时时间段。本研究还探讨了不同提前呈现方式对于前瞻记忆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不同的延时形式和时间对于不同类型的前瞻记忆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
(1)对认知资源需求多的延时形式比需要较少认知资源的形式,能够对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产生更大的影响,而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受到不同延时形式的影响其差异不显著。
(2)在两种类型的前瞻记忆中,0延时和其它延时时段的差异只存在于延时形式能够消耗掉大量认知资源的条件下。如果没有消耗掉一定量的认知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执行意向可能将再次进入到个体的意识中,从而有助于完成前瞻记忆任务。
(3)提前呈现并不能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提高前瞻记忆的表现水平。在存在延时的条件下,无干扰提前呈现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前瞻记忆的表现水平,并不能显著改变。采用有干扰提前呈现的方式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改进效果反倒出现了干扰效果,特别是当延时消耗掉较少的认知资源时这种干扰效果就更加明显。
|
|
|
|
1 |
赵晋全,秦金亮,周颖;前瞻记忆与紧张度的关系研究[J];人类工效学;2005年01期 |
2 |
赵晋全,郭力平;前瞻记忆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
3 |
张利增,丁兆叶;前瞻记忆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
4 |
朱磊,孙里宁;前瞻记忆的字形、语音TAP效应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
5 |
赵晋全,杨治良,秦金亮,郭力平;前瞻记忆的自评和延时特点[J];心理学报;2003年04期 |
6 |
郭纬,贺莉;分散注意条件下前瞻记忆的完成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
7 |
李寿欣,丁兆叶,张利增;认知方式与线索特征对前瞻记忆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年03期 |
8 |
王永跃,张芝,葛列众,王健;任务中断对幼儿前瞻记忆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
9 |
贺莉,杨治良,郭纬;分散注意条件下间隔对小学生前瞻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
10 |
张磊,郭力平;基于日常生活的记忆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
11 |
张磊,郭力平,许蓓君;儿童前瞻记忆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6期 |
12 |
张利增;前瞻记忆加工机制的观点和理论模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
13 |
朱磊,杨治良;多种记忆分类之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
14 |
刘伟;王丽娟;;前瞻记忆的年龄效应[J];心理科学;2006年05期 |
15 |
赵晋全,杨治良;前瞻记忆提取的自动加工、策略加工和控制加工[J];心理科学;2002年05期 |
16 |
梁娜;罗金花;;前瞻记忆的脑机制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
17 |
卢焕华;王岩;郭春彦;;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4期 |
18 |
马晓亮;;认知心理学中前瞻记忆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22期 |
19 |
郑田;;前瞻记忆研究综述[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
20 |
陈倩;;前瞻记忆研究述评[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