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

李芬  
【摘要】:2004年8月底,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上我国政府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到了2006年6月10日,我国终于迎来了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让人们感受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刻不容缓,过去快五年了,此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保护程度也越来越加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传统武术的发展尤其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一大批老拳师相继谢世使得传统武术的传承空间不得不一再减缩,流传下来的优秀拳种数量也在不断退减;对于传统武术的传承,主要是说传承人,因为他是传统武术的重要的传递者也是重要的延续者,他承担着对传统武术文化和运动技能的传播以及发扬光大。所以说传统武术必须要立足于传统,才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愈走愈远。但是,伴随着西方竞技体育思想的冲击,竞技武术成为现代体育园林中的一枝重要的奇葩,为奥运争光、全民健身和武术产业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味地追求“高、难、美、新”的艺术美感和难度系数较高的技术发展方向,虽然能给人们产生眼前一亮的兴奋,但是却忽略了传统文化的内涵。那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武术是不是真的没有了发展和传承的前景了吗?诚然,近年来,竞技武术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但传统武术在现代体育文化发展中又起着举足轻重地作用,如何能使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发展它的文化内涵,并且在历史的激流中奋勇而起呢?如何更好恰当地处理好与竞技武术繁纷复杂的关系?本研究立足于文献资料,尊重事实,对一些传统武术的传承人、学校、学生以及演武者进行了访谈,并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传统武术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了因素分析,结果发现: 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武术遭遇濒临消失的地步,由于社会的重视程度不够,许多传承人因为得不到重视而转业。二、传统武术的传承制度往往是过于狭隘,以“以家族为本位,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登记关系”的传承方式,“秘而不传”、“传儿不传女”等等观念,导致许多优秀拳种随传承人的去世而失传。三、在学校教育中,毫无文化内涵和攻防技击含义的武术教学,使学生对武术也产生了“喜欢武术但不喜欢上武术课”的尴尬局面。四、如何恰当找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缺乏相互和谐融合发展的契合点,如何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和谐发展是目前对传统武术保护工作的关键。五、国外练习者对传统武术的喜爱程度很高,如何做好宣传工作是我们的任务。六、注重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合理渗透。 绵延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武术发展到至今的确是由其独特的魅力,但是如何能更好地使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能继承和发展呢?因此,本研究经过诸多的调查和研究对此进行了一些调适: 一、建立传承人档案,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支持。二、加强政府和学校各部门的重视程度。三、加强传统武术的科学理论研究。四、给传统武术创建一定的“文化空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牛爱军;虞定海;;传统武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归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年04期
2 牛爱军;;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传统武术传承人”保护问题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3 邢中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武术保护刍议[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夏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看传统武术的旅游价值[J];内江科技;2010年06期
5 邸枫;韩红雨;孙金霞;;城市名片与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融发展研究[J];河北学刊;2011年04期
6 张峰;;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武术保护方法[J];体育与科学;2008年05期
7 吉灿忠;蒋培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视角审视传统武术的研究成果[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周广瑞;王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中的传统武术保护[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牛爱军;虞定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武术保护问题[J];文化遗产;2007年01期
10 李雄锋;王艳红;刘军勇;;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看传统武术的传承[J];搏击(武术科学);2010年06期
11 牛爱军;虞定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武术传承制度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04期
12 牛爱军;虞定海;;对传统武术保护问题的探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武术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08年03期
13 张云崖;牛爱军;虞定海;;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性传承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14 布秉全;布琳;;试读传统武术文化[J];精武;2011年01期
15 阎凤义;;我陪主席看武术[J];乡音;2006年11期
16 牛爱军;虞定海;;传统武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7 曹湘英;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融合互补与发展[J];武术科学(《博击》)学术版;2004年05期
18 张延庆,蒙华;浅议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J];武术科学(《博击》)学术版;2004年01期
19 郑启龙;传统武术连环击法在散打中的实用[J];中华武术;2005年06期
20 武建伟,李义杰,王志英;传统武术职业化的思考[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林;;传统武术传承方式及其异化[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刘建国;刘同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思路与对策[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单锡文;单静怡;;传统武术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彭鹏;赵燕;陈小军;;传统武术在全民健身中的发展模式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5 王伟;;武术的精神[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马勇志;张继东;;对当今沧州地区传统武术发展中存在问题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7 李厚芝;;武术国际化——传统武术的价值与现代化转型[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8 单锡文;;传统武术全球化发展战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余水清;王燕;;论竞技武术的科学发展观[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10 周璞;;中华传统武术的旅游价值开发——以武当武术为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学建;人学视野中传统武术价值思维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2 马文国;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武术教育与学校武术[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3 于均刚;武学道艺发微[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4 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6 韩小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崔秉珍;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8 谭志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9 刘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10 刘坚;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芬;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喻竞;青海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滕希望;申遗形势下传统武术的保护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岳晓光;传统武术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骆慧;传统武术的开放式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斌;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传统武术立法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梁霞;太原市传统武术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8 唐志云;制约传统武术发展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红艳;论传统武术发展的思路[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建勇;临汾市传统武术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雄;我市将承办全国农民武术大赛[N];天水日报;2007年
2 王昊飞、叶健;“洋功夫”为何敢“挤兑”中国武术[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剑路 本报记者  郑立华;传统武术的现代“江湖”[N];中国商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李艳辉;留住唐山传统武术[N];唐山劳动日报;2006年
5 王静 田军;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展现魅力[N];中国体育报;2004年
6 王翠竹;安徽黄山首届传统武术大会暨武术套路国际邀请赛隆重举行[N];黄山日报;2007年
7 王超群 李 悦 陈 元;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隆重开幕[N];河南日报;2004年
8 张全亮;中国传统武术的忧与喜[N];中国体育报;2008年
9 记者 陈杰通讯员 润合 王鹏 爱民;全国传统武术邀请赛在灵丘开幕[N];大同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郑红深;世界武林高手 论剑嵩山少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