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材《新目标》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2001年《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英语教学进入全面改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英语教材实现了多样化。不同的地区根据自己所在区域的特点选用的教材版本也有所不同。鹤壁地区于2001年开始推广使用新目标教材,众所周知,鹤壁市各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鹤壁市区教学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教师理念更新较快,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多元,而淇县地区虽然近年来在教学软硬件上有很大改进,但相比市区的教育环境还是有较大的差距。那么,最新修订的《新目标》在淇县地区的使用情况如何?是否像教材编写者所期望的那样更适应教学需要呢?因此作者进行了本实证研究,旨在探究最新修订的《新目标》教材在淇县地区的真实使用情况及该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并对统计数据做客观分析,以期为教育管理部门,教材编写者,教材使用者、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建议,以便于教材的进一步完善和更高效的使用。
束定芳、庄智象(2008)认为,教材应该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相吻合,基于此观点,作者设计了教师问卷(28个题项)和学生问卷(22个题项),选取了7所中学中(农村4所、城市3所)的395名学生和9所中学中(农村6所、城市3所)使用过新教材的32名一线教师参加了匿名式的问卷调查和面对面的采访,并借助于Excel软件对收集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教师们评价较好的方面有4个:教材的内容、编制水平、口语部分还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方面。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师们评价较差的方面有9方面:教材的词汇量、听力部分、阅读部分、写作部分、自我检测部分、西方文化的较大比重、部分活动的难度和教师用书。(2)学生们评价较好的方面有6各方面:语法的编排、涉及的话题、教材的内容、教材的编制水平和教材的活动设计。学生们评价较差的方面也有6个方面:教材的词汇量、教材的听力部分、教材的写作部分、教材的语法部分、教材的自我检测部分和教材的配套资料。(3)教师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13个方面(详见P97-P98)。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对修订过的新目标教材评价较差。在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因此,在论文的最后,作者也针对一线教师遇到的问题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