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三元层状陶瓷Ti_(n+1)(Sn_xAl_(1-x))C_n(n=1,2)材料特性的理论研究

王雪飞  
【摘要】:近年来,三元层状MAX相材料由于其既有传统陶瓷材料的优良性能,如高温下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等,又有金属材料的完美特性,如抗热震、易加工、较高的热导率和电导率等,因而又被称之为——金属陶瓷,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MAX相陶瓷材料的发现不过短短数十载,却也取得了斐然的研究成果,目前关于此类新型材料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MAX相陶瓷材料合成纯度的提高,二是MAX相陶瓷材料性能的强化改善,三是新MAX相材料的合成),而本论文中所研究的只是其中一种——MAX相材料性能的强化。在本论文中,通过对Ti_3AlC_2和Ti_2AlC晶体中Al元素位置进行Sn替代掺杂构建出Ti_3(Sn_xAl_(1-x))C_2和Ti_2(Sn_xAl_(1-x))C固溶体结构模型,并采用第一性原理(first-principles)计算系统的对比研究了随着Sn原子掺杂浓度变化(即x值从0、0.25、0.5、0.75到1,每次取值间隔0.25变化),该固溶体体系的结构特性、相位稳定、电子结构、力学性质、热性能、晶格热导率以及光学性质等特征变化,计算结果表明:Ti_3(Sn_xAl_(1-x))C_2固溶体具有金属性,都是热力学和力学稳定的脆性材料;Sn原子掺杂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当Sn原子掺杂浓度为0.75时有最大的体积模量,而掺杂浓度为0.5时有最大剪切模量。此外,Ti_3(Sn_xAl_(1-x))C_2固溶体都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德拜温度,其中Ti_3AlC_2、Ti_3(Sn0.25Al0.75)C_2和Ti_3(Sn0.5Al0.5)C_2在室温下的晶格热导率均能达到40 W/(m·K)以上,是良好的导热性材料。同时,Ti_3(Sn_xAl_(1-x))C_2固溶体在低能量范围内具有高度的各向异性,而Ti_3(Sn_xAl_(1-x))C_2(x=0.25,0.5,0.75)在5.0-9.5 eV能量范围以及Ti_3AlC_2和Ti_3SnC_2在10.0-16.4 eV的能量范围内出现的较高的反射系数,是有前途的好材料。Ti_2(Sn_xAl_(1-x))C固溶体体系是热力学和弹性稳定的,同时都是脆性材料。论文中,利用Slack方程通过温度T计算了Ti_2(Sn_xAl_(1-x))C固溶体体系的晶格热导率,并利用Clarke方程计算了该体系的最低热导率。此外,还计算了Ti_2(Sn_xAl_(1-x))C固溶体体系的德拜温度和熔点,计算结果显示该体系材料均有着相对较高的德拜温度和熔点,并有着相当良好的导热系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飞鹏;段坤杰;曾宏;张久兴;;Ba/Ag双掺杂对Ca_3Co_4O_9基热电氧化物热传输性能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3年18期
2 邢进华;一维纳米线的热学性质[J];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02期
3 金庆华,王平基,丁大同,王鼎盛;金属铝中层错能的缀加球面波法第一性原理计算[J];物理学报;1992年10期
4 郑传庆;林洁;解研;刘绍军;;高压下第一性原理计算中铜的芯价态划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5 肖鹏;;Sr_2Mn_2CuAs_2O_2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张召富;周铁戈;左旭;;氧、硫掺杂六方氮化硼单层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物理学报;2013年08期
7 杜世萱;高鸿钧;;功能分子结构的组装和单分子物性: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与扫描隧道显微学(I)[J];物理学进展;2008年02期
8 于冬琪;张朝晖;;带状碳单层与石墨基底之间相互作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物理学报;2011年03期
9 吴杨;赵登冰;金庆华;王玉芳;李宝会;丁大同;;纳米管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谭世勇;赖新春;黄理;张永彬;;铀的弹性、能带结构和光学常数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8年05期
11 刘本琼;谢雷;段晓溪;孙光爱;陈波;宋建明;刘耀光;汪小琳;;铀的结构相变及力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物理学报;2013年17期
12 刘学杰;张素慧;姜永军;任元;谭心;;单粒子在金刚石(001)表面吸附与迁移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人工晶体学报;2014年03期
13 唐新峰,陈立东,王军,罗派峰,张清杰,後藤孝,平井敏雄,袁润章;R_yM_xCo_(4-x)Sb_(12)化合物的晶格热导率[J];物理学报;2004年05期
14 罗赞继;殷士端;阮圣央;唐代维;;Bi_2Te_3的杂质微分凝对温差电性质的影响[J];科学通报;1966年09期
15 李林;姚兰芳;王硕;许瑞清;田琳琳;方学玲;;钕掺杂锐钛矿二氧化钛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材料导报;2011年S1期
16 陈春彩;黄整;陈波;梁方艳;刘伟歧;杨英;王红艳;;金属铜的晶体结构与热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2年05期
17 韦玮;朱永;林成;田莉;许祖稳;农金鹏;;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掺杂柔性黑硅吸收光谱特性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年04期
18 张向超;杨华明;陶秋芬;;TiO_2基纳米材料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的研究进展[J];材料工程;2008年01期
19 刘永刚;宋绵新;边亮;孟川民;;高压下NaI弹性常数与声速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英文)[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0 王婷婷;李根全;卢成;李勇;;氧化镉高压物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忠庆;Renata Wentzcovitch;;高温高压弹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新方法及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丽军;张小超;樊彩梅;贾金田;梁镇海;韩培德;;纳米钛酸镍材料结构模拟及第一性原理计算[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罗晓光;李金平;张幸红;韩杰才;董善亮;;第一性原理计算氯化钠型过渡金属硼化物的弹性性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陈灏;蒋锋;周永西;梁云烨;R.Note;H.Mizuseki;Y.Kawazoe;;分子电子学和第一性原理计算(英文)[A];量子电荷和自旋输运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董锦明;翁红明;Y.Kawazoe;T.Fukumura;M.Kawasaki;;磁光效应和材料磁光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A];量子电荷和自旋输运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秦敬玉;厉瑞艳;杨磊;;基于逆蒙特卡罗和第一性原理计算联合的Fe-B-Si非晶结构分析[A];第三届散裂中子源多学科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姚超;吴忠庆;;第一性原理计算高温高压下Magnesite的状态方程、弹性、波速和密度[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11:深部高压结构、过程及地球物理响应论文集[C];2014年
8 张乔丽;袁大庆;张焕乔;范平;左翼;郑永男;K.Masuta;M.Fukuda;M.Mihara;T.Minamisono;A.Kitagawa;朱升云;;P在α-Al_2O_3中电场梯度的第一性原理计算[A];第十四届全国核结构大会暨第十次全国核结构专题讨论会论文摘要[C];2012年
9 侯士敏;;纳电子器件电学特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A];2005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赵宪庚;;院长致辞[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2年版)[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钢;层状化合物材料热输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2 李秀芬;Ge基笼合物热电材料微结构的正电子湮没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3 林志萍;几种含Sn(Si)层状化合物的结构与物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7年
4 蒋好;铁基超导体的晶体化学以及第一性原理计算并辅助探索新型超导材料[D];浙江大学;2015年
5 朱慧平;半导体中缺陷及电子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6 黄世娟;正电子理论计算及其在分析材料微结构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戴足阳;高分辨小分子光谱计算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8 胡麟;一些二维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与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9 张滨;Fe-Cr合金溅射纳米晶薄膜腐蚀电化学行为的XPS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10 罗明海;Ⅱ-Ⅵ族三元合金半导体热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湖北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飞;三元层状陶瓷Ti_(n+1)(Sn_xAl_(1-x))C_n(n=1,2)材料特性的理论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吴永佳;“层叠式”热电器件的热-应力-发电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骆晶晶;两种材料的热电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4 王文华;β型锑烯热电输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D];内蒙古大学;2017年
5 邱烨;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M_3AX_2相材料的点缺陷[D];兰州大学;2015年
6 李婷婷;铍和氧化铍电子、弹性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D];宁夏大学;2015年
7 陈浩;压力场中锗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与实验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8 李小波;钇稳定氧化锆空位型缺陷的第一性原理计算[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周頔;新型拓扑绝缘体—二维铅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10 杨龙;应变对TiO_2(110)表面上水的吸附与分解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