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重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在笔者问卷调查和课堂实际观察中发现,现实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普遍存在着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现象,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充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同程度地被忽视等传统教学模式的固有弊病。近些年来,教育界不少专家学者提出并深入探讨了生本教育理念,其思想的核心即“以学生为本”。其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由来已久,早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的思想具体化在教学中就体现为以学生为本。生本教育即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符合素质教育的内涵,是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和谐的、高效的、生动的、互动的。师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观点。在双方针对某一问题交流时,教师只能对他们进行引导,而不宜喧宾夺主,把自己的观点强行施加到学生身上。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审视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应在阅读教学目标生成化,阅读教学方法体验化,阅读教学关系和谐化,阅读教学评价多样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变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或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自己角色的定位,在素质教育理念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的朋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大胆放手,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当学生在课堂中回答问题时要及时给予评价,学生的答案没有对错,只是价值观的不同。生本教育理念观照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阅读教学目标的结果性,教师提前设置好目标,照本宣科;阅读教学方式单一化,以讲授为主;教学关系的距离化,师生之间关系疏离;阅读教学评价的形式化和单一化,评价不及时或评价片面化。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通过翻阅资料,分析问题,设计与组织问卷与访谈调查,力图找出问题症结,以寻求解决对策。在调查中发现X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却转变不到位,没有彻底落实素质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与此同时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过于片面,缺乏科研精神,忽视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未能认识到师生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在评价方面缺乏针对性和多元化。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即:研读文本,着眼于目标,坚持预设教学与生成教学有机结合,关注过程性目标;采用体验化教学方式,注重设置情境,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动态、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全面了解学生,坚持多元化教学评价,注重实施形成性评价,多元化主体参与评价,多样化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