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
【摘要】:进入新时代,在当今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专业深入改革的大环境下,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对舞蹈表演专业人才的需求,各体育院校在开设表演专业基础上,又陆续开设了舞蹈表演专业。通过对各个高等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归纳、整理发现,虽各个体育院校专业设置的名称相同,但其下开设专业的方向不同;且舞蹈表演专业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专业,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及专业知识体系等方面虽具备基础条件,但对于该专业的建设方面还缺乏一定的经验;该专业下设的各个方向存在边缘项目,而在人才培养的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等方向各大体育院校有所不同。目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仍处于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针对当前的现状还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和发现目前各个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的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我国十所高等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与分析,对比发现我国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差距和不同,归纳出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发展的方向,从而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与优化提供参考,以期我国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蓬勃发展。研究结论发现:(1)我国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的名称相同,但其下设置的专业方向不同,培养定位也不同;课程结构划分不同,其中有四所高校课程结构选修课是按模块方向划分,另外六所高校课程结构选修课未按模块方向划分;课程结构中公共必修课所占比重较高,开设人文教育课程比重较少,专业课划分不统一,课程归类不一致。(2)我国体育院校公共课学时占比较大,实践课与选修课学分占比较低,实践课划分两种模式:有学分有学时、有学分无学时;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和广州体育学院学科与术科比例较为一致,这四所高校相比另外六所高校比较重视对学科的建设。(3)我国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建设存在相互借鉴:沈阳体育学院和山东体育学院;且学分最多的学校学时数并不是最多,以致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成正比;高等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师资结构存在不合理;舞蹈表演专业实习方式分为两种:集中实习和分段实习,除北京体育大学和广州体育学院实习为分段实习方式,其他八所高校则是集中实习。(4)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政府、高校、社会三方面进行分析:政府方面体育院校针对舞蹈表演专业人才保障机制不够完善;高校方面舞蹈表演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社会实践体育院校对学生实习教育重视程度较低。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对策,旨在推动我国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发展。(1)我国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应统一专业方向,剔除边缘项目;课程结构建设具有层次性,使得课程的整体性与方向性统一结合;我国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公共必修课所占比重较高,应增设人文教育课程。(2)我国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应适当调整公共课和选修课学分学时比例,在课外实践学分学时划分形成统一模式;加强学科课程的建设,不能只看重术科课程而忽视学科的发展,调整的学科与术科课程比例,加强对基础学科的建设,其他体育院校应借鉴广州体育学院学科和术课按层次划分。(3)我国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统一划分归类标准,避免各体育院校相互借鉴;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弥补师资力量上的差距;我国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实习,应当采取分阶段的方式进行,从而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我国体育院校应根据政府提出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对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优化;结合各体育院校自身发展优化舞蹈表演专业课程体系;要健全学生社会实习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