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瘫痪的灵魂—乔伊斯《都柏林人》主题评析

任萍  
【摘要】:《都柏林人》是二十世纪初著名现代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被公认为是反映都柏林生活的一面镜子。《都柏林人》以乔伊斯的故乡都柏林为背景展开描写,成功地再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殖民国爱尔兰的社会现实,瘫痪和死亡贯穿全书,强调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当时社会弥漫于整个爱尔兰社会的麻木不仁、死气沉沉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被乔伊斯定义为“瘫痪”,精神瘫痪这一主题在乔伊斯的作品中集中表现在宗教瘫痪、政治瘫痪、情感瘫痪、心理瘫痪4个方面。为了描绘人物飘忽不定的思绪和奔腾不息的意识,乔伊斯运用了一种新颖独特的创作技巧——“精神顿悟”——来展示人物错综复杂的思想感情,几乎在每一篇小说的结尾处,主人公不禁豁然开朗,顿时看清了自己的窘境,并从中悟出了人生的本质。它不仅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而且往往构成小说的高潮。本文主要探讨关于《都柏林人》的主题意义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总体介绍本书出版背景,就英国殖民统治对都柏林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乔伊斯的家庭环境对其本人的影响而展开讨论。第二部分分析《都柏林人》的主题意义。依据文本内容,围绕贯穿《都柏林人》中十五个故事的共同主题——“精神瘫痪”展开分析,分别从宗教瘫痪、政治瘫痪、情感瘫痪以及心理瘫痪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三部分探论了乔伊斯在文中暗含的解决爱尔兰现状的出路是要根除“精神瘫痪”。少数人能够认识到爱尔兰社会的精神瘫痪状态从而产生“逃离”的想法,然而最后却又失败,于是作者巧具匠心地将《死者》作为压卷之作,以一片大雪作为结束,孕育了新生的希望,寄托了作者对于祖国的希望。希望祖国人民能够觉醒,从而实现民族复兴。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作品如何通过乔伊斯独特的手法——顿悟来展现瘫痪主题。第五部分总结全文缩写内容并提出本研究项目所未及之处。《都柏林人》揭露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都柏林人精神上的种种状态。本文旨在通过探讨这部小说集的多重主题以更好地了解独立之前的爱尔兰社会,深刻理解《都柏林人》的主题意义,体会乔伊斯创作的初衷,借由这部百年前的经典之作来看待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因此具有一定的文学和社会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夏金;;《姐妹》:《都柏林人》的导言[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解琳;;《都柏林人》中女性人物的“瘫痪”(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12期
3 吴其尧;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都柏林人》中语言的反复现象浅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4 周可戈;;《都柏林人》童年篇对基督教会大胆书写探析[J];山东文学;2010年05期
5 李兰生;写小说就是写语言":《都柏林人》的语言艺术特色[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章联;《都柏林人》“重复”修辞手法解读[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彭珍珠;;《都柏林人》中的女性形象[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缪春旗;;论《都柏林人》中女性的“角色作为”[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杨洋;;论《都柏林人》中的“精神顿悟”[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夏芳;;析《都柏林人》的现代主义特征[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1 李蓝玉;;《都柏林人》的出版:一位艺术家的执著追求[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2 徐中锋;;不彻底的“顿悟”——试析《都柏林人》中的一位女性艺术形象依芙琳[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3 李学瑜;;虚无精神的缩影——《都柏林人》主题分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4 李晶;;《都柏林人》瘫痪边缘的女性们[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1期
15 武术;;《都柏林人》艺术技巧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6 于海;谢永贞;;从瘫痪到重生——《都柏林人》主题评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7 马礼霞;;《都柏林人》中的自我幽闭[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18 王文;;浅论《都柏林人》中的主题意象[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9 谢基凤;;色彩隐喻的文化意蕴——从《都柏林人》和《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说起[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0 赵震红;刘春玲;段冉;;《都柏林人》的精神瘫痪主题[J];新闻爱好者;2010年1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淑英;《都柏林人》人际意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思思;乔伊斯的《都柏林人》中爱尔兰本土文化的救赎功能[D];西南大学;2015年
2 胡珍;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中的象征主义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胡小芳;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中的顿悟[D];浙江大学;2016年
4 蔡彬;神性与蒙昧、欲望与反思的兴衰跌宕[D];山东大学;2016年
5 吕彦佼;束缚、瘫痪和异化—《都柏林人》中典型意象的象征意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6 周圣慧;《都柏林人》中的死亡[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7 任萍;瘫痪的灵魂—乔伊斯《都柏林人》主题评析[D];信阳师范学院;2016年
8 赵震红;论《都柏林人》景观与场景中的精神瘫痪主题[D];河北大学;2008年
9 常亮;《都柏林人》中的女性和社会性别建构[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0 汤开艳;《都柏林人》中的同情之叙述探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