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ICP-MS的联用技术及其在生命体系中元素与形态分析的应用

陈贝贝  
【摘要】:生命体中的微量元素对于正常生物功能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元素的生物活性、可利用性以及毒性不仅受体内元素总量的影响,更与其所存在的化学形态密切相关,因此,生物样品中痕量元素及其形态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生物样品往往存在样品量有限、基质复杂、元素及其各形态的含量低、元素形态在分析过程中可能发生转变等问题。正因如此,生命体系中痕量元素及其形态分析成为分析化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也是目前分析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分析速度快、多元素同时测定及同位素分析等优点,已成为痕量元素分析中一种主要的检测手段。将高选择性色谱分离技术与ICP-MS1关用是目前元素形态分析中最有效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分析方法。但生物样品中某些痕量元素及其形态含量非常低,接近或低于ICP-MS或色谱-ICP-MS的检出限水平;复杂的生物基体往往也会影响ICP-MS或色谱-ICP-MS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研究/探索/发展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对目标分析物进行富集,同时与基体分离,进一步改善方法的分析性能,是目前分析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另外,基于元素与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发展元素标记ICP-MS及其联用技术新方法用于生物分析不仅会拓宽ICP-MS技术的应用领域,对于进一步研究元素在生命体内的代谢、毒性及生物活性也具有重要价值。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发展高效液相色谱(HPLC)-ICP-MS联用技术用于生物样品中元素形态分析的新方法;探讨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并与HPLC-ICP-MS联用在生物样品中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建立芯片微型化样品前处理技术,拓展ICP-MS技术在细胞分析及蛋白质定量中的新应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将两性离子胆汁酸衍生物3-[3-(胆酰胺基丙基)二甲氨基]丙磺酸盐(CHAPS)作为C18柱动态改性试剂,建立了HPLC-UV/ICP-MS在线联用直接分析人血清中Al形态的新方法。以Al-Cit和Al-Tf分别作为小分子络合铝和大分子蛋白铝的代表分析物,详细考察了CHAPS改性C18柱分离不同Al形态的色谱条件。在最优条件下,大分子蛋白铝和小分子络合铝在4 min内即可实现分离,方法测定Al-Cit和Al-Tf的检出限分别为0.83和0.74μg L-1。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健康人和慢性渗析病人血清中Al-Tf和Al-Cit的分析,结果显示Al-Tf约占人血清中总Al的87.4-91.1%,Al-Cit仅占总Al的7.1-15.2%。本方法简便、快速、无需复杂样品前处理,有效地提高了分析效率且避免了A1形态在分析过程中的转变。 (2)以烷基咪唑类离子液体作为HPLC流动相的添加剂,建立了离子液体改性反相(RP)-HPLC-ICP-MS联用技术用于生物样品中硒形态分析的新方法。以亚硒酸盐(Se(Ⅳ))、硒酸盐(Se(Ⅵ))、硒胱氨酸(SeCys2)、硒蛋氨酸(SeMet)、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SeCys)和硒代乙硫氨酸(SeEt)为目标分析物,采用C18柱作为固定相,详细考察了烷基咪唑类离子液体作为流动相添加剂,其种类、浓度和比例等因素对六种目标硒形态分离的影响。在优化的流动相组成为0.4%(v/v)[BMMIM]BF4和0.4%(v/v) [BMIM]Cl的水溶液时,六种目标硒形态在8 min内实现分离。采用标准样品SELM-1验证本方法的准确性,测定值与参考值吻合良好。最后,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富硒酵母和富硒苜蓿草中硒的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富硒酵母和富硒苜蓿草中存在的主要水溶态硒是SeMet和SeCys2,并通过SeCys2加标实验发现在活的酵母细胞中,添加的SeCys2在多步酶的作用下会转变成SeMet。本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离子液体作为HPLC流动相添加剂以调整目标分析物的保留行为,具有操作简便和进样量少的优点,在生命体系的元素形态分析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3)通过乳液聚合一步合成法制备了新型聚苯乙烯磺酸钠包裹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Fe3O4@PSS)。通过改变样品溶液的pH值调节硒氨基酸的存在状态,使之与Fe3O4@PSS磁性纳米粒子上的磺酸基发生阳离子交换吸附,建立了磁固相萃取(MSPE)-HPLC-ICP-MS用于富硒酵母中硒氨基酸形态分析的新方法。实验中以SeCys2、SeMet、MeSeCys、γ-谷酰基-甲基硒代半胱氨酸(GluMeSeCys)和SeEt为目标分析物,对MSPE萃取硒氨基酸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考察。在优化的条件下,方法对五种硒氨基酸的检出限(LODs,3σ)为21.5-89.9 ng L-1,相对标准偏差(RSDs, n=7)为6.7-12%,富集倍数在10-92倍之间,线性范围达3个数量级(R20.99)。采用标准样品SELM-1验证本方法的准确性,测定值与参考值吻合良好。最后,将所建立的方法成功用于富硒酵母细胞中硒氨基酸的形态分析,加标回收率在78.8-106%之间。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吸附/解吸动力学快、富集倍数高、检出限低、可进行批操作、廉价等优点。 (4)建立了新型混合涂层改性的中空纤维膜管内固相微萃取(in-tube HF-SPME)与HPLC-ICP-MS在线联用用于生物样品中砷形态分析的新方法。实验中将自制的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MPTS)/N-(p-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APTS)混合溶胶以及部分磺化聚苯乙烯(PSP)先后涂覆于中空纤维膜内表面,并对所得改性材料进行了红外和扫描电镜表征。以亚砷酸钠(As(Ⅲ))、砷酸钠(As(V))、单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酸(DMA)、砷胆碱(AsB)和砷甜菜碱(AsC)为目标分析物,详细考察了影响in-tubeHF-SPME的一系列因素。在最优条件下,该方法的样品通量为6.5 h-1,检出限在0.017-0.053μgL-1范围内,富集倍数为4-19倍。为了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将本方法用于标准样品狗鱼(DORM-2)和人尿(CRM No.18)中砷的形态分析,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良好。将本方法用于健康人尿液中砷形态的直接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2.2-107%之间。本方法具有较好的富集能力和优良的样品基质净化功能,可直接用于生命流体(如尿液)中砷的形态分析,避免了生命流体直接引入RP-HPLC引起的蛋白质在反相柱上的不可逆吸附等问题。 (5)以磁性纳米粒子自组装堆积方式制备了芯片磁固相填充柱,实现了磁固相萃取技术和细胞样品引入技术在芯片上的整合,首次建立了芯片磁固相萃取-电热蒸发(ETV)-ICP-MS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细胞中痕量重金属元素镉(Cd)、汞(Hg)和铅(Pb)的分析。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将自制的yMPTS改性纳米磁硅球填充于芯片主通道,对芯片磁固相填充柱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影响芯片磁固相萃取的一系列因素进行了详细考察。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对Cd、Hg和Pb的检出限达到0.72、0.82和1.16 ngL-1,富集倍数分别为45.0、41.6和48.7倍。将该方法用于HepG2肝癌细胞中痕量Cd、Hg和Pb的测定时,细胞经计数后直接引入微流控芯片进行在线破壁、混合、萃取和洗脱,将洗脱液引入ETV-ICP-MS进行测定。在仅消耗约5000个细胞的情况下,得出了单个HepG2肝癌细胞中Cd、Hg和Pb的含量在fg/亚fg级。本方法为金属组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6)基于PbS纳米粒子标记,提出了芯片磁固相免疫与ETV-ICP-MS联用高灵敏检测人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的新方法。设计并制备了用于免疫分析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将亚氨基二乙酸(IDA)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填充于芯片主通道作为载体固定一抗,在芯片上完成一抗-抗原-PbS纳米粒子标记的二抗之间的夹心免疫反应。用甲酸洗脱标记在夹心免疫复合物上的PbS,通过ETV-ICP-MS定量测定Pb的浓度从而实现对CEA的定量分析。实验对一系列影响免疫反应的参数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最优分析条件。在此条件下,方法测定CEA的检出限为0.058μg L-1,相对标准偏差(RSDs,n=7)为6.7%,线性范围为0.2-50μg L-1,适用于正常人体内的CEA含量的分析。最后,将本方法应用于人血清中CEA的测定,结果与临床化学发光免疫法所得的测定值吻合良好,说明本方法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癌症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7)将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APDC)作为浊点萃取(CPE)中的化学螯合剂以及ETV-ICP-MS测定中的化学改性剂,建立了基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14的CPE与低温ETV-ICP-MS联用用于环境水体中无机硒形态分析的新方法。当温度高于TritonX-114的浊点温度时,在pH值2.5-3.5的范围内,Se(Ⅳ)能与APDC生成疏水性螯合物被萃取到富胶束相中,与水相中的Se(VI)实现分离;待测物以Se(IV)-APDC螯合物的形式在ETV中蒸发有效地降低了Se的蒸发温度,延长了石墨管的使用寿命。将Se(VI)还原为Se(IV),测定样品溶液中总Se的含量,通过总硒与Se(Ⅳ)的含量差减得到Se(VI)的含量。本文对影响CPE分离富集和ETV-ICP-MS检测的诸因素进行了考察。在最优的条件下,本法测定Se(Ⅳ)的检出限为8.0 ng L-1,富集倍数为39倍,相对标准偏差(RSDs, n=7)为3.93%。为了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将本方法用于环境标准水样GSB07-1253-2000中Se的分析,测定值与参考值吻合良好。最后,将建立的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无机硒的价态分析,加标回收率在82-102%之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康;吴胜明;王鸿丽;彭静;朱培红;董方霆;何昆;王娜;;双三元液相色谱串联ICP-MS对中国东北和西南地区的4种松茸的砷形态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22年05期
2 李金英,郭冬发,姚继军,曹淑琴;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新进展[J];质谱学报;2002年03期
3 王腾;;食品中金属元素形态分析技术及应用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0年04期
4 李慧芳;;几种钢琴演奏艺术形态分析[J];北方音乐;2017年15期
5 牛静;;西方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及意识形态分析——以电影《游侠》为例[J];北方文学;2017年24期
6 廖洪波;李洪军;;食品中金属元素形态分析技术及其应用[J];食品科学;2008年01期
7 朱霞石,江祖成,胡斌;铬形态分析的分离富集/原子光谱分析研究进展[J];分析测试学报;2005年04期
8 康鲁平,于雁灵,汪学昭,王运革;蛇床子中六种金属元素初级形态分析[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0年06期
9 袁倬斌,朱敏,韩树波;汞的形态分析研究进展[J];岩矿测试;1999年02期
10 刘演兵,韩恒斌;砷形态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进展;1994年04期
11 安艳;李贞;王三祥;王正辉;商希梅;乔建维;;HPLC-ICP-MS在砷形态分析中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12期
12 杜伟;;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无机砷形态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1年17期
13 汤施展;陈中祥;黄晓丽;王海涛;吴松;高磊;黄丽;王鹏;;水产品中砷形态分析研究进展[J];水产学杂志;2019年02期
14 何梦洁;张双庆;黄振武;;人乳硒形态分析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事;2016年08期
15 吴双明;徐大江;;联用技术应用于食品中铬形态分析方法概述[J];现代仪器;2012年04期
16 齐慧;贾瑞琳;陈铭学;;食品中砷形态分析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36期
17 苑春刚;X.Chris Le;;砷形态分析[J];化学进展;2009年Z1期
18 雷绍荣;杨定清;周娅;;硒的总量及形态分析综述[J];中国测试;2009年05期
19 王新伟,何江,李朝生;水体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方法[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20 徐青,殷学锋;汞形态分析的检测仪器联用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倩;夏枢安;杨媛;林瑶;侯贤灯;郑成斌;;少量样品中汞及其形态分析新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论文集(二)[C];2018年
2 陈倩;蜀张;林遥;冷安芹;侯贤灯;郑成斌;;汞及其形态分析新方法、新装置[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六分会:环境化学[C];2016年
3 史建波;阴永光;王振华;江桂斌;;汞形态分析新方法[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苑春刚;何滨;江桂斌;X.Chris Le;;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砷形态分析联用系统[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环境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杜梦佳;潘雨时;方勇;李彭;薛梅;胡秋辉;;典型市售海产品中砷汞水平及其形态分析方法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6 殷艳霞;石勇;周炜;;汉江泥沙全氮和磷的各种磷酸盐形态分析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7 余伟平;;空间句法在城市形态分析中的应用[A];华东地区第十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凌;史红星;周晓霞;李艳丽;;环境中砷的形态分析研究进展[A];第七届全国微量元素研究和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侯明;伍长快;何剑亮;;农作物中钒的形态分析研究[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孙建民;李爱红;孙汉文;;中药茯苓中八种元素的初级形态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微量元素研究和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1 胡平越;王绣;江雪;黄科;;基于紫外光原子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的汞形态分析方法研究[A];第五届全国原子光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12 秦敬伟;杨庆山;谭锋;;索桁架结构形态分析及其动力特性研究[A];第十二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3 阴永光;何滨;江桂斌;;紫外衍生在线富集毛细管电泳用于汞的形态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14 陈贝贝;何蔓;胡斌;;基于稀土元素标记的ICP-MS生物医学分析策略[A];中国稀土学会2021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1年
15 宋晓红;李慧玲;周裕敏;黄小艳;李月琪;孙友宝;黄涛宏;;微量进样-ICP-MS直接测定血浆中Pt元素含量[A];2018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CMSC 2018)论文集[C];2018年
16 Valbona Celo;Ewa Dabek-Zlotorzynska;赵九江;Irina Okonskaia;;ICP-MS检测大气颗粒物中的稀土元素[A];中国稀土学会2020学术年会暨江西(赣州)稀土资源绿色开发与高效利用大会摘要集[C];2020年
17 王全琼;陈志勇;;ICP-MS测定地质矿样中的稀散元素镓、锗、镉、铟、铼、铊、碲[A];2015地学新进展——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5年
18 郑秋艳;王占卫;柳彤;李翔宇;;ICP-MS分析高纯六氟化钨中的金属粒子[A];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体分会、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气体标样工作组四届三次会议、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析分会一届三次联合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9 潘清灵;熊卫萍;洛桑;白玛旦增;谢荣;章卫民;代安国;;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西藏地区冬虫夏草中12种微量元素[A];2012年鄂粤微生物学学术年会——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0 张立锋;阴海静;周凯红;金文莉;白玉臻;;ICP-MS法测定空气中氧化镨[A];第十四届全国稀土分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贝贝;基于ICP-MS的联用技术及其在生命体系中元素与形态分析的应用[D];武汉大学;2010年
2 何蔓;等离子体质谱(ICP-MS)/痕量稀土成份及形态分析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张湜溪;基于元素标记策略的ICP-MS核酸分析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4 吉艳琴;环境样品中痕量铀、钍、镎和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1年
5 杨琰;洞穴石笋高精度ICP-MS铀系年代学与西南岩溶地区古气候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
6 杨彬;元素标记ICP-MS与荧光成像双模式检测策略及其在细胞分析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19年
7 梁淑轩;环境和生物体金属元素的痕量分析及形态分析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8 万宗帅;新型充气膜混合结构形态分析及受力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
9 张星;基于糖基识别和信号放大的元素标记ICP-MS生物医学分析新策略[D];武汉大学;2016年
10 王秀季;基于金纳米颗粒标记的ICP-MS病原细菌检测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11 仲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及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用于富硒生物样品中硒的化学形态组成及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2 祖文川;电化学还原冷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技术应用于汞形态分析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3 余莉萍;原子荧光在线联用技术在形态分析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04年
14 赵博;矢耳石形态分析方法及其在石首科鱼类群体判别中应用[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年
15 张启华;海湾扇贝软体组织中汞与硒的形态分析及硒对汞的拮抗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16 吴云丽;液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10年
17 杨文卿;绿色合成纳米铁对猪粪堆肥过程中重金属的钝化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9年
18 崔健;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仪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砷形态分析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3年
19 方勇;外源硒在水稻籽中的生物强化和化学形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20 陈明丽;固相萃取新技术与痕量金属分离富集及形态分析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丹羽;液相色谱和等离子体质谱联用在莲藕和莲子中砷、汞和铅的同时形态分析的应用[D];杭州师范大学;2019年
2 田有丽;绿色福利概念的历史考察、形态分析及实践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3 罗韵啸;皮埃尔·乔得洛斯基《凝视的象征主义》声音形态分析[D];上海音乐学院;2019年
4 朱思琪;磁固相萃取与ICP-MS联用在重金属及其形态分析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17年
5 林琳;血液、尿液中砷形态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6 王泽邦;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在形态分析上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8年
7 张路梦;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富硒生物样品中硒的形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8 钟菊;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在砷形态分析中的应用[D];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
9 刘成新;饲料中硒、砷和汞形态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10 肖丰;詹姆逊意识形态分析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1 苑忠格;化学浸提法研究中药中活性铝的溶出及形态分析[D];河北大学;2008年
12 党盼峰;犯罪现场血迹形态分析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3年
13 林岚昆;全视野高分辨率细胞形态分析系统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21年
14 张晨;环境样品中铬、硒形态分析方法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5 李建文;湘江水系中铬的形态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16 朱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在形态分析和生物分析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17 姚琪;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在形态分析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18 韩毓杰;ICP-MS单细胞分析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胞内生成硒纳米粒子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19 葛淼华;嘉兴市学龄儿童体内稀土元素的检测研究及蓄积情况调查[D];浙江理工大学;2019年
20 李宁涛;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有害重金属[D];江南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李晓辉;市政府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暨意识形态分析研判会议[N];锦州日报;2021年
2 ;“高开低收”形态分析[N];福建工商时报;2001年
3 朱荣家 记者 黄振宇;凌源市召开第三季度意识形态分析研判会[N];朝阳日报;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