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电极材料和寄生电阻的研究

周聪华  
【摘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类新兴的光伏器件,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因此获得了科研工作者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加深对该类电池工作原理的认识,本论文从三个方面着手开展研究。 一、铂/钛双层金属薄膜对电极。本论文借鉴半导体中常用的贵金属/金属钛结构,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载玻片上沉积铂/钛双层薄膜以制备对电极。采用X射线、原子力显微镜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观察。采用四探针法、电化学交流阻抗、循环伏安以及紫外-可见光谱对其电学、电化学以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发现,退火温度在600℃以下时,在单晶硅、掺F氧化锡以及非晶衬底上溅射沉积的金属钛薄膜为非晶结构。铂/钛双层薄膜中存在着Pt/Ti合金结构,这增强了对电极的抗腐蚀性能。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对电极的方块电阻和界面电荷传输电阻首先快速下降,然后变化较小。实验证明,对电极的催化效率与金属铂晶粒的尺寸以及对电极的电化学活性面积有关。小尺寸的金属铂晶粒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当金属铂薄膜的厚度增加时,铂晶粒和电化学活性面积同步增加,二者的竞争使得对电极的催化活性变化不大。对电极的衬底表面经过喷砂处理以后,其粗糙度增加,对电极的电化学催化活性提高了一倍。 二、寄生电阻。寄生电阻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难以回避的问题。然而由于实验中难以制备出寄生电阻连续可变的电池,寄生电阻对于该类器件的影响尚不清晰。为此,本论文采用搭建电路的方法,将变阻箱与电池串/并联,以拟合在实际电池中存在的寄生串/并联电阻Rs/Rsh)。在电阻变化的同时,分别测试电池在暗态和光照下的电流-电压(Ⅳ)曲线。实验证实,寄生串/并联电阻(Rs/Rsh)对于电池的Ⅳ曲线和性能参数的影响与电池的特征电阻Rch有关。当Rs/Rch增加,或者Rsh/Rch减小时,电池的Ⅳ曲线从整流特性变成欧姆特性,同时电池的填充因子、光电转换效率快速下降。实验发现,该规律与传统的硅电池相同。这归因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存在的N型半导体/电解质界面具有和PN结相类似的伏安特性,即整流特性。提高电池性能,需要增加Rch和Rsh,同时降低Rs。此外,结合电化学阻抗分析可知,多孔薄膜与电解质界面的复合阻抗对于寄生并联电阻Rsh没有贡献。 三、水热法合成二氧化钛。水热法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合成二氧化钛纳米晶多孔薄膜时常用的方法。为了降低原料成本,本论文选用廉价的钛醇盐作为原料进行水热反应。采用X-射线衍射,粒度分析,透射电镜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方法,我们依次研究了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乙酰丙酮、聚乙二醇的引入对于胶体中二氧化钛纳米晶粒的生长速率、晶体结构、表面形貌以及晶粒之间的团簇行为,以及多孔薄膜的表面形貌的影响。并采用水热合成的胶体制备多孔薄膜以及组装成电池,以探讨各种条件对于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 1,随着温度的升高,胶体中晶粒的尺寸依次增加。胶体中的粒径分布范围首先减小,然后变宽。当温度小于220℃时,胶体中由于存在大量的非晶相,使得晶粒之间形成较大的团簇。当温度高于220℃时,晶粒长大,大晶粒之间形成团簇。当温度在220℃时,胶体中的晶粒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而该条件下获得的电池的性能最优。我们认为,胶体分散性的提高有助于增加多孔薄膜的内表面积,从而提高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和光电转换效率。 2,在胶溶过程中,表面活性剂乙酰丙酮(AcAc)的引入抑制了钛醇盐的水解/缩聚反应和晶粒的生长。随着AcAc/Ti比例的增加,水热后胶体中纳米晶粒的平均尺寸首先依次减小,然后增加。引入AcAc后合成的纳米晶粒容易通过定向吸附作用形成“纳米链状”结构。测试电池性能后发现,一定程度的有序结构提高了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和光电转换效率。 3,加入聚乙二醇(PEG)进行共水热反应时发现,锐钛矿相晶粒的生长得到了有效抑制。随着PEG加入量的增加,其平均尺寸大小首先从20nm依次下降至10nm,然后变化不大。而当PEG的浓度超过一定值时,金红石相纳米线、孪晶等特定结构依次出现。我们认为PEG分子吸附在晶核表面,其空间位阻作用使得晶核之间难以通过定向吸附方式长大。因此晶核得以均匀生长。而PEG和非晶相的作用则诱导了金红石相晶核的形成。较低的PEG浓度有助于获得尺寸分散集中的纳米晶粒。使得电池(多孔薄膜厚度~6μm)的短路电流密度达到20mA/cm2,光电转换效率达到7.5%(AM1.5 G,100mW/cm2)。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光胜;阮晓莉;竹怀君;;基于不同浓度铂对电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02期
2 姜春华;胡宇宁;万发荣;龙毅;;染料敏化纳米晶体TiO_2太阳能电池的对电极结构[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6年05期
3 高上品;;模具电火花成形加工的电极制造技术[J];上海机床;1994年02期
4 李国;胡志强;高岩;刘敬肖;刘贵山;;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12期
5 王桂强;禚淑萍;;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新型介孔碳对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01期
6 张娓娓;刘贵山;胡志强;郑传柯;颜世博;;碳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对电极中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9年S1期
7 王桂强;黄丛丛;邢伟;禚淑萍;;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多级孔炭对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11年11期
8 冯小明;黄先威;谭卓;赵斌;谭松庭;;聚吡咯/石墨复合对电极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J];化学学报;2011年06期
9 孔凡太;戴松元;;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6年11期
10 王桂强;;染料敏化纳晶薄膜太阳电池对电极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S3期
11 郭杰荣;何怡刚;李宏民;;CCCⅡ模拟电感的非理想特性分析及应用[J];微电子学;2006年03期
12 王紫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技术概述[J];记录媒体技术;2009年05期
13 邓勤;;利于集成且对杂散电容抑制性极佳的开关电容型滤波器[J];电源世界;2011年04期
14 曾祥华;复频域分析法分析串联电容电压的暂态解[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15 孙惠成;罗艳红;李冬梅;孟庆波;;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基础研究及产业化新进展[J];硅酸盐学报;2011年07期
16 姜黎明;;染料敏化纳米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5期
17 刘布民;蔡伟;陆铁军;王宗民;;低功耗无损电流检测技术的分析与设计[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8 李冠成,孙公权,于艳春;PEC电池的理论与模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19 梁茂,陶占良,陈军;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敏化剂[J];化学通报;2005年12期
20 刘继华;顾松球;沈一哲;;TiO_2薄膜电极光电转换性能的影响因素[J];机械工程材料;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年庆;林原;;高性能柔性载铂对电极的制备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顾云良;王育乔;孙岳明;;MWCNT/TiO_2复合对电极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夏江滨;陈玲;;新型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设计及聚吡咯对电极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Jeng-Yu Lin;Jen-Hung Liao;;电积沉方法制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对电极(英文)[A];2011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祁昊楠;王育乔;孙岳明;;恒电位聚合法制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PEDOT/MWCNT纳米复合对电极[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周正基;袁胜杰;武四新;;FTO基底上原位合成Cu_2ZnSnS_4纳晶薄膜及其在DSC对电极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孙惠成;罗艳红;李冬梅;孟庆波;;金属硫化物对电极在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罗艳红;刘喜哲;黄振;孟庆波;;新型、高效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碳对电极[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李丽;陈人杰;吴锋;张贵友;陈实;;不同钛源制备TiO_2薄膜电极及光谱特性[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10 韩宏伟;;单基板全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应用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聪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电极材料和寄生电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张丁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准固态电解质及碳基对电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秦琦;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聚苯胺电解质及对电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苗青青;新型高效叠层及复合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滕超;芳胺染料在溴(碘)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晓冬;高性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范佳杰;二氧化钛纳米片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李晶;抑制染料聚集优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耀琼;DMFC和DSSC的化学增强与光辅助增强催化[D];重庆大学;2010年
10 李在房;新型可溶液加工有机小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光伏性能[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报喜;基于电聚合聚苯胺对电极的离子液体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兰州大学;2010年
2 卫艳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碳对电极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竹怀君;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柔性对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苏佳;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聚吡咯对电极的电化学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黄辉;聚合物光伏器件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柔性对电极的制备与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图布新;电化学法制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纳米结构聚苯胺薄膜对电极[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童思超;碳对电极的制备及其在DSSCs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冯小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和对电极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马换梅;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微铂对电极的制备与性能[D];天津大学;2012年
10 孟凡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炭基对电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素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专利申请分析[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2 通讯员 段同刚 王丽英 记者 张计友;晶龙集团与世界顶尖高手过招[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3 王小龙;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将用于无人机[N];科技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滕继濮;未来主导: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N];科技日报;2009年
5 通讯员 段同刚 王丽英 记者 张计友;晶龙 技术为王“逆市飘红”[N];河北经济日报;2011年
6 杨雄飞;测定电极消耗 改善电极使用性能[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7 段同刚 撰稿;晶龙模式:让创新“跑赢”市场[N];河北日报;2011年
8 许可新;中国的新能源挑战[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9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研究员 李雷;从原材料入手实现聚光光伏产业化[N];中国电子报;2010年
10 耀文;天津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组件制成[N];中国电子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