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公众风险认知研究
【摘要】:当前,气候变化不仅是世界各国领导人关注的重大问题,而且也是世界各国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简称IPCC)发布的第四次气候评估报告指出,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过去的100年(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0.74℃,最近50年有加速之势,预计21世纪全球气候仍然表现为明显的增温趋势。自工业化以来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造成这一显著变暖的的主要原因。
这种主要以人为影响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气候变化带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海平面上升、台风肆虐、热浪频袭、旱涝此起彼伏,深度触及农业与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对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甚至危及人类社会的生存。气候变化带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巨大风险,需要世界各国和社会各方携手共同应对。毫无疑问,政府、企业、媒体、民间组织、公众都是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主要力量,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立足于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全面回顾和总结了风险、风险认知理论的研究基础,从风险社会理论出发,深入探讨了气候变化风险的概念和内涵特征,阐述了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概念及其研究的操作化。本研究以广州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为例,运用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详细地描述了社会公众对气候变化风险事件、风险源、风险后果、风险责任的认知现状,简要介绍了社会公众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行为意愿和选择方式。
本研究还从个体特征因素、主观价值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出发,重点分析和阐释了这三大因素与气候变化公众风险认知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运用Amos、SPSS、STATA等统计软件,构建了气候变化公众风险认知的结构方程模型,以进一步揭示个体特征因素、主观价值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对气候变化公众风险认知的影响程度。为加强气候变化公众风险认知与防范,本研究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公众层面分别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力求使研究成果更加具有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