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基GNSS数据实时监测电离层延迟理论与方法研究
【摘要】:电离层延迟对单频导航用户影响巨大,而导航系统自身提供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方法如Klobuchar模型其改正效果有限,难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结果。当前主要的实时精密电离层延迟改正方法是通过建立一个区域或者全球的跟踪站网络,利用实时的观测数据建立电离层模型,从而为区域内单频终端用户提供电离层延迟改正信息。
本文主要开展函数基的区域、全球实时电离层延迟模型研究。选择函数基电离层延迟模型的原因在于,相对于基于函数基的电离层延迟模型而言,格网模型的参数个数与电离层格网数目相关,格网数目的增加会给数据播发系统和用户带来一定的数据链路上的负担;另外用户获取格网点电离层延迟后需要内插获取用户位置电离层延迟信息,所以其改正精度同时受格网分辨率和内插精度的影响。
对于具体的实现方法,本文采用了附加约束条件的Kalman滤波对球谐函数模型参数和测站卫星硬件延迟偏差进行实时估计。由于球谐函数模型既可用于建立区域电离层模型又可用于建立全球电离层模型,这样本文的方法就提供了一种实现区域、全球实时电离层延迟模型的途径。
另外,针对二维电离层延迟模型建立在电离层单层假设基础之上,忽略了电子密度在垂直方向的变化,导致单层高度和投影函数等因素都会对其精度造成影响的问题,本文中实现了基于经验正交函数的实时三维电离层算法,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方法在欧洲区域可以获得优于二维电离层延迟模型的精度。
具体说来,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归纳和分析了利用球谐函数进行二维电离层延迟模型化的方法和估计策略,将数据预处理、投影函数和详细的处理策略统一到IGS及其处理中心CODE的标准下,实现了全球、区域高精度电离层延迟和卫星、测站硬件延迟偏差的精确估计,通过与CODE产品以及Jason-1电离层数据长时间的比较证明,本文的结果己达到CODE电离层产品的精度;
2.实现了利用Kalman滤波结合球谐函数实现全球、区域实时电离层延迟建模的方法,同时利用附加约束的Kalman滤波实现了卫星、测站硬件延迟偏差的实时估计。通过全球模拟实时数据进行实验并将结果与IGS产品以及后处理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此种方法可以提供区域或者全球高精度的实时电离层延迟以及卫星、测站硬件延迟偏差结果;
3.在深入研究了电离层层析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基于经验正交函数的三维层析算法,并结合Kalman滤波实现了时变三维层析算法,通过区域网观测数据进行实验,通过与二维球谐函数电离层延迟模型的比较说明了这种方法在中高地磁纬度地区可以获得优于二维球谐函数模型,而在低地磁纬度地区的表现则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4.基于以上理论研究实现了一套实时电离层延迟估计软件系统。讨论了在实时数据处理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利用国内的实时GNSS观测数据,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和单频数据定位证明了本软件提供的格网点电离层延迟改正信息可以实现亚米级单频定位精度。
|
|
|
|
1 |
甄卫民;曹冲;;GPS广域增强系统的电离层限制[J];电波与天线;1997年01期 |
2 |
朱明华;曹冲;甄卫民;;GPS广域增强系统的实时电离层修正[J];电波与天线;1998年02期 |
3 |
王永澄,黄建宇,周其焕;GPS广域增强系统的电离层延迟网格校正法[J];通信学报;1998年12期 |
4 |
李维鹏;李建文;戴伟;王利伟;;一种获取Klobuchar电离层改正模型的新方法[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9年01期 |
5 |
李征航,赵晓峰,蔡昌盛;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最新进展 第五讲 利用双频GPS观测值建立电离层延迟模型[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3年01期 |
6 |
谷德峰;涂先勤;易东云;;电离层延迟对分布式SAR编队相对定位的影响[J];电波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
7 |
张孟阳,吕保维,宋文淼;一种利用C/A码GPS接收机实现电离层延时双频改正的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1998年02期 |
8 |
袁运斌,欧吉坤;利用GPS研究电离层延迟及电子浓度变化规律[J];全球定位系统;2001年01期 |
9 |
王天应;施闯;;浅析WAAS电离层延迟网格修正算法[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7年05期 |
10 |
邰贺;张小红;张明;陈远;叶聪云;;GPS单频精密单点定位方法与实践[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8年03期 |
11 |
孙桦,牛力丕;WAAS电离层延迟误差校正的网格算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1年01期 |
12 |
张成义;赵威;詹煜;杨星星;;GPS电离层延迟误差修正中二阶项角度的分析[J];电讯技术;2011年08期 |
13 |
袁玉斌;党亚民;;精密单点定位关键误差源及其改正方法研究[J];全球定位系统;2009年02期 |
14 |
刘钝;冯健;邓忠新;余侯方;;中国区域电离层相关结构对卫星增强系统的影响[J];全球定位系统;2009年04期 |
15 |
蒋军;;基于EGNOS系统增强服务的广域差分校正的实现[J];电子技术;2008年12期 |
16 |
聂桂根,王院;TEQC软件对GPS数据质量的评定及软件界面的开发[J];全球定位系统;2003年04期 |
17 |
孙华,韩晓萍,董晓明;提高GPS智能巡检系统定位精度的研究[J];广东电力;2005年04期 |
18 |
黄智;袁洪;;磁暴期间增强系统电离层网格模型性能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
19 |
邓兴升;花向红;;动态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学习算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年11期 |
20 |
屈小川;李征航;龚晓颖;;仅采用Fr(Φ)项的基线解算方法的稳健性分析[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