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周维现  
【摘要】: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之末,微观经济之首,既有城市经济特征,又有农村经济特色,是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是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节点,发挥着联系宏观和微观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欠发达县域是与发达县域相比较而言的,是指那些经济总量小,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吃饭”型财政特征显著,收入水平仍处于温饱状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的县域,在经济发展中属于追赶者,是国家应该重点关注的区域,是化解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重要着力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空前发展,城镇化进程取得可喜进步,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依然存在,结构性、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尤其是农村改革困境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破解,仅靠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短期解渴,长期不可行。实际上,欠发达地区不仅缺乏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支持,在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干部群众相比,差距也很大。因此,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既要治标,更要治本,着力引导欠发达县域广大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挖掘比较优势,选择适合本县发展的正确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有680个欠发达县,占全国县总数的35%。只有这些县逐步跟上甚至超过全国的发展步伐,县域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大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取得新成效,新型城镇化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近年来,经济学界对欠发达县域经济研究有所增多,但总量依然较少,重视程度仍显不够,还需要围绕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进行更加深入、务实的研究。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没有包治百病的良方,也不能照抄照搬某种模式,应该在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之路;应该用统筹的方法,统揽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统揽城镇和乡村,统揽国有和民营经济,统揽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等诸方面因素,研究和参照较为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符合本县域实际的发展战略和道路。 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典型研究和系统分析相结合,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系统地研究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系统地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地阐述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原因,系统地比较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对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揭示了这些典型县域的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经验启示。此外,本文对一些有典型意义的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出这些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道路、特点及经验教训。最后,结合国内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的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取得的经验,探究我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形成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这些对策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可参考性,具体而言包括七条: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确立合理的经济布局,完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深化行政、财政、金融体制以及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优化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强调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的增长点。三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坚持工业化导向,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做大龙头企业,优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强调要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重视品牌建设,用产业化思路经营特色农业。五是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要注重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的均衡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农民自觉融入城镇,实现人的城镇化。指出要建设低碳绿色环保城镇,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支持和引导要素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加快发展县域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高标准规划城镇内外交通网络,积极推进土地和户籍改革,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六是强调欠发达地区要用好后发优势,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引进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七是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补偿和投融资机制,征收环境保护税,夯实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青山、绿水和蓝天,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叶染;;广东省玩具协会和广东玩具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换届,新班子新目标——更好服务企业 力促行业发展[J];中外玩具制造;2010年10期
2 牛焱琴;王一佼;刘玲瑞;;晋城地区物流与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10期
3 邓艾;孔庆斌;;西藏地区优势工业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20期
4 东流;;俄罗斯科学院代表团访问天津简述[J];天津经济;1995年03期
5 徐忠平;走“大珠三角”之路——“珠三角”经济发展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05年10期
6 林枫;禾穗;温穗红;叶染;;广东省玩具协会和广东玩具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新形势下再踏新征程 建玩具强省快马加鞭[J];中外玩具制造;2006年12期
7 阿达;刘颖;吴燕子;;城乡统筹,成都谋求深层次突破——专访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 阎星[J];西部广播电视;2009年01期
8 谭志喜;;生态文明视角下恩施州低碳经济发展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07期
9 周炜;;中国西藏地区经济研究的创新成果——《中国西藏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财经科学;2006年01期
10 兰永海;;读陈勇《唐代长江下游经济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5期
11 张婷;;大都市周边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5期
12 ;《现代化龙固矿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课题启动[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9年03期
13 戴慧娟;;网络经济时代浙中城市群经济发展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4 唐亮;钟世川;;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年10期
15 朱翔;;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对湘鄂渝黔边区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1年06期
16 伍世代;翁清光;吕珊;;漳州市建设用地变化与经济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年01期
17 蔡豹;;涵江区经济发展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12期
18 张忠如;李仁斌;;服务沿江经济发展,壮大中行自身实力[J];国际金融研究;1993年05期
19 郑观文;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硕果——评《增城经济发展研究》一书[J];探求;1994年04期
20 秦世宝;张永学;;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中国东北经济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纯喜;;柳江县域经济发展研究[A];广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张国;;新时期推动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张国;;新时期推动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A];2011北京两届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文集[C];2011年
4 张国;;新时期推动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5 林轶;;国外对欠发达国家(地区)旅游与经济发展研究对我国的启示[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新联;;淄博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7 ;《中国陆疆地区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元明;符志琰;潘哲;田伟;丁瑞;刘树森;牛明礼;单绍磊;;大资源下的新汶矿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A];2009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C];2010年
9 陈明立;陶斯文;;人口老龄化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研究[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李书涛;曾艾平;胡起生;;襄樊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研究[A];矿产资源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论文专辑[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维现;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陈俊红;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曹清尧;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4 赵怡本;三都澳海岸带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池波;中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6 朱师君;中国近现代开放制度与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越;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体育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史学楠;中国乡村休闲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赵书茂;基于GIS的区域可持续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10 普永生;当代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卫璀;福建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闫慧;山西省吕梁市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建成;内蒙古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与林区经济发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4 张海峰;城郊型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徐宝华;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6 李迎秋;北京市门头沟区沟域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7 冠琼;内蒙古边境贸易与经济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8 盛举;亳州工业经济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张建成;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黄艳;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经勇;海西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N];福建日报;2007年
2 ;当参谋做助手 促成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N];成都日报;2008年
3 ;台一月消费指数持续下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4 记者 胡光华;陈泽峰当选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N];福建工商时报;2009年
5 刘晓群;怎一个“热”字了得[N];团结报;2011年
6 郭涛;奥运给北京带来五个显著提升[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宋岳;经济减速渐明 调控防止走偏[N];中国审计报;2011年
8 记者 李川;本市召开纪念改革开放30年理论研讨会[N];天津日报;2008年
9 金强;广东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力作[N];南方日报;2007年
10 小黄记者 杨光玉;专家把脉 建言献策[N];阿坝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