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黑磷及相关低维体系热电性能的理论研究

张杰  
【摘要】:全球范围内新兴能源的生产、保护和管理需求促进了更有效的能量转换方式的发展。热电材料可以实现热能和电能之间的直接转换,其中的热能可以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汽车尾气所排放的废热或者各种化学反应过程放出的热量。因此,热电材料在发电和节能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用热电材料制作的器件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无噪音、无污染、无运动部件、免维护等突出优点。热电材料的转化效率是由无量纲的热电优值(ZT=S2σT/κ)来决定,由于ZT表达式中的三个输运系数(S、σ和κ)是相互关联的,并且都和材料的晶体结构、电子特性、载流子浓度有关,要使材料的ZT值大幅度提高往往非常困难。尽管材料的ZT值没有理论极限,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一些传统的块体热电材料如Bi2Te3、PbTe和Si1-xGex的最优ZT值一直徘徊在1.0左右,无法与传统的发电或制冷方式相媲美。直到1993年,Hicks等人的理论工作指出低维结构有可能获得比块体材料高出很多的ZT值。其原因是量子限域效应增加了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态密度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功率因子,同时材料中出现的大量表面/界面增强了声子散射使得热导率显著降低。随后这种理论预测由实验所证实,例如Bi2Te3/Sb2T3超晶格、PbSeTe/PbTe量子点、Si纳米线和BiSbTe纳米复合材料的ZT值都取得突破,达到2.0左右。尽管如此,以Bi、Sb、Pb、Te等为组元的具有较高热电性能的材料在低维化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主要是缺乏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合成手段,因而并不适合于大规模制备应用;而且这些材料基本上都是由价格昂贵或有毒的元素所组成,所有这些无疑制约了它们的实际应用。最近,黑磷和磷烯在热电材料方面的潜在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们具有组成元素含量丰富、价格低廉、对环境没有污染等优点。本文结合密度泛函理论、电子和声子Boltzmann输运理论以及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黑磷及相关低维材料的结构、电子、声子以及热电输运性质,探索它们在高性能热电材料方面的潜在应用。我们首先研究了块体黑磷的热电性能。计算发现黑磷的电热输运都表现出很强的各向异性。虽然在扶手椅型方向黑磷具有较高的晶格热导率,然而由于较大的功率因子,使得黑磷在800 K时的ZT值仍然可以优化到1.1。我们还考察了Sb掺杂对黑磷热电性能的影响,发现等电子替换不仅能通过增大费米面附近的态密度来改善黑磷的电输运性质,而且可以引入质量差来降低体系的晶格热导率,从而使得掺杂后的黑磷(P0.75Sb0.25)在800 K时的ZT值提高了4倍之多。在低维结构方面,我们首先研究了五种磷烯同素异形体(α-、β-、γ-、δ-和ζ-相)的热输运性质。对于a-磷烯,由于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其热输运各向异性。而对于其它四种磷烯,热输运对方向的依赖性不明显,它们热导率的大小关系是β-相δ-相γ-相ζ-相。在五种磷烯同素异形体中,我们发现具有更复杂结构的ζ-相的热导率最低,主要归因于其较低的声子弛豫时间和较高的三声子散射相空间。结合其优异的电输运特性,我们预测ζ-磷烯是一种有前途的高性能热电材料。我们还研究了具有五个原子层厚度的Bi2Te3片层结构的热电性能。计算表明,由于量子限制效应,片层结构的带隙大于相应的块体结构。结合玻尔兹曼输运理论和弛豫时间近似,我们计算了Bi2Te3片层的电输运系数。结果表明在合适的载流子浓度下体系的Seebeck系数可以达到583 μV/K。通过拟合第一性原理的总能计算,我们确定了描述该片层结构Morse potential中的势参数,并由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出了体系的晶格热导率。通过优化载流子浓度,Bi2Te3片层结构的室温ZT值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而且热电性能表现出强烈的温度依赖关系,当温度为800 K时,体系的最优ZT值可以达到2.0。Sb掺杂可以进一步降低体系的晶格热导率,从而将ZT值增大到2.2。我们最后研究了不同宽度和不同边缘构型的磷烯纳米带的电、热输运性质。计算发现所有扶手椅型的纳米带都表现出半导体特性,而所有锯齿型的纳米带都表现出金属性。氢原子的钝化可以将金属性的纳米带变成半导体,同时增大半导体性纳米带的带隙。所有纳米带的带隙都是随着带宽的增加而减小。由于半导体性的纳米带都具有较大的带隙,使得它们在费米面附近表现出很大的Seebeck系数。热输运的研究表明扶手椅型的纳米带具有极低的晶格热导率。结合其较优异的电输运特性,可以将扶手椅型纳米带的室温ZT值优化到较高水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Е.М.Савицкий;张建华;;钨单晶的热电性能[J];仪表材料;1974年04期
2 赵媛;唐光诗;;氧化石墨增强高分子材料热电性能的初步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3 张琨;张睿智;;层状硫化物中晶格失配对热电性能影响的理论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4 井群;司海刚;张世华;王渊旭;;室温下硅与硅锗合金的热电性能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5 杨梅君;沈强;唐新峰;张联盟;;铋掺杂硅化镁材料的制备及热电性能[J];硅酸盐学报;2011年10期
6 邢学玲;刘小满;许德华;闵新民;;Ca_3Co_2O_6与掺铜体系的量子化学计算[J];材料导报;2008年09期
7 相楠;寇超超;赵苗;谭宏斌;;掺钠对钴酸钙热电性能影响研究[J];陶瓷;2010年09期
8 陈燕彬;罗小光;何济洲;;不同模数对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J];量子电子学报;2014年02期
9 黄才光;;P型和N型硅锗合金的制备及热电性能[J];铸造技术;2014年01期
10 蒋俊;李亚丽;许高杰;崔平;吴汀;陈立东;王刚;;制备工艺对p型碲化铋基合金热电性能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7年05期
11 戚德奎;鄢永高;李涵;唐新峰;;快速急冷法对β-Zn_(4+x)Sb_3材料热电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无机材料学报;2010年06期
12 丁硕,温广武,雷廷权,周玉;碳化硼的热电性能[J];功能材料;2003年03期
13 周敏;李敬锋;;高性能Ag-Pb-Sb-Te材料热电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信息;2007年05期
14 李健;严军;邓元;;Ca_3Co_4O_9陶瓷的合成及热电性能[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15 李珺杰;唐新峰;;不同质子酸掺杂聚苯胺的热电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16 崔卫民;韩卫宁;苏金瑞;吴山;;不同环境下烧结的Ca_3Co_4O_9的热电性能[J];材料导报;2010年S2期
17 王跃;;材料纳米化提高热电性能[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8 南军,赵淑金,邓元,林元华,南策文;Ca_3Co_4O_9陶瓷的制备和热电性能[J];硅酸盐学报;2003年02期
19 张久兴,张艳峰,路清梅;Ca_2Co_2O_5化合物的制备及热电性能的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5年02期
20 邢学玲;刘小满;许德华;闵新民;;Ca_3Co_4O_9的电子结构、化学键及热电性能[J];材料导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婷;蒋俊;陈建敏;张秋实;李炜;许高杰;;P型BiSbTe/Zn_4Sb_3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能[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徐桂英;;具有量子效应的多空硅片的热电性能[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曹一琦;朱铁军;赵新兵;;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的Bi_2Te_3/Sb_2Te_3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能[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4)[C];2007年
4 闵新民;张文芹;叶春勇;;失配层钴酸盐与掺镧系列的电子结构与热电性能[A];中国化学会2005年中西部十五省(区)、市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闵新民;王绪超;;失配层钴酸盐与掺杂系列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5分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C];2014年
6 肖忠良;曹忠;吴道新;李宇春;尹周澜;陈启元;;Zn_4Sb_3的热电性能的理论计算[A];2006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李奕沄;孟庆森;崔教林;孙巍巍;高榆岚;;一种新型三元合金AgIn_5Se_8的晶体结构与热电性能[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戴峰;武伟名;霍凤萍;徐桂英;;V掺杂对CrSi_2热电性能的影响[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林泽冰;罗文辉;唐新峰;;B掺杂对高锰硅MnSi1.80化合物的热电性能规律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邓乐;马红安;宿太超;郑世钊;郭鑫;贾晓鹏;;不同压力下合成的Co4Sb12-xTex的热电性能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翔;新型三氧化钨基陶瓷的热电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祝元虎;改性锰酸钙陶瓷的制备和热电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乌莫(Muhammad Umer Farooq);硫属化合物热电传导性能的优化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4 刘耀春;高性能铋铜硒氧基硫氧化物的制备及热电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5 高峰;一些钴基氧化物和Cu_2Se热电性能的研究与改进[D];郑州大学;2016年
6 吴一民;硒化物半导体材料制备及其光电与热电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7 程龙;若干Bi基块体及低维材料电热输运性质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8 李欣;Ca_(1-x)Ce_xAg_(1-y)Sb(0≤x≤1,0≤y≤1)Zintl相体系的缺陷、结构及热电性能调控[D];山东大学;2017年
9 张杰;黑磷及相关低维体系热电性能的理论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10 王善禹;应用于400-650K热电发电的p型和n型材料的制备及热电性能[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杰;Zn-Sb合金体系电子结构及热电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黄明杰;第二相与元素掺杂对β-Cu_2Se结构及热电性能的影响[D];深圳大学;2015年
3 杨静静;元素掺杂对Bi_2Te_3热电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4 蔡晓君;碲化铅基块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杨健;Bi_2Te_3基纳米线热电性能优化的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陈宇博;R位p型掺杂对RBaCo_4O_7陶瓷热电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7 韩娇;SrTiO_3纤维/镧镝双掺SrTiO_3复合陶瓷的制备及热电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王莉;N型In-Se基半导体的结构与热电转换特性[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9 薄鑫;Bi-Te薄膜材料的电化学制备及其热电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10 马晓萌;多周期Bi_2Te_3/Sb_2Te_3异质纳米薄膜的制备及热电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丹;新型笼形包合物具有极强热电性能[N];科技日报;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