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汉坦病毒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徐芳玲  
【摘要】: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 HTNV)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病原体,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它能在原代和传代细胞中增殖,但一般不引起细胞病变效应。研究表明整合素可能充当了汉坦病毒细胞膜受体,与病毒侵入宿主细胞有关,而且汉坦病毒感染会引起宿主细胞形态结构、能量代谢等改变而影响感染细胞的生长,甚至能诱导传代人胚肾细胞和淋巴细胞凋亡,但其作用机制仍不明了。探讨汉坦病毒感染对人胚肺细胞的影响,能为阐明汉坦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为研究病原体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开辟了新的领域,表达谱基因芯片通过全面监测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宿主及病原体基因表达的改变,可回答宿主细胞或器官是如何认识病原体,而且可揭示在何种水平上宿主能对不同因子进行辨别,以及宿主与病原体之间的交谈、潜在的治疗靶位和疾病转归的预后标志。因此,联合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和mRNA合成抑制剂对汉坦病毒感染细胞进行基因及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周期等进行动态分析,将对研究汉坦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添上新的一页。 目的:动态观察汉坦病毒感染原代人胚肺细胞(HEPFs)基因表达谱,进一步分析细胞凋亡关键蛋白的表达变化、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翻转情况和细胞周期改变,以了解汉坦病毒对HEPFs的作用以及诱导细胞凋亡的情况,为阐明汉坦病毒对宿主细胞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方法:1.实验分组及病毒接种 将HEPFs随机分为三组,即病毒感染组,病毒感染及mRNA合成抑制剂3’-脱氧腺苷处理组和对照组。前两组接种HTNV76-118病毒悬液,感染量为5-10 M.O.I.,37℃吸附2小时后接种病毒的细胞和正常对照细胞同时补加5%DMEM维持液继续培养,但病毒感染加3’-脱氧腺苷处理组所加维持液中含有200μM 3’-脱氧腺苷。 2.汉坦病毒感染细胞观察 分别在汉坦病毒感染6、24和96小时及有无3’-脱氧腺苷处理时观察HEPFs,并进行细胞涂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各组细胞进行病毒抗原检测。 3.各组细胞总RNA提取分别在汉坦病毒感染6、24及%小时收集不同时间点 及有无3’一脱氧腺普处理的细胞,改良一步法提取总RNA,并分析RNA质量。 4.病毒核酸检测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一PCR)对各组HEPFs总RNA 进行汉坦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进行检测。 5.基因芯片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将各组细胞完整总RNA逆转录并进行荧光标 记,带有Cys荧光标记的实验组和带有cy3荧光标记的对照组探针同时与所用芯片杂 交,然后进行扫描和荧光信号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 6.半肤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活性检测设立汉坦病毒感染组、汉坦病毒 感染及3’一脱氧腺昔处理组、阴性对照组、汉坦病毒感染加抑制剂组、汉坦病毒感染及 3’一脱氧腺普处理加casPase3抑制剂组、汉坦病毒感染不加casPase3底物组和汉坦病 毒感染及3’一脱氧腺普处理不加底物组,并且每组细胞样本设立二重复。分别在不同时 间点收集各组细胞,经裂解液裂解细胞后,收集各样本上清液,根据Caspase3检测试 剂盒说明进行后续操作,经光谱分析测定仪读取数据,并建立标准曲线计算出caspase3 的活性单位。 7.细胞膜磷脂酞丝氨酸(PS)翻转测定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收集各组细胞,设立二 重复。按照APoAlert钙依赖磷脂结合蛋白v(AnnexinV)试剂盒操作步骤通过流式 细胞分析仪对各样本细胞膜上PS的情况进行分析,并用WlnMID 2 .8软件对数据进行 整理和分析。 8.细胞周期分析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收集各组细胞,设立二重复。细胞经乙醇固 定后,用碘化丙锭(Pl)溶液(Pl 509/ml,0.1%柠檬酸钠,0.2%Np一40,RNA酶0.25 mg/ml)避光染色后通过流式细胞分析仪对细胞周期进行分析。根据细胞周期分析程 序(B eekinen Coulter)计算GO/GI,GZ舰,S和sub一GI各期的细胞数目。 结果:1.病毒感染细胞形态及病毒抗原表达在汉坦病毒感染6、24和%小时 不同时间点及有无3’一脱氧腺昔处理细胞时,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没有明显差 异,病毒抗原也没有检测到。 2.细胞样本总RNA质量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表明汉坦病毒感染组、汉坦病毒 感染并给予3’一脱氧腺昔处理组和对照组总RNA OD26夕O场8。比值均在2,0左右,这和 电泳结果共同表明RNA质量较高,符合实验要求。 3.病毒核酸检测汉坦病毒感染人胚肺细胞6、24和%小时以及给予3’一脱氧腺 昔处理时,都能检测到特异性汉坦病毒核酸片段。 4.基因差异表达汉坦病毒76一118株感染HEPFs6小时时,有134项基因出现差 异表达,给予RNA合成抑制剂3’一脱氧腺普处理时有“项基因出现差异表达;在感染 后24小时有27项基因出现差异表达,给予3’一脱氧腺昔处理时,有195项基因出现差 异表达;当感染%小时,有7项基因出现差异表达,给予3’一脱氧腺昔处理时,有130 项基因出现差异表达。分析不同时间点、不同处理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及其Ratio值显 示表达上调的基因共有292项:其中感染6小时有97项,感染并给予3’一脱氧腺昔有 25项;感染24小时有10项,感染并给予3’一脱氧腺昔有109项;感染96小时有3项, 感染并给予3’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芳玲,杨占秋,程丽,杨继江,刘汉燕,肖红,文利,丁晓华,陈文凯;汉坦病毒感染细胞整合素受体信号转导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筛选[J];中国病毒学;2004年04期
2 田克恭;李秋艳;;实验动物种群感染汉坦病毒的检测、预防和控制指南[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90年03期
3 ;我国发现两个新型汉坦病毒[J];疑难病杂志;2008年04期
4 ;文摘[J];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1994年04期
5 尹文,徐志凯,阎岩,薛小平,王海涛;汉坦病毒S基因的分段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鉴定[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8年01期
6 李劲松,孙润桥;汉坦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和应用概况[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8年02期
7 康文臻,黄长形,白雪帆,杨为松;汉坦病毒76-118株与R22株基因重排的实验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1年04期
8 郑兰艳,于月新,张姝娜,牟玲,罗恩杰;增加CpG基元的汉坦病毒核蛋白基因疫苗的免疫作用[J];中国病毒学;2005年01期
9 王晓芳!100052北京,李德新!100052北京,刘尊!100052北京,李川!100052北京,梁米芳!100052北京,张全福!100052北京,霍子威!100052北京,宋干!100052北京;汉坦病毒A9株全长L片段cDNA克隆和核苷酸序列测定[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1年03期
10 邓海阳,刘柱明,秦琴,李顺意;云南省Seo型汉坦病毒基因差异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11 孙黎,张永振,李莹,陈化新;PCR技术在汉坦病毒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年06期
12 夏国庆,陈元,刘官成;RT-PCR检测汉坦病毒的感染[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13 郑兰艳,刘详宁,张晓棠,石焱,牟玲,罗恩杰;汉坦病毒核蛋白基因疫苗的初步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5年02期
14 董关木,宋干;汉坦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应答以及抗病毒和疫苗研究进展——第四届汉坦病毒国际会议部份内容介绍[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9年01期
15 王华!100052,吉松组子,张全福!100052,霍子威!100052,张明,杭长寿!100052,有川二郎;汉城病毒新亚型的发现[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0年04期
16 邹洋;我国汉坦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17 顾先仕,宋宗碧,金兆伟,孟光荣,张传安,闰侗有,顾缇,杨世全,何金荣,罗费嘉,游中琼,张佳珂,彭浪涛;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腹膜渗出细胞分离汉坦病毒[J];病毒学报;1989年02期
18 张永华,陈化新;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序列分析对褐家鼠肺汉坦病毒进行分型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7年05期
19 薛小平,徐志凯,马文煜,闫岩,张芳琳,尹文,吴兴安,白文涛;汉坦病毒S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COS-7细胞中的瞬时表达[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9年02期
20 沈昌贤,李钟铎,杨瑞馥,祝庆余;汉坦病毒H8205部分核壳蛋白基因在E.coli中的表达[J];中国病毒学;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振;姚来顺;扈光伟;王洪霞;杜占森;李明慧;;吉林大林姬鼠中汉坦病毒的遗传分析[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鄢燕贞;张永振;姚来顺;扈光伟;李明慧;杜占森;陈化新;;吉林省褐家鼠中汉坦病毒的分型研究[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邓远玲;陈文青;孙小康;詹巧莉;骆俊儒;;清远市鼠形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调查[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贾继辉;于修平;王勇;卞继峰;赵蔚明;周亚滨;栾怡;齐眉;杨海宁;张茂修;;汉坦病毒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A];山东免疫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贾继辉;于修平;王勇;卞继峰;赵蔚明;周亚滨;栾怡;齐眉;杨海宁;张茂修;;山东地区汉坦病毒重要基因序列进化关系树的构建[A];山东免疫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屈勇刚;剡根强;张永振;张再清;;北方部分地区汉坦病毒的分离与鉴定[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7 杨娜;朱运奎;闫江涛;李继东;;肺成纤维细胞在裸鼠肺癌转移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邹洋;张永振;张海林;李明慧;陈化新;;云南省褐家鼠中汉坦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莹;张永振;肖奇友;李明慧;陈化新;;湖南省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白文涛;徐志凯;张芳琳;罗雯;刘勇;吴兴安;阎岩;;抗汉坦病毒NP抗原细胞内抗体的瞬时表达及活性检测[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芳玲;汉坦病毒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4年
2 邓海英;盐酸阿比朵尔抗汉坦病毒作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刘婧;湖北地区汉坦病毒与宿主的基因进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张永国;禽流感及汉坦病毒反向遗传操作体系建立[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5 史俊岩;肾综合征出血热免疫诊断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6 康文臻;汉坦病毒基因重排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7 刘合宾;汉坦病毒疫苗株Z10(HINV)与Z37(SEOV)核蛋白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郑兰艳;汉坦病毒核酸疫苗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9 罗雯;汉坦病毒囊膜糖蛋白G1与核蛋白部分片段在昆虫细胞中的融合表达及免疫学特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10 郝淑玲;肾上腺髓质素及其受体在肺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抗纤维化作用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智伟;中国部分地区汉坦病毒在鼠形动物中感染及基因变异[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2 卫兰;应用生态位模型预测汉坦病毒和禽流感病毒感染风险分布[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3 王玉;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汉坦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3年
4 李震海;青岛市郊2001~2003年汉坦病毒分离株M区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D];青岛大学;2004年
5 宋暖;昆布提取物J201抑制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6 张运剑;海洋硫酸多糖910抑制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7 白文涛;抗汉坦病毒单克隆抗体1A8鼠/人嵌合Fab抗体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8 楚琰;汉坦病毒G1S0.7嵌合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经基因枪免疫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9 张明香;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S基因克隆、表达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10 杨娜;肺间质细胞促进H460细胞转移机制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郑灵巧;我国找到一种新型汉坦病毒[N];健康报;2008年
2 记者 白毅;我国学者合成抗汉坦病毒的化合物[N];中国医药报;2009年
3 郑灵巧;出血热防控面临普马拉型汉坦病毒挑战[N];健康报;2007年
4 郑灵巧;出血热防控面临新病毒挑战[N];大众卫生报;2007年
5 郑灵巧;汉坦病毒出现基因重排[N];健康报;2008年
6 记者 向杰;我科学家育出人胚干细胞[N];科技日报;2003年
7 郑灵巧;我国发现两个新型汉坦病毒[N];健康报;2008年
8 记者 段佳;我国学者找到呼吸道病毒新克星[N];大众科技报;2009年
9 朱立明;四军医大HFRS研究取得系列成果[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杜恒辉 朱立明;流行性出血热发病1~3天可诊断[N];健康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