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行波法故障测距的理论研究及其实现方案

陈靖  
【摘要】: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还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准确、可靠的故障测距,不仅可以缩短查找故障的时间,使故障得以及早处理,保证迅速恢复供电,而且还能及早发现输电线路的薄弱环节,有效地降低因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精确的故障测距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项具有重大技术、经济意义的研究课题。 故障后的行波信号是一个突变的、具有奇异性的信号。小波变换所具有的时频局部化特性使其非常适合于对这种信号的分析。本文讨论了小波变换及小波变换的奇异性检测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暂态行波故障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电流行波故障启动元件、故障选线元件和故障选相元件。与传统方法相比,小波变换同时利用了电流行波中所包含的时间和频率两个信息来确定故障距离,使得测距结果更可靠。 行波信号是一种频率高达几百kHz的暂态信号,一般由单片机控制的数据采集方式很难记录该信号,因此要研制专用的高速数据采集卡。本文成功地设计了一种带GPS接口、采样率为5M、以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构成周边逻辑的高速数据采集卡。该采集卡能存储故障前后2M字节的故障信息。实验调试的结果表明,该采集卡完全可以满足对行波信号进行记录的要求。其结构和工作原理本文在第五章作了详细的说明。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群峰,文习山,陈燕萍;基于电弧特性的电力电缆故障在线测距方法[J];高电压技术;2003年07期
2 肖东晖,刘沛,程时杰;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3年08期
3 胡帆,刘沛,程时杰;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仿真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5年01期
4 陈小川,贺威俊,王牣,高仕斌;电力牵引网故障测距与录波微机综合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6年04期
5 董新洲,葛耀中,徐丙垠,陈平,李京;利用GPS的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6年12期
6 梁军,孟昭勇,车仁飞,李仁俊;精确双端故障测距新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年09期
7 束洪春,陈学允,许承斌;多端辐射状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一种实用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年02期
8 毛玉华,马文骐,马昭彦;多节点环网中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9 ;高精度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研制成功[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2年04期
10 范春菊,张兆宁,郁惟镛;小波方法在超高压输电线行波故障测距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3年08期
11 徐斌,赵军红,王涛;10kV直配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测距的新算法[J];继电器;2004年22期
12 闫钿,李尔学,杨仕友;10kV 线路故障测距模拟退火算法应用[J];继电器;1998年05期
13 徐丙垠;高压电缆护层故障测距新方法[J];山东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14 邓军波,施围;输电线路接地故障行波测距新方法[J];继电器;2000年08期
15 杨家兴,束洪春,蔡武卫;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方法[J];云南电力技术;2000年04期
16 ;高精度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研制成功[J];现代电力;2002年06期
17 乔峰,余发山,张宇华;基于行波法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研究[J];煤矿机电;2004年05期
18 董新洲,葛耀中,徐丙垠,陈平;暂态信号发生器[J];继电器;1997年05期
19 束洪春,徐贤敏,陈学允,许承斌;不接地三相电力网接地故障测距的新算法[J];铁道学报;1997年01期
20 孙立山,陈学允;使用输电线双端数据的故障测距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峰;余发山;张宇华;;基于行波法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机电一体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煤矿电工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屠强;周迎秋;白铮;田伟;;基于GPS双端同步采样的故障测距[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郑永平;;电气化复线AT牵引网故障测距的神经网络方法探讨[A];1999年中国神经网络与信号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高翔;海涛;徐嫣;;基于小波变换的电力线路故障行波测距[A];2004年广西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训文;杨敏;韩青;杨萱;;基于PCI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程序设计[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6 杨东凯;冯渊;;基于EZ-USB FX2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A];全国第二届信号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08年
7 颜勇;田晓;哈恒旭;;基于单端量的故障测距新原理的探讨与研究[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梁远升;王钢;李海锋;李文辉;黄佳;;基于相量滤波新算法的频域法故障测距[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9 尚志武;万淑敏;王太勇;;基于高速数据采集和实时信号分析的结构实验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10 张全金;周辉;;基于FPGA的高速数据采集设计[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鹏;同塔四回输电线路故障分析与故障测距[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亚东;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测距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张峰;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优化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辛振涛;超高压并联电抗器及线路保护综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全玉生;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的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1999年
6 段惠明;超高压输电网络故障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季涛;基于暂态行波的配电线路故障测距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马士聪;利用暂态信号的小电流接地故障距离识别技术[D];山东大学;2008年
9 桂勋;多核并行和设计模式在海量电力暂态数据处理与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林国松;牵引供电系统新型保护与测距原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靖;行波法故障测距的理论研究及其实现方案[D];武汉大学;2004年
2 杜召满;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3 张爱枫;高压输电线路稳态故障测距的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4 杨家兴;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新方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0年
5 严斌;配电网智能型线路故障测距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舒巧俊;含同杆四回线的特殊结构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郭丽军;基于双端数据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8 李鹏;利用双端不同步数据的架空线路故障测距装置的研究[D];华北电力(北京)大学;2002年
9 王颖;基于故障录波信息的调度端电网故障诊断系统[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10 古树平;客运专线电力电缆贯通线路故障定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仝晨章 刘国栋 刘超轶 远德亮 李慧;内蒙电力八骨干赴美国取经 淄博供电三职工登韩国讲台[N];华北电力报;2005年
2 于晓蓉;330千伏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通过验收[N];中国电力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李建平;HPC:合作寻求市场突破[N];计算机世界;2004年
4 本报记者 伍平;我省成功研制出输电线路故障诊断系统[N];云南科技报;2009年
5 李子亭王雅青;在线故障测距技术获国家发明奖[N];淄博日报;2008年
6 通讯员 夏志红 李何璇 记者 杜丹丹;建长效机制保供电平安[N];中山日报;2010年
7 黄宝华 王焱;遵义供电局紧急“作战”力保电网安全[N];贵州日报;2008年
8 ;中国科大研究成功高速数据存储技术[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9 孙瑞红 远德亮;淄博供电公司“软硬”兼施多供电[N];华北电力报;2005年
10 记者 聂翠蓉;美科学家发现太阳有点扁[N];科技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