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E-Q根管充填系统的临床评价及实验研究

张伟  
【摘要】:近年来,随着用热软化牙胶充填根管的盛行,各种充填技术的改良方法不断涌现,配套设备也不断更新。E-Q根管充填系统(E-Q system)是应用热牙胶充填根管的改良设备,它包括两种充填技术,工作原理分别属于固核载体插入充填技术与热牙胶旋转推入充填技术。这两种充填技术各自存在一些优、缺点,但这两种技术以其准确、快速、安全、简便的操作特点在国际根管治疗领域占有一定地位。国内对这两种充填技术的研究甚少。 本研究通过对三种根管充填技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比较,意使根管充填的效果趋于理想,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并为新技术的使用推广提供基础性资料和经验。 一、E-Q根管充填系统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E-Q根管充填系统的充填质量和近期疗效。 材料和方法:收集成人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通过X线和临床观察比较E-Q根管充填系统(包括A组:固核载体插入技术,B组:热牙胶旋转推入技术)和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技术(C组)的充填时间、充填质量和近期疗效。 结果:根管充填时间以C组最多,B组次之,A组最少(P<0.05);术后疼痛发生率,根充质量X线片评价和近期疗效评价各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二、E-Q根管充填系统的实验研究 目的:体外评价E-Q根管充填系统的充填质量和根尖封闭能力。 材料和方法:离体单根管恒牙55颗,随机分为3组,每组17颗;通过X线与根尖微渗漏实验比较E-Q根管充填系统(包括A组:固核载体插入技术,B组:热牙胶旋转 推入技术)和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技术(C组)的充填质量和根尖封闭能力。 结果:糊剂超充以A组最多,B组次之,C组最少(P0 .05);近远中向根充质量以 C组最好(P0.05),颊舌向各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根尖封闭能力以A组最强,B组次 之,C组最差(P0.05)。 结论: 1.在临床实验中,E一Q根管充填系统可以快速、简便地完成根管充填,临床近期疗 效与侧方加压技术相比拟。 2.根尖微渗漏实验表明,E一Q根管充填系统有较好的根尖封闭能力,但X线充填 质量差于侧方加压技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宇;贾晓威;范德鑫;庞光明;;氟离子导入降低根充微渗漏的实验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2 包广洁;李冬梅;;Obtura Ⅱ热牙胶系统根管充填的微渗漏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9年07期
3 张富华;黄定明;谭红;周学东;;弯曲根管不同预备方法对其根管充填密封性的影响[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4 马善奋;陈炯;朱亚琴;;碘仿自固化磷酸钙根管糊剂封闭性的体外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2005年06期
5 李冬梅;包广洁;赵瑮;李春霞;;根管封闭剂对注射式热牙胶根管充填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8年05期
6 张军;根管充填压器对垂直根管充填封闭性能的影响[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6年03期
7 张伟,彭彬,陈智;E-Q根管充填系统的实验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年04期
8 王剑平,吴俊;侧方加压充填技术和氯仿软化牙胶尖充填技术根尖封闭能力的比较[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9 资云玲,李梅,张颂农;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注射根管充填的微渗漏实验研究[J];口腔医学纵横;2000年01期
10 李莎莎;秦晓红;何佳;;玷污层及不同根管封闭剂对根管充填后根尖微渗漏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年12期
11 洪法廉;杨学钦;吕恒远;王宇;李益民;;扫描电镜观察四种根管充填料的密封性[J];口腔医学;1989年03期
12 王秀玲;任义;王毅;;水平根尖切除术在改善根尖倒充填术后根尖微渗漏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年21期
13 马丹丹;于岚;;根管狭窄区破坏对根管充填微渗漏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0年45期
14 危薇;陈作良;;根管微渗漏实验方法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15 江丽;徐琛蓉;严伟浩;陈穂玲;;玻璃离子减少桩道预备后根管微渗漏的实验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08年08期
16 范蓉,张成飞;负压法根管充填技术的研究进展[J];北京口腔医学;2004年04期
17 刘莉,杨冬茹,李淑娟,刘冰;脉冲Nd∶YAG激光照射后根管充填对根尖微渗漏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18 张富华,黄定明,谭红,罗红霞,周学东;根管预备不同器械对根管充填根尖孔封闭性的影响[J];四川医学;2005年07期
19 杨卫东;葛久禹;傅尧;何琴;朱雅男;;超声波冲洗根管对充填质量的影响[J];广东牙病防治;2007年10期
20 张伟;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研究进展[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静涛;吴洪斌;刘扬;孙莹莹;;三种不同根管充填方法根尖封闭能力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梁宇红;李刚;Paul R.Wesselink;;应用CBCT评价根管充填质量和疗效的关系[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张宁;葛久禹;;BeeFill~(TM)2in1热牙胶根管充填系统根管封闭性的体外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梅银娥;周春泉;;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老年人牙隐裂的疗效观察[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孙慧斌;邓婧;潘克清;;内吸收患牙热塑牙胶根管充填治疗疗效观察[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林金伏;侯雅蓉;;四手操作在热牙胶连续波根管充填的应用[A];全国口腔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周静;冯云枝;;不同充填体系根管充填后纤维桩修复的根尖封闭能力比较[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梁继超;徐平;叶玲;谭红;;Realseal~(TM)根管充填系统生物相容性研究[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金向青;潘乙怀;余杰;蔡志斌;孙富财;;三种根管充填方法根尖封闭能力的实验研究[A];浙江省口腔医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浙江省第二十三届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黄云亮;;磷酸钙骨水泥用于根管充填临床研究初探[A];FDI、CSA临床口腔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俊;垂直加压充填技术临床相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王晓玲;不同增稠载体的过氧化脲漂白剂对釉质和修复体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3 赵三军;牙本质粘结界面纳米渗漏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4 程越;根管治疗充填质量、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5 张微波;牙髓干细胞体外分化能力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李锋;季铵盐型抗菌单体改性窝沟封闭剂的基础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7 黄鹂;双甲基丙烯酸酯基季铵盐功能单体用于牙科材料抗菌改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E-Q根管充填系统的临床评价及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杜瑞;三种树脂型根管封闭剂对根管充填微渗漏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玛丽亚木古丽·帕塔尔;不同根管封闭剂对根管充填封闭性能的比较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4 任龙卿;E&Qplus根管充填系统封闭能力的体外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5 张颖;三种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效果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李平;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根充糊剂(nHA)的应用基础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张富华;弯曲根管的预备方法对根管充填后根管封闭性影响的体外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叶晖;根管热塑牙胶注射加压技术与冷侧压充填的比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9 唐健霞;两种漂白方法对不同牙色修复材料边缘微渗漏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杨苗;循环加载对不同洞缘设计的Ⅰ类洞充填界面微渗漏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岚;一种新“补牙材料”问世[N];湖北科技报;2000年
2 陶媛媛整理;牙本质敏感诊治指南要点[N];健康报;2008年
3 冯娜;根管治疗不能留死腔[N];健康报;2006年
4 华夏;拖拉机修理8建议[N];陕西科技报;2008年
5 汪卫东 王新;微生物勘探技术[N];中国石化报;2005年
6 吴金斌;前牙缺损怎么修[N];健康报;2007年
7 殷元元;东方红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快速推进[N];黄山日报;2007年
8 张悦;应急维修农用车的小窍门[N];新农村商报;2008年
9 李达刚;发现安全隐患 职工名利双收[N];中国石化报;2008年
10 本报特约记者 陶化彦;“两面红旗”竞风流[N];中国石油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