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流动复合树脂封闭法预防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研究

兰青  
【摘要】:目的 本研究目的是通过临床对照实验,检验用光固化流动复合树脂封闭正畸托槽周边的牙釉质预防脱矿的疗效,用离体牙模拟实验检测封闭剂与牙釉质的粘接强度和密合度,为此封闭法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16名正畸患者,粘着托槽后,对其11、12、13号牙托槽周边的牙釉质用Single bond流动复合树脂封闭,设21、22、23号牙为对照组,对比正畸治疗完成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牙釉质脱矿程度的差异。将30颗离体前磨牙均分为3组,牙釉质上分别粘着Singlebond流动复合树脂、京津釉质粘接剂涂剂+Single bond复合树脂、京津釉质粘接剂,检测各组材料的粘接抗剪强度,并观察发生断裂的部位。将9颗离体前磨牙均分为三组,牙釉质上分别粘着上述三种材料,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材料与牙釉质表面形成的粘接面。结果Single bond流动复合树脂封闭组与对照组比较,正畸治疗后牙釉质的脱矿减少,差异有显著性。Single bond流动复合树脂的粘接抗剪强度达13MPa,在与牙釉质粘接前,牙面预涂京津釉质粘接剂涂剂,Single bond流动复合树脂的抗剪强度没有出现显著性变化。Single bond流动复合树脂在牙釉质表面形成树脂突,但在结合面内有细小裂缝及孔隙。 结论用Single bond流动复合树脂封闭托槽周边牙釉质,能有效地 预防正畸过程中牙釉质脱矿,Single bond流动复合树脂与牙釉质的 粘接抗剪强度能够满足临床要求,保证封闭剂在牙面较长时间存 留。封闭剂与牙釉质的粘接面内存在微小孔隙,不排除边缘微渗漏 及致龋菌吸附的可能。京津釉质粘接剂涂剂对流动复合树脂与牙釉 质的粘接无明显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彬;赵文峰;陈增力;;根管治疗后玻璃纤维桩使用适应症的临床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1年03期
2 章雯;彭辉;周毅;王来杰;;空气喷磨处理氟斑牙牙釉质对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J];口腔生物医学;2011年02期
3 李燕妮;姚晖;;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量化评估平滑面早期牙釉质龋的研究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35期
4 杨帆;;渗透技术对早期牙釉质龋损模型表面粗糙度的影响[J];浙江实用医学;2011年04期
5 王庆;赵红莉;郭雪华;余优成;蓝闽波;顾章愉;;应用扫描电镜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分析四环素牙显微结构及其自由基变化[J];上海口腔医学;2011年03期
6 刘希云;;和牙齿敏感说再见[J];保健医苑;2011年09期
7 付廷刚;张静;韩婷婷;;基质金属蛋白酶-20的研究进展[J];解剖科学进展;2011年04期
8 陈贵敏;;老掉牙,不正常[J];家庭医学;2011年05期
9 齐春子;姜永;栗世洋;林媛;范晓敏;余擎;;2种黏结系统与3种牙体硬组织间黏结界面的超微结构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2011年03期
10 李倩;;不让牙齿谎报你的年龄[J];大家健康;2010年05期
11 孔颖;;明眸皓齿 食物相伴[J];大家健康;2010年08期
12 周翊;;健康QA[J];时尚育儿;2011年08期
13 崔兆芹;袁立新;陈荣鑫;;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致牙齿损伤15例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17期
14 王珊;;关于牙齿的硬度在教学中的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8期
15 孟惠贤;;保持健康的牙齿[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9年01期
16 张达;姜海英;张兆龙;;正常磨牙抗压强度实验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5期
17 蔚一博;朱强;曹志中;;Micro-CT技术结合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上颌第一前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8 陈飞;王强;王效英;;牙内陷研究进展[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7期
19 王芳;;瓷化树脂-玻璃离子夹层修复活髓磨牙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23期
20 许少鹏;;纳米羟基磷灰石在口腔护理产品中的应用[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桐楷;姜婷;;树脂粘接系统用于氧化锆基陶瓷粘接性能的研究[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刘伟才;;牙釉质效果在个性化复合牙色中的贡献[A];2009“牙齿颜色的识别与美学再现”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王英瑛;张清;;局部用氟对碳酸饮料致离体牙釉质酸蚀的抑制作用[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焦玲;张文艺;潘志红;曾红雨;张良安;;牙釉质ESR信号强度与质量关系的研究[A];全国医用辐射防护与安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刘志勇;赵奇;郑刚;;自酸蚀与全酸蚀粘接系统对牙釉质剪切粘结强度的研究[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李新尚;赵今;程春;林静;;维药没食子对牙釉质矿化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贾霄云;宋莹;;不同的粘接剂在瓷修复中的应用[A];全国口腔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吴丽萍;周杰;;正畸治疗后脱矿牙釉质的激光测定[A];2004年上海市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汪说之;;牙釉质磷灰石纳米微晶的中心暗线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姚海;骆小平;;GC Initial Ti Bonder粘接瓷对Vita Titankeramik瓷与纯钛结合强度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牙体硬组织抗酸碱层(ABRZ)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2 孟勇;陕西出土6000年和1000年前古人牙齿结构、组成及病理特征的对比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3 吴伟章;牙釉质电子顺磁共振(EPR)谱拟合技术及其在剂量重建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4 周莉;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职业受照剂量估算的理论方法和实验方法比较[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5 王晓玲;不同增稠载体的过氧化脲漂白剂对釉质和修复体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6 尹若春;锶同位素分析技术在贾湖遗址人类迁移行为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陈明安;铝薄板/塑料复合成型机理的研究——铝薄板成型及其与聚丙烯的粘接界面特性[D];中南大学;2002年
8 文勇;Hippo信号通路在小鼠牙齿发育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熊芳;天然牙和牙科陶瓷半透性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高清平;天然牙和牙科全瓷饰面瓷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青;流动复合树脂封闭法预防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2年
2 曲旭红;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釉质粘接面形态和复合树脂粘接性能变化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3 范存晖;金属托槽与瓷、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抗剪切强度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4 季海涛;过氧化氢漂白对正畸托槽粘接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5 章雯;喷磨处理对氟斑牙牙釉质黏接性能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6 闫亮;牙釉质和三种复合树脂摩擦磨损性能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7 张志民;离子交换树脂转移钙离子至牙釉质中能力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廉红吉;小波度换在粘接构件声激励监测系统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9 刘中扬;几种复合树脂和牙釉质耐磨性的体外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10 陈志云;Nd:YAG激光防龋效果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建国;培训在先 销售随后[N];中国包装报;2005年
2 常丽君;牙釉质形成的关键蛋白亮相[N];科技日报;2011年
3 ;借助干细胞技术可让牙想长就长[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李强生;新型建材“水下粘接”混凝土[N];中华建筑报;2004年
5 木新;日本开发粘接建材新技术[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6 张明良 张杰;瓷砖粘接新材料、新工艺与传统的对比[N];中国建设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王大冬;粘接世界 支持成功[N];中国包装报;2004年
8 ;牙釉质纳米微晶龋溶解的高分辨电镜观察[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王纯;吃硬“练牙”不可取[N];健康时报;2005年
10 钟宁;新型粘接建筑材料莱州面世[N];中华建筑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