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锌胁迫下不同植物及品种根际效应及锌积累机理研究

徐卫红  
【摘要】:在重金属胁迫下植物生物化学或者分子机制上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以适应或者忍受重金属伤害,但不同种类植物或同一种类不同品种的植物对重金属的适应能力和抗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本研究采用液培及土培根袋试验系统探讨了重金属Zn胁迫对单子叶植物黑麦草(Loliumperenne L.)4个品种、双子叶植物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Pekinensis(Lour)Olsson)6个品种的生长,植物体内生理代谢指标,Zn吸收和富集的影响,以及Zn胁迫下不同植物和晶种的根系分泌物特征、根际Zn形态及含量变化规律。以期阐明植物对重金属耐性或抗性及富集重金属的生理机理和根际效应机制,为重金属胁迫下筛选高抗性、高富集或低积累重金属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不同植物及品种对Zn胁迫的生长反应不同。Zn在一定范围内(液培下0~1mmol/L;土培中0~4mmol/kg土)促进了黑麦草生长(土培最大生物量增量地上部为34.3%~72.8%,根系为78.3%~151.2%),但在Zn浓度较高时(液培Zn~(2+)≥2.0mmol/L;土培Zn~(2+)≥8mmol/kg土)对黑麦草表现出毒害作用而抑制其生长。黑麦草对重金属Zn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其RTI(根系耐性指数,即加重金属处理的根长与对照的根长比值)均大于1.0(0~4mmol/kg土Zn~(2+))。4个品种黑麦草以泰德对重金属Zn的忍耐能力最强,只有在高Zn浓度下生长才受到一定抑制。Zn胁迫显著抑制液培大白菜生长(生物量最大降低率地上部为58.9%~89.8%,根系为67.0%~85.4%),0.5RTI1.0。土培条件下,在Zn~(2+)0~0.5mmol/kg土内促进了大白菜生长,最大生物量增量地上部为4.7%~30.2%,根系为10.3%~25.1%,土培大白菜根系对Zn的耐受性较高(Zn~(2+)≤1.0mmol/kg土时,RTI1.0),大白菜以丰抗78和丰园高抗1号2个品种对Zn耐受性较强,在Zn毒害下更能保持较高的生长势。 2.Zn胁迫影响植物体内生理代谢活动,不同植物及品种各种生理指标差异显著。土壤重金属污染会导致敏感植物在生物化学方面产生多种损伤和变化,并刺激植物产生防御性反应,以适应重金属的胁迫,如SOD、POD等酶系统的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细胞膜免受重金属破坏或者减弱破坏程度,植物螯合态则参与体内重金属解毒过程,脯氨酸能清除植物体内活性氧而与植物抗氧化关系十分密切。另一方面根系活力也可反映重金属胁迫下根系的生理代谢活力大小。在Zn胁迫下,黑麦草4个品种叶片POD、SOD活性,叶片脯氨酸含量,根系活力均有所提高,其中以泰德明显高于其它3个品种。大白菜6个品种对Zn的抗性均较差,在Zn胁迫下,叶POD、SOD活性,叶片脯氨酸含量,根系活力明显降低。黑麦草叶内高POD、SOD活性,脯氨酸含量,是黑麦草对重金属Zn具有较高耐受性和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POD、SOD等抗氧化酶可以作为筛选轻度或中度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定型植物的抗性指标。 3.Zn胁迫影响不同植物及品种体内养分含量及对Zn的吸收。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机理之一是干扰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破坏植物体内的养分平衡。高Zn浓度明显减低了黑麦草植株N、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乃元,王仁武;植物修复——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新途径[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2年05期
2 刘哲民;宝鸡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02期
3 张建强;;九寨沟富含钙环境中超富集植物的机理以及钙与重金属交互作用[J];学术动态;2008年02期
4 焦丽香;郭加朋;;土壤重金属的污染与治理进展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01期
5 赵庆龄;路文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6期
6 刘燕玲;刘树庆;薛占军;严永路;侯冬利;;保定市郊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7 张健,孙根年;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植物修复研究进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8 李建国;德清县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J];上海蔬菜;2005年02期
9 张明亮;王海霞;;煤矿区矸石山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规律[J];水土保持学报;2007年04期
10 李琴;;植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进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11 王华章;;合肥市市区环境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调查与评价[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12期
12 宿建军;;城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生物治理[J];中国林副特产;2008年01期
13 王静;张杨珠;;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区分法与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14 徐宏林;祝莉玲;杨军;胡绍祥;周小娟;潘龙克;宋汉;;嘉鱼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与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15 郭平,谢忠雷,李军,周琳峰;长春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地理科学;2005年01期
16 王海燕;叶芳;王登芝;吴京科;;北京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年06期
17 隋红建;吴璇;崔岩山;;土壤重金属迁移模拟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18 胡大伟;卞新民;许泉;;基于ANN的土壤重金属分布和污染评价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19 王松良;郑金贵;;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与金属超富集植物及其遗传工程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年01期
20 赵彦锋;史学正;于东升;黄标;王洪杰;孙志英;赵永存;Ingrid born;Karin Blombck;;工业型城乡交错区农业土壤Cu、Zn、Pb和Cd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J];土壤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君;关维俊;蒋守芳;佟俊旺;刘楠;焦月英;高彦梅;郑天然;李克;鲁亚静;朱琳;陈超;何黔黔;黎冠龙;;某港口工业区建设和部分投产期间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A];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尹王保;张雷;贾锁堂;;激光感生击穿光谱测量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A];第二届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尹王保;张雷;董磊;潘冬子;闫立本;贾锁堂;;激光感生击穿光谱测量土壤重金属污染[A];有毒化学污染物监测与风险管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朱湖地;陈静;王贝贝;;土壤重金属污染几种评价方法的对比[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5 黄国勤;;江西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6 郭洪亮;;环境磁学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治理究中的应用[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王学松;张鹏;付晶;周洪英;毛应明;;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强度的环境磁学表征[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8 时永志;;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环境地球化学评价[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下册)[C];2007年
9 刘宝庆;陈红路;郑雄;;南宁市城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10 庞亮军;白晓松;;超富集植物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A];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卫红;锌胁迫下不同植物及品种根际效应及锌积累机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赵庆龄;基于文献计量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国际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李金霞;抚顺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解析与风险评价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4 曲蛟;锦州市铁合金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修复及植物产后利用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武剑;白菜类蔬菜锌积累和锌胁迫反应的遗传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6 郝春明;浙江平湖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估及演化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7 刘领;种间根际相互作用下植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响应特征及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刘永杰;甜菜夜蛾抗药性监测与抗性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9 易丽;土壤中重金属活动性的唐南膜测定、模型模拟与污染的原位控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10 夏晓明;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对戊唑醇的抗性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松涛;公路路面径流和路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特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陈景辉;西安城市路边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天然放射性水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霞;有机—无机复合体对土壤中Cu固定能力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符燕;陇海铁路郑州—商丘段路旁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与污染分析[D];河南大学;2007年
5 周燕;崇明岛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析及污染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毛竹;汉源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及其污染风险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7 于亚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政府行为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李鑫;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9 刘春早;湖南省主要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风险评价[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张红红;包头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园林绿化树种抗重金属污染调查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志东;地大开展纳米磷矿粉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技术研究[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刘如春;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获突破性进展[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3 中国疾控中心中毒控制中心研究员 丁茂柏;土壤重金属污染祸及子孙[N];健康报;2011年
4 本报首席记者 姜澎;土壤受污染,吃啥都不安全[N];文汇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梅隆;富硅技术破解 土壤重金属污染难题[N];农民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源;“受伤”土壤怎“疗伤”?[N];中国环境报;2011年
7 记者 刘如春;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获突破性进展[N];中国矿业报;2009年
8 记者王华楠;茶皂素淋洗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有修复作用[N];中国技术市场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白舒婕;农地污染再向前一步就是悬崖[N];新农村商报;2011年
10 实习生 马媛媛;寻找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克星”[N];科技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