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过程建模与集成化研究
【摘要】:现代计算机技术,特别是软件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为解决各类计算机应用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但是,由于空间数据及空间实体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以及GIS设计思想和体系结构上的局限性,虽然GIS软件也在努力地跟上IT主流技术的发展,也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进展,但相当一部分现代软件技术至今没有能够在GIS软件实现中得到有效的使用,导致许多空间信息的应用问题无法或很难得到满意的解决。结合IT技术的发展和空间数据获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GIS日益旺盛的应用需求,认真分析GIS软件在设计思想和体系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求得合理的解决途径是一件相当紧迫的事情。
纵观当前GIS的发展,随着其结构与功能复杂性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整体化结构与集中式控制的设计运行方式,已越来越显示出其自身固有的局限性。从整个未来软件应用模式的发展趋势看,GIS的设计必然会越来越向着网络化、个性化以及智能化等方向发展。GIS和其他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融合成为发展趋势,这种融合包括信息共享、功能互操作和过程集成。
过程建模是当前软件工程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在软件工具的支持下,通过形式化地定义软件过程、模拟过程运行,进而实现精确的过程管理、控制和过程改进,该技术在软件工程和企事业过程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就是基于过程建模技术实现分布式GIS应用的集成,提供空间事务处理、空间决策支持、空间动态过程模拟等应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和软件工程平台。
本文分析了GIS应用的过程本质,系统地研究了地理信息系统过程建模的概念和类型,论述了GIS过程建模系统的有关技术,从过程建模、过程集成的角度提出了基于分布式网络的GIS系统集成和应用集成的解决方案。研究内容包括:
1)、研究了过程的概念、过程模型的构造方法、GIS的过程特征、GIS过程建模系统的概念框架、特征、功能需求和相关技术。
2)、讨论了过程模型中的地理时空概念、空间数据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空间数据类型的多样性等,以空间系统理论为依据,提出了空间数据模型表示空间结构、GIS过程模型描述空间运动的GPMS系统思想,设计了适于表达GIS过程模型的基于框架的时空对象数据模型,并探讨了空间对象的时态表示和处理操作。
3)、研究了GIS过程建模的特点,比较了目前的工作流过程建模方法,给出了基于工作流思想的GIS过程模型。该模型描述了GIS过程模型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过程中信息流、控制流的逻辑表达,设计了基于信息架结构的数据集成和数据流实现方法。
|
|
|
|
1 |
李圣文;龚君芳;吴信才;;基于SOA的GIS应用框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
2 |
孙海东;吴志锋;刘阳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管道完整性管理应用研究[J];内江科技;2010年10期 |
3 |
李满春,高月明;基于工作流和GIS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J];现代测绘;2004年05期 |
4 |
张雪松,边馥苓;基于工作流的协同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年10期 |
5 |
王惠君;梁哲炜;;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实现[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
6 |
吴边;吴信才;;Cloud GIS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年04期 |
7 |
陈戈,方朝阳,乔新,李海涛,张彩云,陈勇,韩冬;一个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海洋大气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MAGIS[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
8 |
刘刚;基于工作流的办公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2期 |
9 |
;ArcGIS9.3——全面提升您的GIS工作流[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9年02期 |
10 |
段文奇,惠淑敏,侯开虎;工作流服务品质评价模型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3年02期 |
11 |
乐鹏;彭飞飞;龚健雅;;基于SOA的空间数据起源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3期 |
12 |
胡锦敏,张申生,曹健,黄越;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系统[J];高技术通讯;2002年02期 |
13 |
田芳,王东亮;OA系统模块分析[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14 |
干崇刚,邱会中;工单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4年12期 |
15 |
缪炎,边馥苓;基于形式化描述的柔性工作流建模方法[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5年01期 |
16 |
杨斌,郝克刚;基于 Web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
17 |
高伟,王振友;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发展及其与CSCW的关系[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
18 |
黎海生;工作流管理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J];科技广场;2005年03期 |
19 |
傅谦,孙海彬,张申生;基于工作流的人工关节快速置换协同工作研究[J];高技术通讯;2002年04期 |
20 |
宋宝燕,田文虎,曾春,于戈,杨淑清;基于CORBA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运行体系结构[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