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力线网络通信技术研究
【摘要】:最近电力线通信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PLC用电力线网络作为高速数据的传输媒介,向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等服务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该技术,不仅可以组成小区配电变压器供电范围内的宽带接入网,而且可以利用遍布家庭各个房间的电源插座组成家庭局域网,作为其他宽带接入方式的延伸和补充。由于高速电力线通信利用原有的电力线,不用重新布线,加上220V低压电力用户比有线电视、电话用户普遍得多,电力线高速通信技术拥有其他宽带接入技术无法比拟的巨大潜在用户群。
论文介绍了低压输电线上数据传输的特性、OFDM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和USB接口的电力线网络终端。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在干扰环境下有很高可靠性的信号处理技术。电力线网络通信技术(PLC)已经出现很多年了。然而这项技术并没有被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因为速度较慢、成本较高和一些其他原因。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OFDM的原理很简单,该技术不是在一条通路上传输高速数据流,而是用多条通路传输低速数据流。USB接口的电力线网络终端的耦合模块为高频通信信号提供一个低阻抗通路并且允许高频瞬时现象。前端模拟模块的功能主要包括滤波器、自动增益控制(AGC)和收发转换器。主芯片INT51X1采用PowerPacket OFDM技术,这也是形成HomePlug 1.0.1技术标准的基础。其可在复杂的电力线通信环境下实现可靠的传输,速率最高可以达到14Mbps。INT51X1根据信噪比分配有效的频段来克服深度衰减、噪声源、多径衰减。MAC实行带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A)有自动重新请求功能,通过数据包封装实现以太网数据包的可靠传输。INT51X1还包括10位的ADC、10位的DAC和AGC控制。
USB接口的电力线网络通信系统终端设计可用于广泛的用于各种场合,包括居民(家用),商用(办公室、公寓、酒店),运输业及国防应用。
目前,这种USB接口的电力线网络终端正在被许多家庭所使用,它具备了足够的竞争力,使得广大家庭用户能够利用现成的电力线路得到高速、可靠而便捷的通信服务。
|
|
|
|
1 |
郑洁,刘敏华,陈虹;基于电力线的宽带接入方案[J];电力系统通信;2002年04期 |
2 |
赵磊,单渊达,张根度;电力线通信技术的发展[J];电网技术;2001年11期 |
3 |
刘晓胜;戚佳金;徐殿国;;电力线跳频扩频通信仿真研究[J];电子器件;2007年04期 |
4 |
宋有才;;智能家庭的PLC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4期 |
5 |
宦若虹;金向东;;OFDM技术及其在电力线通信中的应用[J];低压电器;2006年04期 |
6 |
杨明亮;;HomePlug Over Coax——基于电力线接入技术的EOC方案[J];中国有线电视;2007年21期 |
7 |
张保会,陈长德,刘海涛;电话、电脑和电力的“三网合一”概念与实现技术(二)——“三网合一”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J];继电器;2000年10期 |
8 |
李建岐,胡岚,米硕;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宽带耦合技术及其装置[J];电力系统通信;2004年04期 |
9 |
蔡益宇
,戴文宝;浅说电力线上网[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年02期 |
10 |
赵丙镇,李旸,李祥珍,宋倩;电力线高速通信技术标准化探讨[J];电力系统通信;2005年01期 |
11 |
陈天华;PLC宽带通信技术及应用性能研究[J];电力信息化;2005年01期 |
12 |
黄文焕;戚佳金;黄南天;李琰;;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传输线参数测试与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年04期 |
13 |
张璐雅;王甲;;论电力线信道的特性及低频甚窄带技术的应对策略[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7期 |
14 |
陈天华;低压电力线通信技术及性能研究[J];电测与仪表;2005年04期 |
15 |
孙辛茹,吴云峰,齐淑清;电力线通信(PLC)接入技术及各种接入方式的比较[J];电力系统通信;2002年06期 |
16 |
杨春梅;;电力线通信(PLC)技术[J];西藏科技;2005年12期 |
17 |
戚佳金;刘晓胜;李贵娇;徐殿国;;低压窄带电力线通信信道编码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年03期 |
18 |
左雯,陈启美,赵天恩;跻身未来的电力线通信 (六)PLC固件设计及其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11期 |
19 |
李智勇;黄成;;电力线通信中高频噪声问题研究[J];煤炭技术;2010年11期 |
20 |
舒悦,陈启美,李英敏;跻身未来的电力线通信 (七)PLC组网方案及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