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内脏高敏性大鼠结肠内肥大细胞、SP及其受体的实验研究

姚永刚  
【摘要】:目的:1.运用新生期结直肠扩张刺激建立慢性内脏高敏性大鼠动物模型,并进行肠道敏感性评估。2.研究慢性内脏高敏性大鼠和正常大鼠结肠内肥大细胞、P物质(SP)及其NK1受体表达的改变,探讨内脏高敏感性产生的可能机制。 方法:40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慢性应激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模型组大鼠在出生后的第8天到21天,每天接受结直肠扩张刺激;分别在第8周、12周观察大鼠的腹部回缩反射(AWR)和玻璃小球排出情况,进行肠道敏感性评估;采用RT-PCR方法检测二组大鼠结肠组织内P物质及其NK1受体mRNA的表达,运用甲苯胺蓝改良染色法和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肥大细胞和NK1受体的表达、分布。 结果:1.在第8周、12周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引起腹部抬高和背部拱起的压力阈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玻璃小球排出时间缩短(P0.01)。2.P物质及其NK1受体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肥大细胞明显增多(P0.01),NK1受体免疫反应阳性产物显著浓密,以平滑肌层和粘膜层为著。 结论:1.运用慢性应激刺激建立的大鼠动物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内脏高敏感性的病理生理特征,有助于研究IBS的病理生理机制。2.肥大细胞、SP及其NK1受体表达增加在大鼠肠道高敏感性、动力紊乱的产生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侯玉;段银钟;孙应明;;NK1受体在大鼠牙髓及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美容医学;2005年06期
2 李元敏;P物质拮抗剂治疗抑郁症的突破[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9年01期
3 邓云川,李世荣,丛林;P物质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内的表达和意义[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08期
4 胡旺平,殷光甫,李之望;P物质对大鼠外周注射谷氨酸引起伤害性行为反应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4年06期
5 朱国庆,徐承焘,陈娟;延髓—脊髓P物质能神经元下行通路参与毒扁豆碱的中枢升压反应[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6 田莉莉!110001沈阳,才丽平!110001沈阳,康健!110001沈阳,于润江!110001沈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及痰中P物质变化及其与肺功能关系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年03期
7 叶丽红,尚云晓;哮喘患儿支气管诱导痰液中P物质含量变化的临床研究[J];小儿急救医学;2004年01期
8 董海燕,董卫国,王高华,王晓萍;抑郁模型大鼠血浆、脑垂体和结肠组织中P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3期
9 黎春元,朱丽霞,吉长福;电针足三里穴位对微电泳导人P物质的效应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1984年Z1期
10 曹世平,赵连友;精氨酸加压素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P物质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11 黄威权,孙岚,石佳,张崇理;人早期胎盘绒毛膜P物质及P物质mRNA的免疫组织化学与原位杂交研究[J];科学通报;1995年24期
12 刘斌,孙健,刘万车,程绍芸;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P物质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1995年11期
13 方水富;P物质与哮喘[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6年01期
14 侯树勋,孙玉鹏;神经肽与慢性腰腿痛[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7年05期
15 黄良勤,魏振宇,俞安清,任伟;P物质对家兔心脏功能的影响[J];遵义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16 李伟红,姜恩魁,常志杰,张晓滨;P物质对培养的大鼠睾丸细胞睾酮分泌的影响[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17 樊英显,艾永华,孙宏晨;鼠三叉神经痛脑干组织中P物质的测定[J];口腔医学纵横;2002年01期
18 孙应明,段银钟,樊成涛;P物质对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DNA合成和细胞周期的影响[J];口腔医学纵横;2002年02期
19 王海燕;P物质在视觉系统三级神经元的表达[J];眼科新进展;2002年01期
20 董海燕,董卫国,王高华,王晓萍;抑郁大鼠结肠组织P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异常[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梅;明彩荣;单德红;王德山;;呕必宁对顺铂诱发P物质及NK_1受体改变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秦晓群;吴虹;任雁宏;;气道高反应中P物质与受体的时空分布及CGRP上调P物质受体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五届全国心血管、呼吸和肾脏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陈友岱;周总光;王昭;王蓉;;实验性急性胰腺炎胰腺组织P物质的变化规律[A];力学与西部开发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田庆华;尹岭;孙锦平;;电针大鼠“足三里”穴对脑干P物质基因表达的影响[A];首届全国功能神经影像学和神经信息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赵素贤;王秀琴;;P物质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A];中国解剖学会第八届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青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曲瑞瑶;于瑞;王伟;孟旸;;大鼠侧脑室注射P物质对胃电-机械活动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2001年全国胃电图和胃肠动力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张信文;曾少举;李佳;马骏;左明雪;;金翅雀发声与听觉中枢内脑啡肽和P物质的分布[A];中国生理学会第五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赵书芬;辛黎;周晓阳;;特异性阿片受体阻断剂抑制脊髓以上P物质的镇痛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9 刘涛;王斌全;皇甫辉;夏立军;李育军;;P物质在神经肌蒂移植治疗声带麻痹的实验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陈亮;李世荣;;增生性瘢痕中P物质神经纤维与肥大细胞关联的形态学观察[A];美丽人生 和谐世界——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淑君;电针对去卵巢大鼠脑认知功能影响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2 蒋伟;P物质对成纤维细胞内源性生长因子的表达调控及其信号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3 刘玉如;兔圆小囊中神经肽SP,VIP在肠道局部黏膜免疫中的调节作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刘健华;足阳明经与胃相关的延脑初级中枢(孤束核)机制的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5 陈锡强;易激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部分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邢毅;丁酸钠诱发肠易激综合征结肠高敏性的发生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黄晓媛;针刺头穴治疗大鼠三叉神经痛样反应模型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唐勇军;神经生长因子调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9 高彩荣;过敏性休克和猝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10 张虹玺;养荣润肠舒合剂对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永刚;内脏高敏性大鼠结肠内肥大细胞、SP及其受体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白吉伟;过敏性猝死豚鼠体内肥大细胞超微结构及P物质变化的法医病理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3 刘建军;扁平苔藓皮损中肥大细胞数和P物质的表达[D];山东大学;2006年
4 王敏飞;胃动素及P物质在胆石病病人血浆和胆囊组织中的含量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5 梁莉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粘膜中胆囊收缩素和P物质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6 秦榕;Cajal间质细胞和P物质在脂肪肝大鼠胃窦表达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7 吴涛;肥大细胞、P物质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8 叶丽红;支气管哮喘患儿诱导痰液中P物质及炎性细胞变化的临床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9 章功良;P物质和5-羟色胺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10 刘悦;哮喘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P物质在神经内分泌调制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D];东南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超群 范晓莉;神经肽P物质可辅助移植肌蒂生长[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胥晓琦;P物质与老年性痴呆[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与P物质的相关性[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张超群 范晓莉;P物质用于治疗声带麻痹[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实习生 张潇竹 记者 彭德倩;吗啡为何会令人成瘾[N];解放日报;2005年
6 郭青龙;辣椒的药用价值与开发[N];中国医药报;2002年
7 ;抑郁症治疗药物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刘文山;ACEI的不良反应[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张献怀;我国探明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发病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李闽春;干咳不愈探缘由 卡托普利是祸首[N];医药经济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