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高敏性大鼠结肠内肥大细胞、SP及其受体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1.运用新生期结直肠扩张刺激建立慢性内脏高敏性大鼠动物模型,并进行肠道敏感性评估。2.研究慢性内脏高敏性大鼠和正常大鼠结肠内肥大细胞、P物质(SP)及其NK1受体表达的改变,探讨内脏高敏感性产生的可能机制。
方法:40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慢性应激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模型组大鼠在出生后的第8天到21天,每天接受结直肠扩张刺激;分别在第8周、12周观察大鼠的腹部回缩反射(AWR)和玻璃小球排出情况,进行肠道敏感性评估;采用RT-PCR方法检测二组大鼠结肠组织内P物质及其NK1受体mRNA的表达,运用甲苯胺蓝改良染色法和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肥大细胞和NK1受体的表达、分布。
结果:1.在第8周、12周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引起腹部抬高和背部拱起的压力阈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玻璃小球排出时间缩短(P0.01)。2.P物质及其NK1受体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肥大细胞明显增多(P0.01),NK1受体免疫反应阳性产物显著浓密,以平滑肌层和粘膜层为著。
结论:1.运用慢性应激刺激建立的大鼠动物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内脏高敏感性的病理生理特征,有助于研究IBS的病理生理机制。2.肥大细胞、SP及其NK1受体表达增加在大鼠肠道高敏感性、动力紊乱的产生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
|
|
1 |
侯玉;段银钟;孙应明;;NK1受体在大鼠牙髓及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美容医学;2005年06期 |
2 |
李元敏;P物质拮抗剂治疗抑郁症的突破[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9年01期 |
3 |
邓云川,李世荣,丛林;P物质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内的表达和意义[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08期 |
4 |
胡旺平,殷光甫,李之望;P物质对大鼠外周注射谷氨酸引起伤害性行为反应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4年06期 |
5 |
朱国庆,徐承焘,陈娟;延髓—脊髓P物质能神经元下行通路参与毒扁豆碱的中枢升压反应[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
6 |
田莉莉!110001沈阳,才丽平!110001沈阳,康健!110001沈阳,于润江!110001沈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及痰中P物质变化及其与肺功能关系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年03期 |
7 |
叶丽红,尚云晓;哮喘患儿支气管诱导痰液中P物质含量变化的临床研究[J];小儿急救医学;2004年01期 |
8 |
董海燕,董卫国,王高华,王晓萍;抑郁模型大鼠血浆、脑垂体和结肠组织中P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3期 |
9 |
黎春元,朱丽霞,吉长福;电针足三里穴位对微电泳导人P物质的效应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1984年Z1期 |
10 |
曹世平,赵连友;精氨酸加压素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P物质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
11 |
黄威权,孙岚,石佳,张崇理;人早期胎盘绒毛膜P物质及P物质mRNA的免疫组织化学与原位杂交研究[J];科学通报;1995年24期 |
12 |
刘斌,孙健,刘万车,程绍芸;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P物质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1995年11期 |
13 |
方水富;P物质与哮喘[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6年01期 |
14 |
侯树勋,孙玉鹏;神经肽与慢性腰腿痛[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7年05期 |
15 |
黄良勤,魏振宇,俞安清,任伟;P物质对家兔心脏功能的影响[J];遵义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16 |
李伟红,姜恩魁,常志杰,张晓滨;P物质对培养的大鼠睾丸细胞睾酮分泌的影响[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
17 |
樊英显,艾永华,孙宏晨;鼠三叉神经痛脑干组织中P物质的测定[J];口腔医学纵横;2002年01期 |
18 |
孙应明,段银钟,樊成涛;P物质对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DNA合成和细胞周期的影响[J];口腔医学纵横;2002年02期 |
19 |
王海燕;P物质在视觉系统三级神经元的表达[J];眼科新进展;2002年01期 |
20 |
董海燕,董卫国,王高华,王晓萍;抑郁大鼠结肠组织P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异常[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