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调压室水电站多机一洞时水力调速系统稳定分析
【摘要】:随着水电事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已建和待建的水电站中有不少是中低水头、大流量、多台机组共用一条尾水洞的发电系统,如三板溪、金安桥、官地水电站等。当系统受到外界微小作用,例如负荷扰动、水头波动等,都对水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于有调压室水电站多机一洞时水力调速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其理论研究与实际工程的需要相差较远。到目前为止,其研究方法是将多机一洞带调压室的水力调速系统简化为单机单洞调压室系统进行处理,假定管道对称,机组同型号,机组调节一致,而实际上大多数电站不仅管道布置不对称的,而且各台机组出力调节也不相等。本文在已成熟的单管单机水力调速系统理论基础上,通过引入动力方程、机组加速方程、调速器方程等,建立了专门针对有调压室的多机一洞水力调速系统稳定分析和计算的一套理论及方法,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指出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回顾前人对单管单机水力调速系统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建立有调压室的多机一洞水电站小波动的计算模型,包括刚性水击稳定域和调节品质模型及弹性水击调节品质模型方框图。
第3章,阐述了多机一洞水电站水力调速系统的稳定分析和调节过程计算理论。
第4章,在稳定分析和调节过程计算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从管道不对称、机型不同、弹性水击和刚性水击、空载扰动、部分出力增减负荷等方面对系统的稳定性作了计算与分析。
第5章,以前面章节论证的计算理论为基础,以刚性水击模型为例,引入调速器、压力管道、水轮机特性曲线、水位反馈、尾水洞长度、岔管位置等因素,并通过工程实例,对调压室稳定断面影响作了分析与探讨。
第6章,总结全文,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
|
|
|
1 |
周军,周凤岐,李言俊;控制受限的失配不确定性变结构控制系统稳定域估计[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2 |
陈举华,徐楠;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域应用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12期 |
3 |
南海鹏;孙超图;;水轮机离散调节系统稳定域[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
4 |
沈宗树,高柯,张德汉;水轮机调节系统的稳定域和运行域[J];电力系统自动化;1981年05期 |
5 |
邹毅;姚宏;;飞机大攻角俯仰飞行的稳定域分析[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6 |
邓健;;基于稳定域的网络控制系统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年17期 |
7 |
邓华;对长引水管道水轮发电机组进行技术改造的可行性研究[J];南昌水专学报;1991年02期 |
8 |
赖旭,杨建东;调速器对上下游双调压井水电站稳定域的影响[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
9 |
尚军平,李勇,毛乃宏;9m×9m 取样架控制系统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8年03期 |
10 |
张伟;姜忠见;徐跃明;张健;;宝泉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取消尾水调压室研究[J];水力发电;2008年10期 |
11 |
李富兵;辛文波;偰光恒;;构皮滩水电站尾水调压室开挖与支护[J];水利水电施工;2010年02期 |
12 |
王德意,孙超图;协联结构对转桨式水轮机数字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J];水力发电学报;1992年04期 |
13 |
钮新强;杨建东;谢红兵;王煌;;三峡地下电站变顶高尾水洞技术研究与应用[J];人民长江;2009年23期 |
14 |
任世涛;刘历良;沈润夏;;带恒功率负载的buck变换器的稳定性分析和最优PID控制器设计[J];电气开关;2010年06期 |
15 |
吴柏林;于海生;潘松峰;;超椭球体稳定域的鲁棒控制[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1992年03期 |
16 |
侯凯元,闵勇,陈磊;基于逆轨迹方法的简单电力系统稳定域的可视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11期 |
17 |
谭小群;李军;赵国斌;姬昌睿;;一种重心调整装置在四足机器人步行中的应用[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年23期 |
18 |
刘伟;张劲夫;;传动带的振动稳定性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6年02期 |
19 |
张伟;张健;;宝泉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取消尾水调压室研究[J];浙江水利科技;2006年06期 |
20 |
张海燕;唐友刚;谢文会;;用改进的变形参数法求解强参数激励Mathieu方程[J];天津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