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解读意识形态广告

钱正  
【摘要】:意识形态广告可以说是出现的一种新的广告方式,它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横扫全球各大奖项,这种广告在概念沟通、表现形式、美学风格上具有强烈的先锋性和实验性。从广告沟通的角度和方式来看,它发展出与消费者沟通的全新策略,这种全新策略颠覆了广告的思考逻辑,使得广告在影像、语言、形式、信息方面都爆发了丰富的可能性。 在美学和文学上,它通过拼贴、戏仿、荒诞的变形进行文学式的解剖,使得整个作品风格独特,但这种风格也许是意识形态走向枯竭和重复的致命伤,但从它把广告做到有欣赏性、有文学和美学的价值来看,无疑是一次革命。 广告是一种社会性的沟通,意识形态广告公司找到了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的新方式——意识形态,引导受众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它对传统价值观念进行颠覆与反叛,但这种反叛表面上是对传统文化工业的背离,实际是与消费意识形态形成共谋,按照广告主的需要塑造消费者的文化心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英杰;殷丽霞;;消费主义是怎样成为意识形态的[J];学术交流;2011年02期
2 宋德孝;闫方洁;;消费物的符号化及其意识形态揭秘——鲍德里亚符号学视域下的消费社会批判[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3 雷蕾;张文静;沈丽娟;;广义大众传媒下的媒介营销[J];华商;2008年15期
4 马晓艺;;消费社会中广告对人的层级划分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5 孙雅妮;;消费社会下广告创意过程模式的建构[J];太原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陈青;吴威;;消费社会下广告的霸权[J];作家;2009年02期
7 何文辉;;浅议消费主义勃兴的必然性[J];现代交际;2011年02期
8 谢诗敏;;消费社会语境下的明星广告解读[J];新闻界;2011年02期
9 周平;李曼;;拆解消费的神话——波德里亚《消费社会》读书札记[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10 赵寰;;现代广告的欲望修辞——消费社会与“物”的语义学[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3期
11 韩旭;;消费文化——韩国W饭店中的消费文化[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2 卢芸;;消费社会语境下网络购物街现象探析[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1期
13 谭筱玲;;广告对消费社会心理秩序的影响与调节——以GOLF汽车广告为个案的文化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4 黄果;;中国媒体消费主义的研究取向[J];东南传播;2011年08期
15 李立;刘欣;;后现代消费意识形态的三重神话及其症候[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6 丁颖;;消费社会中广告创意的自我救赎[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7 郭玉华;;消费社会的艺术生产力问题[J];社会科学家;2009年04期
18 张丰年;;消费社会语境中的“广告神话学”[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19 张劲松;;消费社会与生活方式的变革[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0 陈丽思;;消费社会中的广告符号构建——以NIKE广告为例[J];学术动态;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裘君谟;;关于新一轮文化长廊创建工程的若干问题[A];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全国群众论文评奖论文集[C];2003年
2 萧君和;;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的构成[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登浩;王登峰;;基层党政干部的幸福感结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杨宝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5 李裕琢;李丽霞;;西方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吕光明;邹长新;辛成会;杨峰;李力;段元柱;;把握五大支撑点 提升文化执行力[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朱安;;营造知识共享文化 指导员工行为[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程开先;;抓文化培训 促企业发展[A];成长中的新型教师——山西省师范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C];2000年
9 吴胜涛;张建新;赖建维;王玮;毕研玲;;事件归因的跨文化一致性与差异性:中美韩媒体及被试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归因比较[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朱瑞玲;张诗音;;人际关系中的情绪表现[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欣;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叙述与展示[D];复旦大学;2005年
2 罗生全;符号权力支配下的课程文化资本运作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王晓梅;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探源[D];复旦大学;2005年
4 刘琛;图像叙事: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包立峰;意识形态幻象与晚期资本主义现实[D];吉林大学;2009年
6 戚咏梅;深陷重围的骑士精神——高文诗人及其《高文爵士和绿色骑士》[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宏图;都市叙事中的欲望与意识形态[D];复旦大学;2003年
8 方珏;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D];复旦大学;2006年
9 刘春琼;领域、背景与文化:社会认知领域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汤斌;英语疫情新闻中言据性语篇特征的系统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正;解读意识形态广告[D];武汉大学;2005年
2 王小静;从《美国悲剧》看大众文化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3 郑宇帆;《在路上》翻译分析:文化和译者操纵[D];厦门大学;2008年
4 刘嘉;我国媒介娱乐文化的消费意识形态力量[D];吉林大学;2007年
5 聂荣会;解析神话[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粟世来;消费主义与审美生活转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荣鑫;符号社会状态[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吴秀慧;试析时尚杂志的意识形态[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9 胡雯;新闻话语与意识形态[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超;消费社会、时尚和芭比娃娃[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维;隆胸:消费社会对女性身体的控制[N];南方日报;2006年
2 宁逸;消费社会的文学走向[N];文艺报;2003年
3 赖大仁;“消费社会”与文学走向质疑[N];文艺报;2003年
4 潘明朗;消费社会为何来得如此步履蹒跚[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何兵 李军 特约记者 李永辉;营山县工商局“借壳”构建消费社会大调解 效果佳[N];四川科技报;2010年
6 溪桥;我们为什么消费[N];天津日报;2004年
7 赖大仁;随波逐流还是有所坚守[N];文艺报;2004年
8 仰海峰;消费社会的理性审视[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柳五;消委应该被赋予公益诉讼的权力[N];东莞日报;2010年
10 金惠敏;消费社会与自然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