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膜反应器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臭氧化研究

夏强  
【摘要】:臭氧具有强氧化能力并且和能和有机化合物迅速反应,已经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但是它在废水中的应用却受到限制,其主要的原因是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对较低,传统的接触方式,如鼓泡塔,使气相和液相直接接触的方式在废水中存在表面活性剂使容易产生泡沫,使用泡沫抑制剂虽然可以有效的抑制泡沫的产生,但是这些化学物质有需要进一步的处理,造成了二次污染。 中空纤维膜在单位体积内能提供了巨大的接触面积,有效减小传质阻力和提高传质速率,现有的研究表明膜接触方式提供的接触面积远远大于传统的接触方式(如膜接触器的比表面积为30cm~(-1),而填料塔为0.1cm~(-1)到4cm~(-1))。本实验中,主要研究膜反应器中的臭氧化反应及其动力学,考察了影响污染物降解的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膜反应器中臭氧能有效降解污染物,如:当废水pH值为10.32,臭氧浓度为73.8mg/L,液相流量为72ml/min,气相流量为57.4ml/min时污染物的降解率可以达到93%。实验中考察的不同因素对反应产生的影响,其中提高溶液中的pH值大大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率,但是当初始pH值提高到9.5以上时这种影响开始变得不明显;提高气相和液相的流速也可以提高降解效率,这主要时由于减小了传质阻力提高了传质速率造成的;污染物的浓度越高,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越多,并且这些中间产物不但使水相中的pH值下降,同时还会和污染物竞争臭氧使去除率降低;当膜程中臭氧的浓度增加,臭氧向壳程水相的传质推动力提高从而提高污染物的降解率。 本文还建立了膜反应器中传质耦合化学反应模型,模拟了五个过程,分别是:臭氧在膜程,壳程和贮槽中浓度的变化和污染物在壳程和贮槽中的变化,最后使用有限差分法对模型求解,参数根据实验数据确定。使用Matlab软件对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不同条件下的传质系数,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速率衰减系数,结果表明传质系数随气相和液相流速增加而增加,反应速率和衰减系数均随pH的增加而增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杭州市棉纺局科技情报站外文翻译组;臭氧对废水中特定染料的破坏[J];印染;1977年06期
2 李亚娜;人类的敌人 臭氧与噪音[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85年03期
3 蒋兆铨,戴俊强;臭氧对植物同化产物分配的效应[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5年05期
4 王勋陵,王启燕;臭氧对植物蒸腾作用及气孔器运动的影响[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89年01期
5 陈颖敏,赵英,李滨;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J];电力环境保护;1995年04期
6 刘延辉,马力军;应用臭氧灭菌技术 提高产品质量[J];质量天地;1999年05期
7 王云变;爱护臭氧 保护人类[J];陕西气象;2002年06期
8 李继红,李秀敏,冯艳秋;臭氧在纯化水制备过程中的应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关于臭氧[J];环境导报;2003年22期
10 李伟,孙德智,刘长安,朱质彬;活性炭负载复合催化剂分解臭氧的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11 杜艳,李兴民,梁锋;臭氧在肉品工业中的研究应用现状[J];肉类研究;2005年04期
12 ;问答栏[J];化学通报;1953年03期
13 陈时伟;;汞共振辐射形成臭氧的适宜条件和量子产率[J];化学学报;1957年03期
14 张国富,扬大为;用电化学法发生高浓度臭氧处理工业废水综述[J];河北电力技术;1986年04期
15 陈月娟,毕道华;臭氧加热对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J];中国科学B辑;1991年11期
16 刘月兴;臭氧技术及其应用[J];灯与照明;1996年02期
17 段淑云,程仕清,夏华,徐前卫,田忠玉;非平衡态氧等离子体合成臭氧及其应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6年00期
18 ;臭氧与等离子体[J];中国矿业;1997年05期
19 陈艳晶,张为灿,胡庆云;臭氧对纸浆的漂白作用[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0 吴锦超,林革;臭氧杀菌在饮用纯净水生产中的应用[J];水处理技术;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鹏;;臭氧脱色染浴中助剂的循环利用初探[A];2003“中大洁润丝杯”全国中青年染整工作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鲁连城;朱德君;高铁铮;戴晨光;;“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A];全国中华骨伤名医名院名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鲁连城;朱德君;高铁铮;戴晨光;;“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A];2006骨伤科疑难病症诊疗技术新进展、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许天明;陈建明;文景;李勇;张志辉;李占清;昂建华;;经皮激光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A];第三届中西医结合脊柱及相关疾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汪巍;李广松;曹赫基;索令山;;针刀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二○○九年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曹楠;牟真;刘培启;隗娜;吴涛;;含藻微污染水的预臭氧化处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丁明;邹志荣;黄丹枫;;臭氧在温室黄瓜生产上的应用研究[A];2004年中国设施园艺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4年
8 鲁连成;戴晨光;孙永辉;;“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A];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与康复——首届全国骨伤专科专院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高丽洁;张美根;;东亚地区对流层臭氧季节变化特征模拟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0 胡顺星;胡欢陵;吴永华;周军;;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下部臭氧[A];第九届(2001)全国大气环境与污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春利;陶瓷中空纤维膜在气体分离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与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胡真真;中空纤维膜萃取在离子色谱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建军;高稳定性YSZ-LSCF双相中空纤维氧分离膜和反应器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熊珺;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气相色谱中的分析应用[D];武汉大学;2010年
5 温正城;臭氧在烟气中氧化降解多种污染物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刘钟阳;放电等离子体合成臭氧及应用中一些问题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7 李来才;大气中臭氧损耗和燃烧过程中污染物间反应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靳保辉;液相臭氧化反应机理研究及在化学耗氧量测定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4年
9 郑巨孟;中空纤维膜及膜接触器传质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王文生;臭氧保鲜果品的应用技术及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强;膜反应器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臭氧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宋俊;NMMO法纺制人工肾中空纤维膜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4年
3 李骏;亲水型中空纤维膜式无泡充氧传递过程及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柏婧;关于室内臭氧浓度变化规律及来源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张照庆;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6 朱磊;聚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的研制[D];天津工业大学;2002年
7 朱益新;无锡奥神环保科技公司产品竞争战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8 杨如惠;中空纤维膜溶剂吸收烟气脱硫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9 朱帅;长江三角洲臭氧和气溶胶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6年
10 向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药品分析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林;安全、快捷、有效的高压臭氧疗法[N];健康报;2005年
2 李晔;臭氧并非越多越好[N];中国气象报;2003年
3 周道其;大西洋上的臭氧来自何方[N];大众科技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康韧;臭氧将使饮用水更纯净[N];中国环境报;2001年
5 路明;我国第一台臭氧(O-3)洗菜机在京诞生[N];中国企业报;2000年
6 记者 束洪福;臭氧水处理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果[N];科技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王峰;臭氧家电市场待除“臭”[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8 ;节能 节电 无臭氧[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9 王世汶;臭氧可以有效杀灭SARS病毒[N];北京日报;2003年
10 天云;高压臭氧可以治疗中风[N];健康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