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使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全面发展个性的教育活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其本人、家庭和学校,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既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又可以使其暴露出来的某些心理健康问题被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注重对大学生潜能的开发及各种优良心理品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又要注重预防其各种异常心理和心理障碍的产生,并对各种心理问题进行适时的矫正和治疗。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基础和条件。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是为了塑造具备良好心理特征的健全人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大学生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与为国建功的重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开发其心理潜能,增强其适应能力,完善其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和内容;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