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群PRNP基因多态性分析及朊病毒新突变分子致病机制的初步研究
【摘要】: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SE)是人和动物的一类罕见的、亚急性致死性神经退化疾病,包括疯牛病、羊搔痒病和近年来出现的人新型变异克雅氏病等。TSEs由细胞型朊病毒蛋白PrP~C转变成致病型朊病毒蛋白PrP~(Sc)引起,因此也称朊病毒病。人的朊病毒病有多种,其中10—15%可以遗传,并与人的朊病毒蛋白基因PRNP的突变有关,另有85%呈散发性。散发型朊病毒病的具体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已有的分析证明,PRNP基因的M129V和E219K多态性与朊病毒病的易感性关系密切,而且不同种族人群的M129V和E219K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很大。
为了解我国PRNP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我们调查了总计626例正常人的PRNP基因的M129V和E219K多态性,包括汉族、回族和维吾尔族三个民族的人群。我们发现129M/M纯合子基因型在三个民族中的分布明显不同,汉族129M/M基因型频率最高(98%),其次是回族(85%),最低为维吾尔族(60%),均大大高于欧洲人群的129M/M基因型频率。而219E/E的基因型频率最高的是维吾尔族(98%),其次为回族(96%)和汉族(90%)。这一结果提示我国人群可能较欧洲人群对朊病毒病更为易感。此外,我们还分析了另外两个较为少见的PRNP多态性位点:A117A和八肽重复区缺失一个八肽单位的突变(1-OPRD)。我们在3例维吾尔族个体中发现了A117A静息突变(gca→gcg);在4例回族个体(2.0%)和1例汉族个体(0.5%)中发现了杂合的1-OPRD突变。
PRNP基因序列分析是发现遗传型朊病毒病的重要途径。我们用克隆测序的方法首次发现了插入3个额外八肽拷贝(72bp)的朊病毒新突变,并将其命名为PrP8G。PrP8G八肽重复区的基因序列是R1、R2、R2、R2a、R2、R2、R3、R4,与野生型序列(R1、R2、R2、R3、R4)对照,突变序列在R2和R3之间多出了R2a、R2、R2三个八肽拷贝,测序的结果还显示这一插入突变与129Met等位基因连锁,并以杂合形式存在。同样的插入在女孩母亲的基因组中也有发现,而其父亲和同父异母兄长的PRNP基因正常。随后,德国Grasbon-Frodl等在CJD病人的PRNP基因中也发现了类似的3个八肽的插入突变,提示PrP8G是一种致病突变。我们
|
|
|
|
1 |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王嘉兴;玩儿命[N];中国青年报;2019年 |
2 |
本报见习记者 程唯珈;小心,“僵尸鹿”来袭[N];中国科学报;201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