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型激活拟南芥突变体库的构建以及AtCRK3生化、表达分析
【摘要】:本课题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通过化学诱导激活标签构建拟南芥突变体库,并从中筛选到两个盐信号突变体;另外一个部分是对拟南芥中的AtCRK3蛋白进行了生化、生理方面的研究。
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突变体在研究基因功能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拟南芥具有较小的基因组、高效的转化方法以及已完全测序的Col-0型基因组序列,目前已是一种很重要的模式植物,因而在拟南芥突变体库构建中建立出一种有效的基因标签系统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化学诱导型启动子/增强子标签系统(PER16)中,目标基因的转录是受到雌激素严格调控的:在加入了雌激素的条件下,目标基因可达到的转录水平是35S启动子的8倍,在没有雌激素诱导的条件下,目标基因的转录则不能被检测到,另外所施加的雌激素对转基因拟南芥没有明显的毒性。因为PER16系统具有很多其它系统不具有的优点,所以将PER16载体随机插入到拟南芥基因组中构建成突变体库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研究基因功能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到一些在其它组成型增强子调控下而导致生长收到严重影响甚至致死型的突变体。此部分的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在拟南芥转化实验中,采用的是Col-0型拟南芥,农杆菌菌株为GV3101,通过农杆菌侵染方法(floral dip),将基于雌激素受体的化学诱导激活标签系统PER16转入拟南芥中。通过优化拟南芥的栽培、转化以及转基因植株的筛选方法,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技术平台,转化效率一般为1~2%。通过这个转化系统最终得到了22,000株含有PER16的插入株系。通过PCR鉴定了其中40株转基因株系的T-DNA的插入,发现其中有一株没有T-DNA插入,插入比例为97.5%。通过Kan抗性筛选,统计了其中1000株转化株系的T2代种子的Kan抗性分离比,发现平均每个转基因株系中含有1.5个T-DNA标签。这表明在此突变体库中拟南芥基因组上共有33,000位点被插入标记。另外和其他几位同学从本突变体库T2代种子中筛选出几个形态方面突变体,其中一株属于雌激素诱导表达型突变体,而此基因的插入失活突变体则没有明显的表型。以上结果表明已成功的构建了诱导型激活拟南芥突变体库。
对来源于本实验室构建的诱导型激活拟南芥突变体库的200,000粒T2代种子进行了盐信号突变体的筛选。盐耐受突变体的筛选方法是挑取能够在含有250mM NaCl固体培养基上萌发的拟南芥突变体,最后我们得到1株突变体,称之为high salt tolerant l
|
|
|
|
1 |
刁丰秋,章文华,刘友良;盐胁迫对大麦叶片类囊体膜组成和功能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1997年02期 |
2 |
宗会,徐照丽,刘娥娥,李明启;盐胁迫下氯丙嗪和LaCl_3对稻苗K~+、Na~+、Cl~-吸收转运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01年04期 |
3 |
孙诚,刘友良,章文华;多胺浸种改善盐胁迫大麦根系液泡膜功能的机理(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2002年10期 |
4 |
佘小平,贺军民,张键,邹庆春;水杨酸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效应[J];西北植物学报;2002年02期 |
5 |
金兰,丁莉;盐胁迫下星星草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6 |
秘彩莉;郭光艳;齐志广;沈银柱;;植物盐胁迫的信号传导途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7 |
巩东辉;乔辰;王志忠;杨学文;;影响螺旋藻抗御强光能力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8 |
章文华;刘友良;;钙对大麦幼苗盐胁迫的缓解效应[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2年03期 |
9 |
钱骅,刘友良;盐胁迫下钙对大麦根系质膜和液泡膜功能的保护效应(简报)[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5年02期 |
10 |
黄健,唐学玺,付萌;盐胁迫对海滨香豌豆叶片三种物质含量的影响[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
11 |
刘娥娥,王振镒,贾敬芬;小麦耐盐细胞系耐盐性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1999年04期 |
12 |
李子银,陈受宜;水稻盐胁迫应答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染色体定位[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3期 |
13 |
齐志广,张爱雨,孟伟娜,沈银柱;小麦拔节期盐胁迫对小麦近等基因系生理指标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1年06期 |
14 |
汪贵斌,曹福亮,游庆方,祁稳红;盐胁迫对4树种叶片中K~+和Na~+的影响及其耐盐能力的评价[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1年01期 |
15 |
陈桂平,马闻师,黄占景,沈银柱;小麦耐盐突变体盐胁迫下SIR73基因片段的分离和鉴定[J];遗传;2003年02期 |
16 |
付畅,杨传平,刘桂丰,姜静;酵母耐盐机制的研究进展[J];遗传;2003年06期 |
17 |
丁丽娜;殷鸣放;金华;阮成江;姜国斌;;微透析技术及其在植物上的应用前景[J];辽宁林业科技;2006年02期 |
18 |
冯永刚;孙广玉;王秋玉;;论钙在植物细胞中盐胁迫信号转导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4期 |
19 |
张晓磊;聂玉哲;李玉花;;盐胁迫下植物的细胞信号转导[J];生物技术通讯;2008年03期 |
20 |
吴科瀛;梁玉玲;;烟草BY2细胞培养及盐胁迫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