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新型二硫纶和二亚胺过渡金属配合物研究

王成刚  
【摘要】:二硫纶金属配合物是当今无机化学前沿领域中的新型功能配合物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合成具有新结构、新性能的二硫纶金属配合物,探索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学位论文选择马来氰二硫纶(mnt~(2-))、1,3-二硫醚-2-硫酮-4,5-二硫纶(dmit~(2-))两种二硫纶和2,2′-联吡啶(bipy)、4,4′-二甲基2,2′-联吡啶(dmbpy)、1,10-菲咯啉(phen)三种α,α′-二亚胺为配体,以合成、表征、结构、性质及理论分析为主要研究内容,设计、合成和表征了共15个新型过渡金属配合物,解析出了9个配合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还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它们的结构与性质间的某些关系。 1.合成、表征了四种新的dmit~(2-)和α,α′-二亚胺配合物:两个电中性单核配合物[Ni(dmit)(bipy)_2]和[Ni(dmit)(phen)_2]、一个电中性双核配合物[Zn(dmit)(phen)]_2、一个离子对电荷转移型配合物[Zn(phcn)_3)[Zn(dmit)_2],测定并解析出了后三者的晶体及分子结构。发现在给定条件下,该类dmit~(2-)和α,α′-二亚胺混合配体的过渡金属电中性配合物可以通过同种或非同种金属的相应均一配体型配合物离子之间的配体交换反应合成,该类dmit~(2-)和α,α′-二亚胺均一配体型金属配合物离子对电荷转移型配合物可以通过配体取代反应合成。三种配合物分子在晶体中都存在明显的π-π堆积作用,且以[Zn(phen)_3][Zn(dmit)_2]最强;[Ni(dmit)(phen)_2]中有弯曲的dmit配位模式,[Zn(dmit)(phen)]_2中有dmit的硫桥配位模式,[Zn(phen)_3][Zn(dmit)_2]中有较强的分子间S…S相互作用。在可见区,电中性配合物溶液显示出较强的LL′CT带,而[Zn(phen)_3][Zn(dmit)_2]则同时显示出一定强度的LMCT带和IPCT带。在DMF和MeCN介质中,四者在紫外光激发下于360~500nm范围内均显示出一定强度的荧光发射带。各类光谱研究都发现,在溶液中[Zn(dmit)_2]~(2-)和[Zn(phen)_3]~(2+)间存在相互作用。 2.合成、表征了双(二氰基二硫纶)过渡金属配合物阴离子与乙基紫阳离子(EV)构成的三个新型电荷转移盐(EV)_2[M(mnt)_2](M=Ni,Cu,Zn),获得了三者的晶体、解析了含Ni和Cu的电荷转移盐的晶体结构。发现含Ni和Cu配合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钟地长;张淑凤;陈振锋;王恒山;梁宏;;天然产物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化学世界;2006年09期
2 周立宏;王娜;余孝其;;大环多胺及其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J];化学进展;2007年12期
3 聂丽;张强;郑蕾;何良霞;;1,5-二(苯甲醛)双缩二氨基硫脲-汞离子配合物应用于阴离子识别研究[J];化学试剂;2007年04期
4 逄艳;刘波;青双桂;孙灵娜;吕维忠;胡敭;;甲基化对8-羟基喹啉铝成膜性能的改进[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5 朱再明;王秋雪;张澜萃;李晓辉;姜银凤;;Keggin结构多酸基金属配合物[Cu(phen)_2]_4(SiW_(12)O_(40))的设计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潘庆才,彭正合,秦子斌;二氰基二硫纶·取代邻菲啰啉镍(Ⅱ)、铜(Ⅱ)、锌(Ⅱ)配合物的电子光谱特性[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7 潘庆才,彭正合;二硫纶配合物和聚合物体系的分子设计及功能特性的探讨[J];河南科学;2001年01期
8 彭正合,潘庆才,任小明,张克立,秦子斌;二氰基二硫纶和邻菲罗啉二酮的镍(Ⅱ)、铜(Ⅱ)、锌(Ⅱ)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J];无机化学学报;1997年03期
9 党元林,包晓玉,袁均林,祝心德,王成刚;甲胺磷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10 梁奇峰;C_(60)及其金属配合物[J];嘉应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11 钟地长;;吡啶-4-甲醛缩氨基硫脲席夫碱(L)Cu(Ⅱ),Ni(Ⅱ),Zn(Ⅱ)配合物的合成及红外表征[J];宜春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2 谭明雄;陈振锋;罗旭健;朱林;梁宏;;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8年06期
13 ;通过C—H键断裂合成得到一个柄型的杂硼杂苯二价镧系胺化物[J];有机化学;2009年02期
14 杜俊玫;张瑞霞;陈迎鑫;;高分子化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1年03期
15 周晓华;吴海雷;骆锦强;黄小悦;;2-胺乙基苯并咪唑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抑菌活性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6 祝心德;乐芝风;张文革;吴自慎;严振寰;;2.4—二羟基苯甲醛缩氨基脲及基铜(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化工技术与开发;1989年04期
17 钟山;硫代脯氨酸金属配合物的热力学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18 李早英,梁江林,杨军,李聪;手性双卟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19 韦捷敏,田华,王麟生;抗癌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新进展[J];化学世界;2003年11期
20 李素悦,文艳伟,龚成;两个取代苯胺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表征与抗菌活性[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方南;罗小青;曾慎亮;韩李静;魏巧华;陈国南;;多羧酸杂氮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航;刘梁;孟祥高;刘长林;;多苯并咪唑金属配合物—一类新型非病毒基因释放的载体[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孙为银;许贯诚;;含咪唑基配体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艳荣;徐慎刚;郭红武;陈涛;曹少魁;;含三苯胺空穴传输基团侧链悬挂钌金属配合物的聚酰亚胺光伏材料的合成与表征[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5 孙为银;陈满生;;含酰胺基配体金属配合物研究[A];2011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何佳恒;蒋树斌;王关全;刘国平;;~(117)Sn~m-TTHMP的制备及生物性质[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7 谢瑞加;詹重清;李梅金;;新型铼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艳丽;王璐;王保怀;杜为红;;邻菲罗啉金属配合物与朊蛋白PrP106-126片段结合作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9 叶勇;钟尚宾;鞠志宇;王乐;赵玉芬;;环三聚磷腈多齿配体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生物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晶;周喜斌;李鹏霞;韩文静;姬东琴;卢小泉;;金属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QSAR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成刚;新型二硫纶和二亚胺过渡金属配合物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郭文勇;二硫纶和邻菲咯啉过渡金属配合物及锂镍钴氧化物电池材料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刘晓明;新型亚胺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光电性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许志红;辛可芬药物Schiff碱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机理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杨槐馨;大分子金属配合物体系中纳米沸石的主体效应[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6 Sajid H. Guzar;一种新取代腙的合成和表征及其在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痕量过渡金属元素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张定娃;DTPA酰肼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水溶性顺磁金属配合物作为潜在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潘效波;主族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环酯开环聚合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0年
9 刘斌;利用金属单质合成N-杂环卡宾过渡金属配合物[D];浙江大学;2010年
10 郑人华;新型含邻菲罗啉聚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磁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滢;锌副族二价离子配合物结构与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匡仁云;含二茂铁基席夫碱及铂钯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D];南昌大学;2007年
3 曹韵波;双极传输环金属铱/铂配合物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颜建斌;2-丙基-4,5-咪唑二甲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中强;新型荧光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梁爱辉;非共轭D-A和A-D-A型吡啶甲酸衍生物及其环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李振朋;三足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性质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谢静;硫代半卡巴腙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秀玲;双核、单核Schiff碱金属配合物和有机锡金属配合物中性载体阴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许文菊;杂环金属配合物及Schiff碱金属配合物中性载体阴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忠仁;氧基簇合物设计合成取得突破[N];中国化工报;2007年
2 王伟;酞菁类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对锂/亚硫酰氯电池体系的催化性能研究 获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科技日报;2007年
3 李杰;金属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N];科技日报;2007年
4 记者 刘云涛;军事医科院合成新镇痛活性分子[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自治区科技成果管理办公室 提供;一维纳米功能复合氧化物的低热固相制备及机理研究[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6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请小细菌解决大问题[N];科技日报;2006年
7 王平;探索现代化学前沿领域工作[N];科技日报;2007年
8 刘云涛;抗耐药菌感染新型抗生素研究获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8年
9 王雪飞;对付耐药菌感染有新兵[N];健康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向杰;支志明:精心科研随性人生[N];科技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