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污水回用的历史回顾与研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水资源在时间和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更使可利用的水显得不足。
朱熔基总理针对南水北调工程提出“三先三后”原则,即“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并强调了调水的基础是治污。治污的同时可使污水资源化,达到一举两利的效果。在城市污水就近可得,易于收集,易于处理,数量巨大,稳定可靠,不受制于自然变化和人为影响。作为城市第二水源比海水、雨水来得实际,比长距离调水更具经济性。开辟这种非传统水源,实现污水资源化,对保障城镇供水具有战略意义。
加快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建设,推动污水资源化达到合理回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工程建设、科研、设计、经济、法律、行政等各个领域和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因此,需要在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全面总结现状的基础上,对全国的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推进污水资源化工作,进行全面系统地规划,进一步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当前急需的是要在加紧立法的同时,尽快启动经济杠杆,来促进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建设,推动污水资源化进程。
第一、首先要加紧进行城市排水包括污水处理方面的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对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利用社会资本,包括外国资本,建立特许经营制度等重大问题的统一规范,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用以规范政府部门、有关企业和出资各方的行为,使已经开放的市场更为规范和竞争有序。建设部已经组织制定颁发了再生水利用分类、城市景观用水、生活杂用水、污水再生利用设计、建筑中水设计等五项污水再生利用方面的标准,在标准制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要研究建立标准体系,补充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建设和设施运营管理方面的相关标准。
第二、要尽快制定有利于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及加快污水资源化进程的经济政策,在资金、税收、价格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和倾斜,以鼓励和引导各地加快设施建设,加强管理。在污水处理及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建设资金上,应采取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筹集的方式。在起步阶段,政府政策性资金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投入要占有
|
|
|
|
1 |
张丹;住宅小区的污水回用(下)[J];城市公用事业;2001年03期 |
2 |
常随喜;;浅谈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8期 |
3 |
冯海军,刘建文,付进沫,王晋;污水回用中重金属离子去除工艺简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01期 |
4 |
陈亮;曾玉香;张文海;;生活污水回用作循环冷却水补充水处理方案的研究[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5年04期 |
5 |
张景国,王宝泉,王爱民;西安市西郊地区污水回用系统应用研究[J];中国市政工程;1996年01期 |
6 |
武晋生,张鸿涛;污水回用系统规划研究概论[J];环境保护;1999年12期 |
7 |
汤清家;热处理污水回用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1997年04期 |
8 |
黄斌,张方银;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及再利用[J];齐鲁石油化工;1998年03期 |
9 |
石淑倩,姜志凯,翟海霞;我国城市污水回用现状及前景[J];环境技术;2002年02期 |
10 |
王秀艳,朱坦,王启山,彭海;城市水循环途径及影响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4期 |
11 |
周勤,肖锦;污水回用——解决城市用水危机的重要途径[J];水利发展研究;2003年10期 |
12 |
于玲红,赵钱柱,陈岩峰;西北某县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年02期 |
13 |
王洪波,李梅;济南市节制用水与污水回用[J];节能与环保;2004年06期 |
14 |
汪丽红;夏丽娜;;关于污水回用装置的应用[J];啤酒科技;2005年12期 |
15 |
王腾;;对美国污水回用的借鉴[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年03期 |
16 |
司新亚;孙守焕;;污水回用——解决水危机的重要途径[J];煤矿现代化;2007年03期 |
17 |
钱伯章;;电吸附组合工艺开辟污水回用新途径[J];水处理技术;2009年05期 |
18 |
刘韬;;中国城市污水资源化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05期 |
19 |
江世竹,纪华美,张漫;贫水地区用水对策与污水回用[J];环境保护;1996年03期 |
20 |
马鲁铭,刘燕,黄志通,金志刚;污水生化处理出水吸收二氧化硫——烟道气脱硫与污水回用的新途径[J];中国环境科学;199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