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温度信息的提取研究
【摘要】:热红外遥感是遥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从热红外遥感图像中提取出温度信息是热红外遥感技术应用的前提。
本文陈述了热红外遥感的基础理论,包括最重要普朗克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热红外遥感图像温度信息的提取算法与这两个定律密切相关。
随后描述了热红外遥感技术应用的几个领域,如地下水资源勘探评价、城市环境分析评价、矿产资源探测、地震及火山监测、农业方面的应用、管道分析以及在气象方面的应用。
然后对五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热红外传感器以及搭载它们的卫星或卫星系列作了一个较为系统的介绍,如下:美国的NOAA系列气象卫星及AVHRR传感器,我国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及MVIRS和VISSR传感器,MODIS传感器和EOS计划,ASTER传感器和Terra卫星,及Landsat系列卫星及所搭载的TM、ETM+传感器。
最后选取分辨率较高的Landsat系列卫星中的TM、ETM+传感器第六波段的图像进行了亮温图像和温度图像的反演。对Terra卫星所搭载的ASTER传感器TIR子系统五个热红外波段的图像进行了亮温图像的反演,并用十三波段的亮温图像近似代替真实温度图像。对亮温图像和温度图像反演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做了一些优化模型进行纠正。最后还把得到的温度图像进行了密度分割,以更好地反映各个区间内温度的分布情况。
|
|
|
|
1 |
周彦儒,王晓红;航空热红外遥感在探测石油管道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遥感;1998年03期 |
2 |
徐冠华;论热红外遥感中的基础研究[J];中国科学E辑;2000年S1期 |
3 |
实旺;;热红外遥感应用简介[J];遥感技术与应用;1992年04期 |
4 |
魏文秋;陈秀万;;热红外遥感监测土壤含水量模型及其应用[J];遥感技术与应用;1993年01期 |
5 |
张仁华;对于定量热红外遥感的一些思考[J];国土资源遥感;1999年01期 |
6 |
陈良富,庄家礼,徐希孺;热红外遥感中通道间信息相关性及其对陆面温度反演的影响[J];科学通报;1999年19期 |
7 |
王飞跃,吴军虎,王俊峰,赵小峰;热红外遥感技术在演马矿水害防治决策中的初步应用[J];国土资源遥感;1999年02期 |
8 |
刘燕君,冯钟葵,宋丹;卫星TM6波段对油气藏的指示意义[J];遥感学报;1994年01期 |
9 |
胡震峰;热红外遥感应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1期 |
10 |
甘甫平;陈伟涛;张绪教;闫柏琨;刘圣伟;杨苏明;;热红外遥感反演陆地表面温度研究进展[J];国土资源遥感;2006年01期 |
11 |
闫柏琨,王润生,甘甫平,刘圣伟,杨苏明,陈伟涛,唐攀科;热红外遥感岩矿信息提取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10期 |
12 |
陈良富,徐希孺;热红外遥感中大气下行辐射效应的一种近似计算与误差估计[J];遥感学报;1999年03期 |
13 |
姚云军;南鹏;张照录;李百寿;;分裂窗算法在热红外遥感陆面温度反演中的应用[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
14 |
陈峰;何报寅;龙占勇;杨小琴;;利用Landsat ETM~+分析城市热岛与下垫面的空间分布关系[J];国土资源遥感;2008年02期 |
15 |
于艳梅;甘甫平;周萍;闫柏琨;;热红外遥感火星矿物填图方法初步研究及应用[J];国土资源遥感;2009年04期 |
16 |
郑文武;曾永年;田亚平;;基于混合像元分解模型的TM6/ETM+热红外波段地表比辐射率估算[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3期 |
17 |
周彦儒;热红外遥感技术在地热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与潜力[J];国土资源遥感;1998年04期 |
18 |
赵慧;张明明;赵艳玲;;TM6热红外波段温度信息提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7期 |
19 |
徐州;赵慧洁;;基于维恩近似修正的热红外温度和发射率反演算法[J];光学学报;2009年02期 |
20 |
黄永芳;黄海;厉银喜;陈薇;;热红外遥感在煤层火灾调查中的应用[J];遥感信息;199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