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钢筋混凝土桥梁加固后可靠性评估及剩余使用寿命的研究

段成晓  
【摘要】: 通过开展对加固后混凝土桥梁结构可靠性评估及使用寿命预测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对己有的加固混凝土桥梁进行科学的耐久性评定和剩余寿命预测,以评价加固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揭示潜在危机,及时作出继续维修、加固或拆除的决策。因此,加固后混凝土桥梁可靠性评估及使用寿命预测的研究既有服务于现役加固结构正常使用的现实意义,又有指导加固桥梁结构的耐久性评定理论意义。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混凝土桥梁加固后结构可靠性评估及使用寿命预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在综合研究了国内外关于钢筋混凝土桥梁可靠性的评定程序、准则和评定方法的基础上,确定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桥梁可靠性的评定程序、准则和评定方法,并对其使用寿命进行预测。 2.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研究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加固后可靠指标计算方法。考虑既有结构的特殊性,讨论剩余使用年限内目标可靠指标确定方法、荷载修正方法和抗力衰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引入响应面法建立在役钢筋混凝土桥梁加固后的时变可靠指标计算模型,并讨论了其求解方法。 3.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来确定影响加固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并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应用模糊系统理论建立了一种结构耐久性评定的模糊综合评定法。该方法在结构耐久性多层次综合评定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各级评价因素对各耐久性等级的隶属函数,考虑评价因素对目标评定值的权重,由最大隶属原则,得出待评定结构的耐久性等级。 4.利用收集到的实际工程数据、理论成果、实验结果及现场试验数据,建立数值仿真系统,进一步研究桥梁在实际工况下的使用寿命,并对理论模型和实验结果进行比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元丰;余流;;芳纶纤维布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与发展[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1期
2 冯浩雄;蒙云;;可靠度在桥梁加固维修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07年S1期
3 陈丽芬,刘煜杰,袁国旭;建筑结构加固补强在扩建工程中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1999年02期
4 李玉洁;;浅谈建筑结构加固补强在扩建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01期
5 刘强;;粘结钢板加固补强技术在混凝土结构裂缝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建材;2006年01期
6 赖志华;;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案的探讨[J];内江科技;2006年09期
7 陈铁;曹明星;张清亮;;建筑加固用胶粘剂与加固工程[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8年03期
8 李航;欧阳政;;碳纤维片材加固在某工程实例中的应用[J];建筑安全;2008年08期
9 高达;;碳纤维在桥梁加固补强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1期
10 郭彦臣;;混凝土墙体加固补强法[J];建筑工人;1994年08期
11 郭永昌,李丽娟,刘锋;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构件的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2 丁杰;现浇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加固补强简易方法[J];包钢科技;2005年04期
13 何勤;;变截面套拱在公路危桥加固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技术;2006年04期
14 杨松革;杨东国;;浅谈碳纤维加固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6期
15 揭林;;民用建筑中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鉴定与修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16 段建华;;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综述[J];建筑结构;2010年S1期
17 肖萍;;碳纤维材料CFRP在工程加固补强中的实践应用[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04期
18 王铁平;;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试块的留置方法[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1年03期
19 李鸿猷;;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J];建筑技术;1980年03期
20 全明研;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鉴定[J];工业建筑;199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涛;;探索新兴材料加固补强技术的应用——记碳纤维补强在我厂的首次应用[A];合作 发展 创新——2008(太原)首届中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郑顺潮;黄培彦;郭馨艳;;预应力FRP加固RC梁抗弯疲劳寿命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3 付克民;;拱桥止水加固施工工艺[A];高速重载与普通铁路桥隧运营管理与检测修理技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廉杰;杨勇新;李业绩;杨萌;赵颜;;FRP加固钢筋混凝土受剪构件可靠度分析[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冯建立;;预应力连续桥梁加固技术[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6 王世槐;;采用锚喷技术加固补强游渡河大桥[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7 王铁宏;谭永坚;李明琛;金宝森;;沿海软土地区某大厦主楼预应力管桩纠偏扶正与围护结构加固补强[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刘越;刘义明;管升明;;浅谈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病害处理[A];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吴森阳;卓军;;灌注桩高压注浆法加固补强技术的应用[A];施工技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时伟;周乾;;FRP在木结构加固中的应用研究[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成晓;钢筋混凝土桥梁加固后可靠性评估及剩余使用寿命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王荣;自动元胞机理论在混凝土动荷载数值试验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曹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钢结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4 李沛;钢筋锈蚀对混凝土梁构件力学行为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张智;喷射GFRP加固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由世岐;FRP加固砌体结构受力性能及计算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孙昊;套箍技术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拱桥的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陈峰;预应力桥梁结构耐久性与剩余寿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卓静;高强度复合材料FRP片材波形齿夹具锚锚固系统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陈伟宏;用无机胶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君;基于混凝土疲劳机理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腹板抗裂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2 余秋兰;桥梁养护与加固规范的分析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高宇;在用混凝土桥梁构件耐久性指标体系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4 王志刚;植钢加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欧阳丽芳;预应力CFL加固梁式构件受力与变形计算[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长辉;纤维布加固水闸桥板受弯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尹鹏;聚乙烯醇纤维水泥砂浆加固RC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史青芬;高桩码头结构安全性评估[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9 初正恒;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10 李帅;加固钢管混凝土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试验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如;高渗透环氧浆材成功用于龙滩电站[N];中国化工报;2007年
2 新华;广东重点推广七项建筑新技术[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杨军 黄波;做彝族群众的贴心人[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4 罗哲文 傅连兴 崔兆忠;忆原北京大学红楼的抗震维修工程[N];中国文物报;2007年
5 中山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郭卫;如何加强项目管理[N];中华建筑报;2001年
6 驻陕西记者 张侠 通讯员 张秦安;一花独放不是春 万紫千红春意浓[N];中华建筑报;2008年
7 记者 杨小续;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N];陇东报;2007年
8 贺慧宇;让凝固的音乐留住永恒[N];中国建设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张旭;东北电网公司稳步推进电网技改工作[N];东北电力报;2007年
10 通讯员 仲春春 马强;“盼教室能早点改建好”[N];塔城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