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特性与保护技术研究

撖奥洋  
【摘要】:随着我国能源短缺、能源安全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以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已成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风电场的大规模并网将给电力系统在规划设计、调度运行、保护控制等方面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尤其是当高渗透率接入时,对配电网的故障特性、保护构建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从而使传统的故障检测和保护模式难以满足电网安全运行要求,已成为制约风能大规模高效利用的重要技术屏障。在此背景下,论文对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及所接配电网复杂故障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保护的构建方案,实现原理等。本文是针对含有高渗透率风电场的配电网安全运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我国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结合我国新能源大规模利用、智能化电网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首先概括了风电行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在风机制造、风场运行和风能消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随后分析了以风电场为典型的分布式电源(DG)接入大电网后,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的影响,提出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特别就DG接入配电网后,继电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 在变速恒频风电场的控制和低压穿越方面,研究了双馈式发电机的稳态、暂态运行机理,并建立较为完备的可用于故障暂态分析的仿真模型。重点就其转子侧功率解耦控制机理及风速变化下的小扰动下转子逆变器的调节过程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仿真;对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问题,深入研究了机组在外部电网故障时,导致机组转子回路产生过流、过压的机理,及目前多种提升双馈风电机组低压穿越运行能力的控制和保护技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主动crowbar保护的仿真模型,并考虑了其中释能电阻大小的选取,启动值的整定原则等因素,对风机低压运行范围和外部故障特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和仿真验证。 在双馈式风电场的故障特性的研究方面,首先针对变速恒频机组转子侧交流励磁的特点,理论分析了电网发生故障时定子短路电流呈现的“多态”故障特征,论述了故障点距离、crowbar保护动作门槛值以及励磁逆变器控制系数等因素对双馈电机短路电流特性的影响,并给出了各种条件下的故障电流仿真波形。最后从继电保护的角度分析了双馈电机故障电流对保护性能的影响,提出在为风电场构建保护时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以构建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处的保护为研究目标,从提高双馈电机故障穿越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套适合于双馈电机“多态”故障电流特征的新型复合式电流-电压保护方案。通过对传统电流保护的改进和构建低故障穿越运行特性的电压保护,使其能够满足风场联络线上故障的可靠切除及配电系统内故障时风电场的低压穿越运行,对实现含双馈风电机组的电网稳定及故障后的快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为防止由于风电接入引起电网保护误动和非同期合闸,进一步增加风电系统的低压穿越能力,对电网侧馈线保护及重合闸提出了多种改进措施。为防止风电场接入后可能引起的馈线保护反向故障误动,提出了以校验所接入的风电场的最大短路电流水平为主,增设功率方向元件为辅的应对策略。从防止非同期合闸的角度,提出了重合闸与风电场并网处保护的配合原则以及实现该原则的两种技术方案。最后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出的技术措施的有效性。 针对DG的高渗透率接入,传统电流保护存在重新调整动作值和时限配合关系,整定工作复杂困难这一问题。构建了一种利用广域信息进行故障定位的保护系统。详细介绍了此保护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划分,重点论述了保护系统的核心-基于广域信息的故障定位算法。算例结果表明,基于广域信息的保护系统能够在高渗透DG接入配电网时,实现故障元件的可靠识别与切除,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最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并阐述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雷亚洲;Arklow海上风电场与爱尔兰电网的相互影响[J];国际电力;2003年06期
2 徐甫荣;大型风电场及风电机组的控制系统[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3年06期
3 关宏亮;赵海翔;迟永宁;王伟胜;戴慧珠;杨以涵;;电力系统对并网风电机组承受低电压能力的要求[J];电网技术;2007年07期
4 段晓田;张新燕;张俊;杨晓亮;;风电场故障特性仿真研究[J];电气自动化;2010年06期
5 苏常胜;李凤婷;;并网异步风电场短路特性的仿真分析[J];电气自动化;2010年05期
6 郝正航;陈卓;;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研究现状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J];电气制造;2011年05期
7 ;临海将建成浙江最大风电场[J];电气工程应用;1995年04期
8 ;水电文摘[J];水力发电;1996年01期
9 张培基;国外的风能发电[J];农电管理;1996年04期
10 余宗焕;我国风力发电现状与趋势[J];农村电气化;1999年01期
11 王淑娟,王彦佳,施祖麟;我国可持续能源系统发展的途径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年01期
12 陈树勇,杨秀媛,赵彩虹,叶森,陈立东;并网风电场可避免费用研究[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13 张洪亮,李为民,曹秋会;风电场最佳风力机的确定[J];电力勘测;2001年03期
14 ;世界风能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器工业;2001年06期
15 刘晓燕,徐卫民,贺志明;老爷庙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价[J];江西能源;2003年04期
16 李绪兰;;风力发电及其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05期
17 李文婷;青海省建设大型风电场的可行性分析[J];青海科技;2004年02期
18 谢宏文,易跃春;风电项目2种电价测算方法的比较[J];国际电力;2004年01期
19 肖松;刘志璋;;海力素风电场风资源分析[J];能源技术;2006年05期
20 郭相锋;魏鹏飞;;浅谈风电场的电能质量[J];西北水力发电;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晓嫒;陈建文;王琦;雷杨娜;崔巍;;靖边县龙洲乡风电场风能资源特征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袁蓉;;大理电网风电接入的分析[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乔建强;杨水丽;陈江涛;李蓓;;风电场并网布局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班欣;陈飞;祁欣;钱飞;曹开文;;连云港沿海风电场近地层湍流强度特征分析[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9年
5 班欣;沙文钰;冯还岭;姜有山;祁欣;;沿海风电场近地层湍流强度特征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6 ;中水白城风电发展有限公司查干浩特风电场49.5MW建设项目[A];中国投资协会2008年理事会论文集[C];2008年
7 班欣;冯还岭;李中林;姜有山;祁欣;;沿海风电场近地层湍流强度特征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8 ;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河北康保卧龙山风电场建设项目[A];中国投资协会2008年理事会论文集[C];2008年
9 栗然;张孝乾;唐凡;柯拥勤;;风电场容量比对无功补偿容量的影响研究[A];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伟胜;申洪;;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风电场节点的考虑方法[A];全国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CTEE'2001)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撖奥洋;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特性与保护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崔杨;大规模风电场群联网的源网协调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3 蔺红;直驱式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4 苏勋文;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5 白永祥;省级调度中心风电场调度管理技术支持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于芃;基于混合储能的风电场实时功率调控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郑刚;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成福;风电场并入电网的调控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陈功贵;含风电场电力系统优化运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侯佑华;内蒙古电网大规模风电入网的运行分析及调度方案设计[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建锋;风电场建模和仿真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李晓涛;并网型风电场的短路电流计算及低电压穿越能力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陆以军;风电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张飞;含有储能设备的风电场并网运行相关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5 谭娟;含大规模风电场的电网等值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吴勇;尼尔基风电场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钦伟;大唐吉林向阳风电场风机布置方案及发电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蔡彦涛;大型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9 赵海岭;含直驱机组风电场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10 项喆;智能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对改善配电网电能质量方面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姜强;30万千瓦风电场开发项目落地双塔[N];朝阳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陈玮英;风机企业海外投资风电场[N];中国企业报;2011年
3 记者 勾六零;大风坝者磨山风电场通过竣工验收[N];大理日报(汉);2011年
4 谢东芹;投资40亿元的50万千瓦风电场落户会宁[N];白银日报;2011年
5 刘海;江苏:建亚洲最大风电场[N];中国环境报;2005年
6 记者 王涛;世界最大海上风电场在英启用[N];经济日报;2010年
7 象山记者站 陈光曙 丁华 记者 王量迪;象山风电建设风生水起[N];宁波日报;2011年
8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杨振斌 姚雯;应加强风电场雷电监测评估和预警[N];国家电网报;2011年
9 北京国能日新控制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雍正;功率预测:风电场稳定并网的重要保证[N];中国电力报;2011年
10 记者 张一龙 通讯员 王皑 林霞;三座风电场将接入山西电网[N];中国电力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