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得气、心理因素对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

熊瑾  
【摘要】:目的: 以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得气、心理因素与针刺疗效之间的关系及手法在针刺治疗中的作用,为使针刺的疗效得到国际公认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 12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随机、单盲的原则分成针刺手法组和针刺非手法组。在针刺治疗前,用自制的信任度问卷评估患者对针灸疗效的信任度;以直观模拟标尺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让患者评估针刺时的紧张度;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Cattell's 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16PF)评估患者的个性特征。治疗中,嘱咐患者记录得气的感觉,用0-4分评估每种感觉的程度,并记录患者的得气穴位数。通过总得气程度、总得气穴位数评估患者的得气情况;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的疼痛程度(VAS)、疼痛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来评估疗效。运用典型相关的分析方法对得气、心理因素与针刺疗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1)治疗前,两组痛经程度分级人数构成比、疼痛程度分值(VAS)、疼痛持续时间及症状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手法组疼痛程度减轻值、疼痛持续时间减少值、症状积分降低值均显著大于非手法组(P)0.001);(2)手法组总得气程度、总得气穴位数与非手法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得气指标与痛经疗效指标的相关系数均较大(r1=0.5036,r2=0.5787);心理因素与得气、疗效指标的相关系数均较小。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针刺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一种有效方法;与心理因素相比,得气是针刺发挥治疗作用的决定性因素;通过施行手法,可以加强得气,从而进一步提高针刺的疗效;心理因素指标中,患者针刺前的紧张度、个性中的掩饰性与针刺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焦虑、抑郁、恃强性、敢为性、紧张性、实验性与针刺得气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心理因素对针刺的疗效不起主要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桂宁;;针刺得气手法及其临床应用[J];广西中医药;1986年01期
2 王富春;何南芙;;如何理解针刺“得气”[J];吉林中医药;1993年02期
3 李淑华;;针刺配合中药离子电导入治疗急性腰扭伤62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05期
4 邱仙灵;邱茂良教授谈针刺得气[J];江苏中医药;1992年05期
5 张学梅;史淑慧;方晓丽;;浅谈对“针刺候气”的认识[J];针灸临床杂志;2010年01期
6 郭丽霞;;针刺为主治疗肩周炎52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6年03期
7 李庆生;;针刺与按摩配合救治重症二例[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1年04期
8 ;针刺戒烟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1991年09期
9 李春雨;孙忠人;;针刺并运动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30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2007年08期
10 黄泳;夏冒李;陈俊琦;杨君军;唐纯志;;运用脑功能成像开展针刺得气客观化研究的思路[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年01期
11 谷丰;;针刺郤门穴治疗胆绞痛[J];辽宁中医杂志;1980年05期
12 黄涛;王瑞红;张维波;田宇瑛;王广军;徐一慧;韩彬;黄鑫;;安慰针刺及得气针刺对经穴经皮CO_2释放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年12期
13 龚炎;;针刺涌泉穴通乳64例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1987年02期
14 成柏华;李忠华;杨红英;;针刺不同经络对穴位内 K~+、Na~+、Ca~(2+)、H~+的动态变化观察[J];化学传感器;1991年02期
15 吴成;杨喜雅;;陈克勤针刺得气经验述要[J];中医药学刊;1992年06期
16 徐立;;用整体观看单式针刺补泻手法间的关系[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7 殷克敬;;针灸解疑五题[J];现代中医药;1988年04期
18 李文福;;话留针[J];中医杂志;1988年03期
19 蒋挺康;针刺基本操作与得气的关系[J];针灸临床杂志;1999年09期
20 林晓丹;对针刺“得气”的几点认识[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徐玉东;杨永清;;针刺得气量化研究进展与展望[A];中国针灸学会第九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蒋丽;奎瑜;;浅议得气在针刺镇痛中的应用[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3 赵倩琦;符文彬;;针刺调肝法在腰椎间盘突出性腰痛上的临床应用[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4 王俊华;;针刺背俞穴结合躯干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沈菁;严洁;常小荣;林亚平;王超;李江山;;从针刺十二经穴对健康人体表胃、小肠电的影响探讨经穴与脏腑相关的特异性关系[A];2010湖南省针灸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6 梁清;刘海静;王光鼎;;针刺加穴位敷贴牵正膏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7 虞晓溪;张朝霞;洪东芹;白映军;;温针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20例[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甘肃省针灸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郭义;张春煦;胡利民;王秀云;苗文芳;史丽萍;张艳军;徐汤苹;;经穴Ca~(2+)的分布及针刺对Ca~(2+)影响的实验研究[A];2004'中华中医药科技成果专辑[C];2004年
9 陈述荣;;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陈卓伟;;针刺夹脊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动力学和流变学的影响[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纤;针刺结合康复在中风恢复期的临床应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周密;快速针刺三里穴治疗痛证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李君;针刺配合颅骶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4 雷红;针刺“得气”古籍数据库的建立及“得气”对Bell’s麻痹临床疗效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雷红;针刺“得气”古籍数据库的建立及“得气”对Bell's麻痹临床疗效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杜鹃;针刺调神方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李怡贞;针刺合并埋线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李易崇;夹脊穴透刺搓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许世峯;针刺加药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邱信文;针刺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虞雪琴;针刺配合体感音乐疗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陈爱丽;针刺鬼穴结合常规穴治疗脑卒中昏迷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林雨芳;针刺与运动疗法不同干预次序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邵鹏;针刺和中药对瘙痒模型大鼠行为学和免疫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朱婷婷;针刺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张志刚;针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宋宇昕;针刺结合太子神悦胶囊治疗心脾两虚型郁证的临床疗效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王振华;针刺“安眠五穴”治疗单纯性失眠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9 张兰芳;针刺结合超激光照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陈剑;针刺眼部经筋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风湿性关节炎如何拔罐[N];保健时报;2005年
2 徐铮;针刺要讲究补泻[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3 ;针刺对乳腺组织影像和血流动力有影响[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4 ;针刺治疗肩周炎[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5 阎红;想戒烟 选针灸[N];健康报;2005年
6 林明;国外对电针的研究与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7 ;近泻远补针刺法治疗眼肌麻痹[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8 航天中心医院 熊会海;针灸治疗肥胖症疗效可靠[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9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针灸科 刘坚(副主任医师);黄褐斑的针灸治疗[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10 ;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三叉神经痛[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