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nm非相干红光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光生物调节作用
【摘要】:目的:(1)获得均一、稳定、可靠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探讨620nm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非相干光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增殖和成骨分化方面的影响;(3)研究在低能量光照促进的细胞增殖过程中mTOR信号蛋白的变化情况;(4)研究在低能量光照促进的成骨分化中昼夜节律基因的变化情况。
方法:(1)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法分离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记物,分别作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成脂肪和成软骨诱导培养,采用von kossa染色、油红O染色和阿利新蓝染色鉴定细胞的三向分化能力;
(2)获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在普通培养基和成骨诱导培养基中培养,两种培养基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均分为四组,用620nm LED非相干光分别以0、1、2和4J/cm2的剂量进行照射,照射后采用CCK-8和EdU标记观察细胞增殖情况,采用ALP比活性检测、von kossa染色和多种成骨标志基因(Coll a 1,Alpl,Bglap and Runx2) RT-PCR来评估细胞成骨分化的情况;
(3) 620nm LED非相干光照射分别以0、0.5、1和2J/cm2的剂量照射间充质干细胞,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blot检测总mTOR和磷酸化mTOR蛋白含量;
(4) 620nm LED非相干光照射分别以0、1、2和4J/cm2的剂量照射成骨诱导培养基中间充质干细胞,von kossa染色观察细胞成骨分化情况,RT-PCR检测多个核心昼夜节律基因的表达(Cry1、Cry2、Per1、Per2、Clock、BMAL1).
结果:(1)获取的骨髓间充值干细胞呈长梭形,贴壁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29、CD44高表达,CD34低表达在经过成骨、成脂肪和成软骨诱导培养后,von kossa染色示有大量钙结节生成,油红O染色示有胞浆内大量脂滴形成,阿利新蓝染色示细胞外基质中含有大量Ⅱ型胶原
(2)普通培养基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加速,而成骨诱导基中的间充质干细胞无明显增殖,成骨诱导基中的间充质细胞成熟加速,而普通培养基中的间充质干细胞没有分化迹象;
(3)细胞在光照下有明显的增殖,总mTOR的水平没有明显变化,但mTOR的磷酸化水平增高;
(4)受光照的细胞有更多的钙结节生成,Cry2、Per2、Clock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结论:(1)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法可获得均一、稳定、可靠的间充质干细胞;
(2)低能量非相干光可以促进普通培养基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不能促进其向成骨分化,但可促进成骨诱导基中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并使其增殖速度减缓;
(3)低能量非相干光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并激活mTOR信号通路;
(4)昼夜节律基因可能参与调控低能量非相干光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
|
|
|
1 |
范传波,艾辉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作用及其机理[J];生物技术通讯;2005年04期 |
2 |
王景昌,白海,吴涛,路继红,欧剑峰;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
3 |
冯立新,许倩,王栋,肖桂芝;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方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4 |
陆晓茜;刘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J];四川医学;2005年12期 |
5 |
甘凤英;叶德富;;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的研究[J];医学综述;2006年11期 |
6 |
李府;马丽霞;张乐玲;郑立波;陈颖杰;吴镇;王世富;;细胞因子联合纹状体条件培养液定向诱导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研究(英文)[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年24期 |
7 |
谭艳芳;殷小成;熊玉娟;王艳;;黄芪甲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干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年04期 |
8 |
林沪;陈黎明;王福生;;间充质干细胞在肝脏的分化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年03期 |
9 |
卓本慧,李廷玉;间充质干细胞与神经细胞移植[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2年04期 |
10 |
郭希民
,王常勇
,王永红
,段翠密
,赵强
,孙大铭;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
11 |
杨自权,卫小春,郝一勇,焦强,丁娟,李鹏翠,陈崇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性状的研究[J];中国骨伤;2004年05期 |
12 |
鞠晓东,娄思权,田华,王卫国,刘延青;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年06期 |
13 |
邢莹,景莹,杨红旗,韩雪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的诱导分化[J];河南医学研究;2004年02期 |
14 |
柳向东,柴冈,李东,崔磊,刘伟,曹谊林;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表型鉴定[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15 |
袁林辉,徐建军,唐燕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J];江西医药;2005年09期 |
16 |
牛国栋,任晓庆,王方正,浦介麟,杨国胜,孟亮,张澍;采用1.068g/ml分离液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与体外培养方法的探讨[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5年04期 |
17 |
王宏;胡江;李凌松;洪天配;李丽英;;筛选后的巢蛋白阳性细胞流式鉴定及诱导分化[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
18 |
李章华;廖文;刘世清;张玉富;王常勇;赵强;;组织工程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年01期 |
19 |
郭建新;许予明;赵国强;张瑞;宋波;张世杰;张世峰;李京红;;小鼠SRY同源盒基因SOX1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pEGFP-C_3-SOX1的构建[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6年01期 |
20 |
迟作华;张洹;陆琰;;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向脂肪和成骨的分化[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