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掺稀土光子晶体光纤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陈伟  
【摘要】:本论文针对常规掺稀土光纤在光纤激光器应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三个科学问题,包括大芯径光纤与输出激光的光束质量问题、高效耦合问题及光暗化问题,展开研究。首先设计掺镱和掺铒光子晶体光纤的波导结构,构建出光子晶体光纤高温熔体流体力学模型,研究出光子晶体光纤的制备工艺;然后,制备出掺镱光子晶体光纤与掺铒光子晶体光纤,以及双包层光纤光栅,并分别将两种掺稀土光子晶体光纤进行了激光试验;最后,研究了超大模场掺镱光纤的制备与光束质量特性,分析了掺镱光纤的光暗化机理,研究了不同材料体系的掺镱光纤的光暗化特性,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 (1)完成掺稀土光子晶体光纤的结构设计,发现在d/Λ≤0.30,Λ≤15λ时,大芯径光纤可以维持单模工作特性;外包层大空气孔径向尺寸w≥3λ,大空气孔之间的桥宽b≤0.5λ,可以获得高于0.7以上的内包层数值孔径,并制备出纤芯直径为43微米的大模场双包层掺镱光子晶体光纤,测试表明其具备单模特性,内包层数值孔径达到0.65,解决了大纤芯直径与单模工作特性的矛盾,以及高效耦合的问题。 (2)系统研究掺稀土光子晶体光纤的制备工艺:建立高温熔体流体力学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对工艺敏感度的影响,得出光子晶体光纤较佳拉丝工艺条件:高温炉温度为2123K,预制棒的进棒速度大于3mm/min,光纤拉丝速度大于200m/min,毛细管的内外压力差小于300pa。针对稀土离子传统液相掺杂工艺的缺陷,探索出稀土离子的全气相沉积工艺方法和完整的掺稀土光子晶体光纤制备工艺,并制备出掺镱光子晶体光纤和掺铒光子晶体光纤。 (3)研究了双包层掺镱光子晶体光纤的激光特性:采用本论文设计并制备的掺镱光子晶体光纤和光纤光栅,构建出全光纤化的掺镱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在915nm泵浦激光器作用下获得了中心波长为1080.2nm的3.96W的激光输出,斜率效率达到79.6%,光束质量因子M2为1.2。该掺镱光子晶体光纤光谱吸收特性优于常规掺镱光纤,其在915nm波长和976nm波长的吸收系数均高于常规掺镱光纤,在915nm波长的吸收峰较宽,其在两个吸收峰之间的谷底向长波长移动10nm。原因是空气石英玻璃网络电场对镱离子能级的产生了微扰,导致Stark分裂的新特性,影响了镱离子2F7/2→2F5/2的跃迁特性,从而产生了吸收谱的加宽与加高,以及吸收谷底向长波长的位移。 (4)研究了掺铒光子晶体光纤及其激光放大特性,发现增大铒离子的掺杂区域,可以有效提升交叠因子,从而提升放大效率。掺铒光纤的激光放大特性与弯曲损耗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掺铒光子晶体光纤与普通掺铒光纤相比具有较高的增益特性、较好的增益平坦度、以及更好的抗弯曲性能,其原因在于空气与石英复合结构具备较大的交叠因子和较好地基模光场束缚能力。 (5)研究了超大模场掺镱光纤:设计并制备出了全新结构的100微米级超大模场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试验发现受抑内全反射结构的超大模场光纤可以显著提升输出激光光束质量,该光纤激光在X、Y方向的平均光束质量因子M2分别为2.977和2.583,光束质量因子与常规大芯径光纤相比减小40%以上。 (6)研究了掺镱光纤的光暗化特性:在分析光暗化机理的基础上,制备了不同材料配方的掺镱光纤。泵浦激光老化试验和激光功率稳定性试验表明:高镱离子浓度掺杂的掺镱光纤较为容易产生光暗化现象;而铝离子和磷离子的共掺剂引入的掺镱光纤,其光暗化效应显著降低。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鲍赛红;掺稀土光纤放大器及其应用[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95年05期
2 李佳;朱悦然;赵文怡;周凯红;;质量法测定稀土萃取回收物中有价金属的含量[J];金属功能材料;2021年06期
3 ;2021年《稀土》总目录[J];稀土;2021年06期
4 ;2020年《稀土》总目录[J];稀土;2020年06期
5 ;山东钢研中铝稀土科技有限公司[J];稀土信息;2020年12期
6 张博;;稀土新政 旨为保护[J];中国有色金属;2021年06期
7 李艳阳;胡秋雨;李鸿阳;李静;刘艳珠;周雪珍;李东平;李永绣;;稀土与铝:从纠缠不清到相敬如宾[J];中国稀土学报;2021年03期
8 胡语文;;“周期股”的新逻辑:从电力危机到稀土贱卖[J];股市动态分析;2021年14期
9 ;山东钢研中铝稀土科技有限公司[J];稀土信息;2021年07期
10 徐菘泽;刘朝晖;;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年18期
11 ;上海市稀土协会成功召开稀土微论坛[J];稀土信息;2021年11期
12 赵文静;;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获资助寻找新的稀土来源[J];稀土信息;2021年11期
13 ;2019年《稀土》总目录[J];稀土;2019年06期
14 ;上海市稀土学会简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6期
15 朱伟;付聪;潘国雄;陈柳翠;;稀土壳糖胺生物学机理及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J];湖北畜牧兽医;2019年12期
16 ;稀土专利摘编[J];稀土信息;2020年01期
17 ;热烈祝贺《稀土》创刊四十周年[J];稀土;2020年01期
18 ;《稀土》期刊发展历程[J];稀土;2020年01期
19 崔昕;;2019年稀土相关上市公司业绩综述[J];稀土信息;202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闫赖赖;任肖剑;贾金柱;王京宇;;初探稀土分析在生命研究中的作用与位置[A];第十六届全国稀土分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2 ;日本6月稀土进口量猛增[A];2015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选编[C];2015年
3 李建武;李颖;夏烨;;中国近年稀土政策及其影响分析[A];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3年
4 李颖;李建武;陈其慎;;稀土主要贸易国分析[A];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刘湘生;蔡绍勤;安平;伍星;张楠;柳凤粉;张文;陈家英;博钟臻;沈欣;王振莹;;高纯单一稀土中单一稀土杂质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方法研究[A];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C];2015年
6 刘文华;;努力提高稀土分析水平——为我国稀土事业作更多贡献[A];第十三届全国稀土化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志宏;雷志明;魏学涛;薛彬;;硝酸稀土经乳汁对小鼠仔代免疫功能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江祖成;刘文华;;我国稀土元素分析的成就与回顾[A];第十届全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3年
9 刘资甫;陈云贵;唐定骧;涂铭旌;;四川稀土的前途在于延伸开发与应用[A];第九届中国稀土企业家联谊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刘文华;;回顾与展望——贺第12届稀土分析会并寄语青年稀土分析工作者[A];第十二届全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学术报告暨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7年
11 魏娜;谷学军;韩正波;;簇基稀土有机骨架材料的构筑及催化性能[A];中国稀土学会2017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12 张安文;;稀土—先进制造业重要的基础材料[A];新常态下稀土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七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专家报告集[C];2015年
13 高玮;;2015年稀土抛光材料的市场趋势分析[A];新常态下稀土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七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专家报告集[C];2015年
14 葛明桥;;稀土夜光纤维[A];雪莲杯第10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5 杨国昱;;稀土锗氧簇-有机骨架的设计合成与性能[A];中国化学会2013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6 杜军;李峥;钱婉华;田辉平;达志坚;何鸣元;;稀土离子位置与沸石的酸性稳定性[A];第十届全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3年
17 吴明燕;洪茂椿;;稀土团簇及其框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A];中国稀土学会2017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18 陈兆平;徐迎铁;顾磊明;;稀土对超纯铁素体不锈钢中夹杂物的影响[A];2012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12年
19 姚南红;;稀土分析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A];第十四届全国稀土分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0 ;中铝稀土(常州)有限公司(简介)[A];2014全国稀土玻璃陶瓷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伟;掺稀土光子晶体光纤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徐坚;坡缕石基新型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稀土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3 何春艳;基于博弈论的我国稀土出口政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李晶瑞;N,N-二辛基二甘酰胺酸键合固相材料制备及分离稀土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21年
5 王前明;基于新颖桥分子基团的稀土发光杂化材料体系的设计、构筑、组装[D];同济大学;2007年
6 刘兴妤;稀土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张杰;稀土有机化合物对含累积双键有机小分子活化作用[D];复旦大学;2004年
8 李元耀;稀土掺杂材料的光特性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饶兴堂;多稀土混合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颜色调控和荧光温度传感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兰茜;稀土渣中稀土相选择性析出与超重力分离[D];北京科技大学;2021年
11 杨宇明;稀土掺杂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2 陈彪;稀土掺杂聚合物微结构及其光谱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3 徐存进;键合型强荧光稀土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4 宫晨;稀土氟化物高压结构相变和发光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5 董晓睿;稀土掺杂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6 吕雪川;稀土氨基酸配合物的合成和热化学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17 张军锋;稀土及铅镉卟啉配合物的制备分离和性质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8 李正宇;稀土掺杂硅酸盐玻璃光谱性能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20年
19 马杰;稀土钒.硼.磷酸盐纳米材料的固相水热法构筑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0 刘瑞婷;稀土有机化合物的新反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范广勤;儿童稀土暴露的健康效应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1年
2 陈平平;我国稀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4年
3 潘晓东;科学发展观视角下中国的稀土战略探讨[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4 史小利;黑曲霉对稀土离子的生物吸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5 王长杰;稀土掺杂氧化镓基半导体发光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
6 陈建煌;国产稀土顺丁橡胶的基本特性及其填料补强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7 吴霜;我国稀土出口转型策略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户如霞;稀土壳糖胺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血液代谢、瘤胃发酵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9 杨乘东;钇基稀土变质高锰钢工艺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勇;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11 靳涛涛;掺稀土激光玻璃的工艺理论及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12 韦兴;从包头稀土生产废渣中提取稀土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13 潘婷婷;中国“稀土案”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14 张乐;低稀土超稳Y分子筛的改性研究及表征[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15 颜娜;电渗析技术应用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浸出液回收稀土工艺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
16 王慧琴;黄孢原毛平革菌对稀土离子的吸附作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17 罗佛全;稀土暴露对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影响的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1年
18 王悦;低浓度稀土溶液中稀土的富集与氨氮的处理[D];南昌大学;2015年
19 李翔;难处理稀土铌矿中铁与稀土铌分离的工艺及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20 杨云飞;江苏省稀土废渣放射性水平调查与危害降低措施初探[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谢远志 记者 刘珊伊 实习生 罗媛;稀土王国崛起稀金产业[N];赣南日报;2020年
2 记者 卢盛;早日打造成国家一流平台[N];赣南日报;2020年
3 本报记者 冯丽妃;稀土失宠 无需惊恐[N];中国科学报;2013年
4 记者 张海芳;原创好产品新应用首次亮相稀土论坛[N];包头日报;2020年
5 本报记者 李靖恒;稀土新局:从卖“土”到卖“制造”[N];经济观察报;2021年
6 每经记者 胥帅;五矿稀土:重组释放整合预期[N];每日经济新闻;2021年
7 记者 马晓敏;今年首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指标发布[N];中国矿业报;2022年
8 记者 周大伟;两部委下达2022年首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指标[N];中国有色金属报;2022年
9 记者 杨烨 王涛 实习生 陆洋;稀土环保标准将出[N];经济参考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原诗萌;“稀土案”败诉倒逼整合提速[N];中国科学报;2014年
11 彭科峰;组建大集团只是“拯救稀土”第一步[N];中国科学报;2014年
12 特派两会记者 许勇;严格限制稀土出口 重视深加工[N];中国黄金报;2022年
13 本报记者 张军;需求强劲 稀土供给紧张格局短期料难缓解[N];中国证券报;2021年
14 记者 张雪卉;两部门:不得无指标开采冶炼分离稀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21年
15 本报记者 管筱璞 通讯员 甘士莲;稀土废矿焕新颜[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
16 记者 张景阳 通讯员 李宝乐;国内首条稀土纳米断热材料生产线筹建[N];科技日报;2021年
17 记者 张海芳 通讯员 李宝乐;稀土纳米断热材料填补国内空白[N];包头日报;2021年
18 记者 王平 通讯员 张海芳;稀土纳米断热材料有望量产[N];中国冶金报;2021年
19 实习记者 于泓泽 通讯员 郭玉婷;稀土纳米断热剂节能隔热效果惊人[N];中国冶金报;2021年
20 本报记者 白莲;探寻“稀土+”的百变魔力[N];内蒙古日报(汉);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