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病理学案例研究报告及综述
【摘要】:目的:本文对本教研室1999年~2008年2313例案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期发现不同死因案例所占比重及其变化规律,不同性别及年龄中各种死因的分布情况,并以个案分析为手段,浅议各种案例的法医学鉴定要点与研究进展。
材料与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法医病理教研室1999年~2008年实际检案2313例的详细资料,应用一般统计学方法,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从前五类案例中各筛选出1~2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推理分析或试验研究。
结果: 2313例案例中,各种死因案例数量排序为:疾病死亡机械性损伤中毒机械性窒息不明原因死亡高低温损伤。疾病死亡中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占43%,机械性损伤中颅脑损伤占55%。同一死因案例占各年份案例总数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男性死亡案例中,机械性损伤和高低温损伤所占比例高于女性,机械性窒息和中毒所占比例低于女性。21岁以上各年龄组死因排序基本相同,~10岁年龄组机械性窒息案例较多,而机械性损伤案例较少。不同死因案例鉴定要点各不相同,鉴定程序及方法大体相同,但各有侧重。学科交叉及新技术的应用给法医病理学检案带来了许多有效的辅助检测方法。
结论: 1.病死依然是我单位法医病理死亡案例的第一死因,不同性别死亡案例中,同种死因所占构成比存在差异。推测今后几年内,我单位各类死因案件的比例将持续稳定。新生儿羊水吸入性窒息案例较多,应引起法医及妇产工作者注意。2.不同死因的案例在法医病理学鉴定中,要结合自身特点,严格排除性诊断,重视临床检验与分子遗传学检验方法。应用分子遗传学对部分猝死案例进行研究是探讨其死亡机制的有效手段。
|
|
|
|
1 |
冯相平,楼琳,陈新山,黄光照;冠心病猝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形态学观察[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
2 |
费青;范哲;康明龙;崔志刚;;手掌砍击颈项部致脊髓损伤死亡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
3 |
李志刚;;坠落致颅脑损伤死亡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S1期 |
4 |
韩业兴;谷建平;靳国硕;董殿举;;神经源性肺水肿研究进展[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
5 |
刘泉;文铭生;杜飞;李姗姗;杨帆;杨天潼;刘良;;腐败尸体齿突骨折法医学检验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
6 |
李平;;肌注维生素B_1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J];法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
7 |
李航;余舰;程华刚;覃家祥;;蛛网膜囊肿内出血致死一例报道[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
8 |
俞定羊;杨雄;马开军;;自发性心脏破裂死亡抛尸案法医学分析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
9 |
李建军;陈志刚;吴永波;尚斌;;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死亡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
10 |
石法勤;曹夫成;;机械性窒息致双耳鼓膜穿孔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
11 |
杜忠贤;袁晓宇;曾东;;酒后吸食“K粉”死亡1例[J];法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
12 |
孙宏杰;吴旭;官大威;李如波;胡更奕;王明;甄博;刘俊亭;张翼;潘勇;;普罗帕酮中毒死亡1例[J];法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
13 |
;大会日程表[J];中国法医学杂志;1988年03期 |
14 |
张益鹄;张继宗;;吸毒的法医病理学[J];中国法医学杂志;1992年03期 |
15 |
常林,孙德江,刘力,王宁敏;儿童及青少年组非意外性暴力死特点分析[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5年03期 |
16 |
张益鹄,刘艳;颅脑损伤、疾病与死亡56例尸检分析[J];法医学杂志;1995年02期 |
17 |
丁煜炜,朱小俊;外力致甲状腺腺瘤出血死亡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
18 |
陶陆阳,陈溪萍,张志湘,高玉振,谈荣,马集民,卞士中;氯胺酮慢性中毒死亡法医学鉴定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
19 |
易旭夫,邓振华,陈晓刚,林霞;心肌炎误诊为化脓性胆囊炎术后输液死亡1例[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
20 |
邓炳天,郑之怀,符兴波;2例死亡方式的推断[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4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