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gged1介导的Notch信号通路激活诱导大鼠肝移植术后胆管上皮-间质转变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Jagged 1/Notch信号通路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变在大鼠肝移植术后损伤胆管上皮细胞中的作用研究。
方法:1)96只清洁级、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肝移植组(48只),B组;假手术组(24只,开腹肝脏游离,不损伤血管和胆管)和C组;正常对照组(24只)。采用改良Kamada原位“二袖套”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大鼠随机分成受体组和供体组,受体体重略大于供体体重,供、受体肝动脉结扎,不吻合。分别于术后1d、7d、14d和28d采集静脉血检测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丙转氨酶(ALT),同一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肝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HE)观察三组大鼠肝脏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和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Notch信号配体Jagged1、靶基因Hes1,间质细胞标记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胆管细胞特异性标记角蛋白19片段(CK19)的表达。2)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原代肝内胆管上皮细胞(rIBECs),锥虫蓝拒染检测活性、免疫细胞化学(CK19)鉴定细胞。构建pEGFP- IRES2-Jagged 1真核表达载体并Lipofectamine TM2000转染原代肝内胆管上皮细胞,设转染组、转染+Notch信号抑制剂DAPT处理组(剂量为:1μmol/L)、空载体组、未处理组。western-blot法检测四组细胞Jagged 1蛋白、Hes1蛋白,间质细胞标记蛋白(FSP-1,vimentin,α-SMA)和CK19蛋白的表达。倒置显微镜观察四组胆管细胞的形态,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四组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
结果:1)成功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受体大鼠术后正常条件下喂养存活良好。术后肝功能检测,肝移植组大鼠淤胆明显,TBIL(32.05±3.28μmol/L),γ-GT(118.3±17.4μmol/L)升高显著(P0.05),尤以术后14d升高明显,术后28d出现下降。苏木素-伊红染色(HE)显示肝移植组术后门脉汇管区损伤胆管呈明显的小胆管反应改变;胆管扩张、胆管细胞增生、胆管细胞数量增多、纤维组织增生、门脉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检测:肝移植组术后增生胆管细胞的胞膜及胞浆阳性表达Jagged 1, Hes1,呈棕黄颗粒,且随术后时间延长,棕黄色颗粒颜色加深,对照组Jagged 1, Hes1弱表达于正常胆管,同时弱表达门脉汇管区、肝细胞胞膜以及肝静脉内皮细胞。肝移植组间质细胞标记FSP-1, vimentin,α-SMA均阳性表达于增生显著的胆管细胞,呈棕黄色颗粒,且随术后时间延长,棕黄色颗粒颜色加深,同时增生胆管细胞阴性表达CK19。Western-blot检测:对照组肝组织Jagged 1蛋白、Hes1蛋白低表达,间质细胞标记蛋白(FSP-1, vimentin,α-SMA)低表达,CK19蛋白高表达。术后7d肝移植组Jagged 1, Hes1, FSP-1, vimentin,α-SMA均出现高表达,且随术后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强,CK19蛋白表达明显减弱。2)转染Jagged 1载体大鼠肝内胆管上皮细胞Jagged 1蛋白、Hes1蛋白高表达,伴随间质标记蛋白(FSP-1, vimentin,α-SMA)高表达, CK19蛋白低表达,DAPT处理组、空载组和未处理组Jagged 1蛋白、Hes1蛋白低表达,且间质细胞标记蛋白(FSP-1, vimentin,α-SMA)低表达,而CK19蛋白高表达。转染组细胞的形态呈梭形样改变,其余三组细胞为鹅卵石样细胞形态。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发现,转染组迁移细胞(21333±520)与其余三组迁移细胞(2083±381, 2000±661, 1833±38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Kamada原位“二袖套”大鼠肝移植术后早期(≤4w),损伤胆管呈小胆管反应改变,该过程中Jagged 1激活的Notch信号通路,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可能发生的上皮-间质转变密切相关。
|
|
|
|
1 |
叶静静,马道新,赵建强,纪春岩;四种Notch配体信号功能活性比较[J];山东医药;2004年07期 |
2 |
鲁茁壮,吴祖泽,刘红军,张群伟,贾向旭,王立生;人Delta-like-1胞外区在CHO细胞的表达纯化及对造血祖细胞的扩增作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3年03期 |
3 |
;肝癌患者慎选肝移植[J];人人健康;2005年10期 |
4 |
郑树森;赵旭飞;;肝移植的适应证与手术时机[J];消化外科;2006年01期 |
5 |
蒋晓忠;严律南;;关注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J];肝博士;2007年05期 |
6 |
姜华;杨扬;杨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肝移植受者乙型肝炎复发中的作用[J];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07年01期 |
7 |
马毅;何晓顺;朱晓峰;王国栋;王东平;鞠卫强;巫林伟;胡安斌;邰强;;肝移植术后非吻合口胆管狭窄的防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年08期 |
8 |
卢兴培;陈孝平;;资源利用与酒精性肝硬变施行肝移植的结果:病例对照研究[J];国际外科学杂志;1992年06期 |
9 |
管文贤;李开宗;窦科峰;;肝细胞癌与肝移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年11期 |
10 |
莫婷,杨海清;肝移植术后的ICU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S2期 |
11 |
王泽剑;Notch,Wnt信号通路及其与阿尔采末病的关系[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2年05期 |
12 |
张铁民,姜洪池,许军,朴大勋,孙备,葛淑芝;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诊断与治疗(附二例)[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年05期 |
13 |
沈云志,秦锡虎;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内支架术一例[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年04期 |
14 |
潘澄,Ashok Jain,John J.Fung;肝移植术后晚期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主要死因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年09期 |
15 |
严律南;努力提高我国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率[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4年09期 |
16 |
陈焕伟,甄作均,苏树英,许卓明;肝移植术后胆道结石及胆泥形成原因与诊治[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5年02期 |
17 |
王金林,莫新发,蒋基令,蔡立华,庞泓,刘绍虔,陈宇辉,蓝光明,吴福全;肝移植术后的营养治疗[J];实用医学杂志;2005年07期 |
18 |
彭志海,钟林;肝脏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特点[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21期 |
19 |
孙丽莹,孙晓叶,薛芳菁,杜迎,于杨,朱志军,沈中阳;丽科伟防治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08期 |
20 |
舒明,彭承宏;肝移植术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预测[J];肝胆外科杂志;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