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紫阳湖生态修复生态因子时空序列变化研究

张体强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水污染越来越严重。由于环境与地域的特殊性,大多数城市公园湖泊遭到污染,富营养化严重,失去了应有的景观生态价值。生态修复通过强化自然界的自净能力去治理被污染水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乎逻辑的治污思路,是目前受污染湖泊治理普遍应用的新技术。 本研究以武汉市紫阳湖为例,依托紫阳湖生态修复工程展开研究。紫阳湖作为武汉市一级保护湖泊,2007年之前的监测显示紫阳湖水质为劣V类,富营养化严重。为了对水域进行治理,相关部门在紫阳湖展开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包括截污、水生植被种植、人工湿地建设等。本文通过对生态修复工程的全程跟踪监测,分析修复工程中水质理化指标与生物指标随时间序列的变化;通过对紫阳湖富营养化的评价,研究生态修复效果的检验指标及其敏感性,结合当前的富营养化评价体系,提出新的水质检验参数用于浅水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后水质的诊断和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紫阳湖水质得到良好的改善,基本稳定在地表水IV类标准;浮游植物群落优势种从大型群体性藻类转变为小型个体藻类,藻类生物量得到良好的控制,富营养化状况得到改善。通过研究生态修复效果的检验指标,检验生态修复效果各指标的敏感性,本文提出新的浅水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后水质的诊断和评价方法——湖泊水质指数(LQI),为浅水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效应的诊断和湖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评价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山体坡面人工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进入项目示范阶段[J];浙江林业科技;2005年04期
2 蒋高明;;地震后生态修复应以自然力为主[J];大自然;2008年05期
3 蒋高明;;震后生态修复应以自然力为主[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年17期
4 ;加强生态修复 带动农民脱贫——中国环境意识项目环境宣传教育系列活动[J];世界环境;2008年06期
5 程义峰;;生态修复换来“绿色致富”[J];瞭望;2008年18期
6 高扬;孙红玲;王淑琴;段陶育;张立群;高振宏;谢卫东;;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鸣翠湖水生生态修复[J];河南水产;2009年04期
7 左长清;实施生态修复几个问题的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2年04期
8 刘丙友;试论生态修复与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3年04期
9 朱丹,周跃;大姚县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的实施现状与问题[J];云南环境科学;2004年S2期
10 刘树坤;刘树坤访日报告:大坝建设中的生态修复(六)[J];海河水利;2002年06期
11 李智广;刍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监测内容[J];水土保持通报;2004年02期
12 薛小平;试论龙岩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生态自我修复[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5年01期
13 罗昭;;天津市李港监狱水综合利用及生态修复工作调研报告[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年05期
14 张建平;;河流水质净化技术及生态修复[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年10期
15 朱亮,苗伟红,严莹;河流湖泊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述评[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16 康国玺;石羊河流域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的探讨[J];中国水利;2005年08期
17 ;张家港市河网水体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J];江苏水利;2010年04期
18 刘志强;梁文斌;;论水利工程中的生态保护问题[J];知识经济;2010年23期
19 韩桂云,孙铁珩,李培军,张春桂,张海荣,姚德明;外生菌根真菌在大型露天煤矿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09期
20 焦居仁;生态修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刀红英;;对云南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监测有关问题的思考[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苗光忠;;生态修复需要注意解决好三个关键性问题[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胡甲均;张小林;;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实践、思考与认识[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王治国;;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与生态修复区划若干问题思考[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梁清福;夏晓峰;马天龙;;生态修复绿荒山 特色经济富百姓——蔚县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经验与做法[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赵青;赵宗海;常延庆;;提高认识 抓住机遇 强化管理 加快湟源县生态修复步伐[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何艳梅;;生态修复的方法和程序[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8 赵国际;孟庆东;;生态修复是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效途径[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蔡建勤;张长印;陈法扬;;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研究[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朱晓柯;;云南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剖析[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良勇;输水干渠工程生态修复原理与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2年
2 刘刚;淮河流域桐柏大别山区植被退化机制与生态修复模式[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冯彩霞;扬子地块周边(?)、P硅岩建造中硒的富集机理对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4 叶恒朋;广州市河涌磷污染及控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5 张建锋;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退化机制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6 常会庆;水生植物和微生物联合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试验效果及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刘刚;淮河流域峒柏大别山区植被退化机制与生态修复模式[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马建军;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及其生态效应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9 张巍;固氮蓝藻在松嫩平原盐碱土生态修复中作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罗民波;长江河口底栖动物群落对大型工程的响应与生态修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体强;紫阳湖生态修复生态因子时空序列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海晶;白庄矿区生态修复规划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3 贺亮;露天采矿的生态影响综合评价与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胡海德;城乡交错带废弃地的治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冯少茹;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淮北市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于智勇;混凝土受损河岸生态修复的初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婉;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张瑞青;基于生态修复目标的黄泛平原河道水流水质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9 郭少锋;城市工业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更新思路初探[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徐霞;重庆市生态修复示范区退化生态系统景观评价与土壤肥力质量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全军;茶香不散歌不落[N];陕西日报;2009年
2 陈国方 陈顺日 李春芳;4500万元电网建设投资点燃紫阳万家灯火[N];安康日报;2009年
3 程楚安;紫阳志留系剖面是我国志留系建阶的一个良好地区[N];陕西日报;2000年
4 胡坪;领略紫阳文化的魅力[N];各界导报;2007年
5 储晓荣;紫阳政协为农家乐发展建言[N];各界导报;2010年
6 本报通讯员 杨宝康;捕获“孪生暴雨”[N];中国气象报;2010年
7 记者 吴单;紫阳富硒矿泉水项目开工建设[N];安康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叶飞;35个路桥项目延展紫阳腾飞跑道[N];安康日报;2008年
9 通讯员 黄英华;紫阳建成10万亩富硒厚朴基地[N];安康日报;2010年
10 通讯员 秦宗道;紫阳酝酿构建板石城[N];安康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