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器官移植的立法完善
【摘要】:器官移植是当今世界医学走向高科技的重要标志,它给医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外科手术、免疫抑制药物、器官和细胞分离保存技术及移植免疫学基础的迅速发展,器官移植已经成为治疗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给很多身患不治之症的患者带来了新生曙光。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器官移植技术当然也不例外。器官移植技术在其不断发展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系列法律问题。这些问题日渐突出,如不及时有效地得以解决,不但会阻碍医学发展也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器官移植需要来自医学理论的指导,更需要接受来自法律的规范。正是因为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来对器官移植领域加以规制,才导致我国器官移植事业整体水平仍然较低。由此可见,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器官移植相关法律规范对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快速发展来说必不可少。
本文首先介绍了器官及器官移植的概念、分类、特点,以及国内外人体器官移植的发展现状;第二部分在简析器官移植法律原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器官移植立法状况进行了评析,查找出我国器官移植立法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则针对我国目前器官移植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的建议,包括立法模式选择、立法具体对策等等。
针对当前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法律中存在的不足,我们必须积极应对予以解决,应当立足于我国器官移植现状和国情为基础,以2007年5月1日出台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为蓝本,积极完善人体器官移植领域的法律制度。惟有如此,才能改变我国器官移植的现状,更好地规范人体器官的移植工作,确保医疗质量,保障公民的人体健康,更好地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