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论虚拟的实践性

章佳林  
【摘要】: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实践方式的发展,虚拟实践的崛起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需要对当代的重大问题予以批判和反思。虚拟现象显现于生活世界,它给予了我们哪些感性直观,这是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其次,“虚拟实践”作为一个词语的出现一直没有给予人们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为此,我们需要对此话语作理论上的论证和说明,即对虚拟的实践性予以确证。当虚拟确证为实践的一种形态,我们不得不面对虚拟实践的根本问题,即虚拟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虚拟实践的创价和代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要求我们既不能让虚拟遮蔽了现实的真相,也不能让现实阻碍了虚拟的自由,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虚拟实践的根本问题予以厘清。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虚拟的语言现象、虚拟的起因、虚拟的历史形态、当代现象和未来形态几个方面阐述了虚拟如何显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第二部分阐述了虚拟实践是如何成立的,既考察了前马克思思想史中实践观的历史形态,解读了马克思经典文本中科学的实践观,又着重从实践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论证了虚拟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的;第三部分探讨了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的交织与互动、虚拟实践的创价与代价等根本的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海峰;网络虚拟实践社会价值的辩证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01期
2 杨富斌;虚拟实践的涵义、特征与功能[J];社科纵横;2004年01期
3 田佑中;论虚拟实践——一种社会实践范畴的反思[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张明仓;走向虚拟实践:人类存在方式的重要变革[J];东岳论丛;2003年01期
5 章铸,吴志坚;论虚拟实践──对赛博空间主客体关系的哲学探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李白鹤;虚拟实践探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张明仓;虚拟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J];学术研究;2003年02期
8 黄雁玲,管金标;虚拟实践及其哲学[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朱少均;虚拟实践刍议[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陈蔚,李鹏举;虚拟实践及其哲学意义[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11 胡心智;虚拟技术与马克思的实践观[J];江淮论坛;2005年01期
12 胡心智;虚拟技术与马克思的实践观[J];皖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3 徐苗苗;;论虚拟实践对人主体性的影响[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4 严高鸿;当代视野中的实践观[J];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15 毛志荣;;虚拟实践及其特征[J];各界文论;2007年02期
16 李斌;彭芸芸;;试述虚拟实践[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年07期
17 李荫榕,王琪;虚拟实践视野下的主体性危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18 王仁永;崔涌;;虚拟实践与传统生存方式的融通[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9 胡心智;王红英;;虚拟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9期
20 张明仓;虚拟形态:从虚拟思维到虚拟实践[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文;曹之新;陈建华;;对模拟化训练的几点思考[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胡晓峰;;仿真是信息时代认识世界的第三种途径吗[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8:仿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第三种方法吗[C];2007年
3 肖永梅;;大学生虚拟社会实践的内涵解读及整体构建[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谢柯凌;;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关键在于要落实到实践中去[A];“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艾福成;庞立生;;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思想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6 孙正聿;;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7 曾华东;;非营利组织中虚拟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卢祖能;;2010年CIDP诊疗指南解读[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欧恢章;;试论毛泽东的实践观与他的艺术认识论[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九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3年年会论文集[C];1993年
10 姜大立;王丰;甘文旭;;高素质军事物流人才培养研究[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安;虚拟技术若干哲学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2 李永红;技术认识论探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谢俊;虚拟自我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常江;马克思的历史观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姚红玉;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虚拟导师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云阁;实践观点思维方式[D];吉林大学;2007年
7 张少军;论马克思主义新人道主义的科学向度和人文向度[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焦明甲;从“物性逻辑”到“人性逻辑”[D];吉林大学;2007年
9 董宏;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徐绍刚;个性解放新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佳林;论虚拟的实践性[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丛丛;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虚拟实践[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3 申瑞;虚拟实践与生产方式变革[D];苏州大学;2011年
4 王明芬;虚拟实践对人发展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雅茹贵;论虚拟实践[D];内蒙古大学;2012年
6 马明;虚拟实践的哲学审视[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7 唐启良;虚拟实践的哲学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王磊;虚拟实践中主体性问题探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9 金锋;试论虚拟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艺铭;虚拟实践观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创新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军;虚拟实践与人的主体性困境[N];光明日报;2002年
2 高晓勇;强化动员的虚拟实践性[N];中国国防报;2006年
3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邓辉林;虚拟的传递 实在的精彩[N];深圳特区报;2011年
4 刘晓芳;虚拟的,也是本质的[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记者 杨彦华 吴娟;虚拟的公民社会在中国出现[N];中山日报;2011年
6 王保存;国防信息化建设与新军事变革的关系[N];中国国防报;2005年
7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参与采写记者 李惊亚、周劼人、周宁、李俊、刘书云、傅丕毅、郭威;山区娃娃虚拟的“世博梦”,却被网络变成现实[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求是杂志社 张西立;从实践观点看当前解放思想的几个着力点[N];社会科学报;2008年
9 曲国良;坚持实践观点 搞好思想教育[N];组织人事报;2006年
10 孙伟平;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新问题[N];光明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