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微态电弹性理论及其在压电材料微尺度计算中的应用

操卫忠  
【摘要】:压电材料是制作传感器、致动器、变压器和换能器等的优良材料。随着集成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器件日益微型化,客观上对压电材料纳微米尺度的计算技术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然而压电材料的纳微尺度行为呈现明显的尺寸效应、非局部效应和强非线性等性质,不再适合采用经典连续力学理论进行描述和分析。因此,发展适合压电材料纳微米尺度力学行为分析的计算方法和技术,对于压电材料物性研究、预报和优化设计,以及纳微米尺度压电器件的设计计算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在Eringen, Chen和Forest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发展了适用于微尺度下描述压电材料力电耦合行为的微态(热)电弹性理论,建立了静态和动态微态电弹性固体边(初)值问题的广义变分原理。作为实例验证,进一步应用该理论,研究了受力电载荷作用的悬臂(简支)压电微梁的弯曲问题和含圆形孔洞(夹杂)的无限大压电材料的反平面问题,成功预测了微尺度下压电材料力电行为所表现出的尺寸效应。论文的主要创新研究成果包括: (1)将微念理论和电学基本定律相结合,建立了线性微态电弹性理论的基本控制方程,提出了静态微态电弹性固体边值问题的广义变分原理,包括最小势能原理、最小余能原理、广义Hu—Washizu原理和广义Hellinger—Reissner原理。随后,针对微念电弹性动力学边初值问题,给出了卷积型广义变分原理。 (2)从热力学理论出发,根据能量原理推导了微态热电弹性体的本构理论,建立了微态热电弹性体的功的互等定理以及边初值混合问题的广义变分原理。作为该理论的简单应用,研究了受集中载荷作用的无限大微态热电弹性介质内的热力电响应,给出了问题的基本解。 (3)为了方便应用,参考Forest等人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修改的微态电弹性理论。利用该理论研究了压电悬臂微梁和简支微梁受力电载荷作用下的弯曲问题。基于一定的假设,得到了微梁弯曲问题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当微梁的厚度和材料的内禀长度接近时,微态电弹性理论预测出材料的弯曲刚度和电场分布存在明显的尺寸效应。而当梁的尺寸远大于内禀长度时,微态电弹性理论和经典压电理论得到的结果趋于一致,尺寸效应基本可以忽略。 (4)进一步利用修改的微态电弹性理论研究了在远场载荷作用下含缺陷(圆形孔洞/圆形夹杂)无限大压电材料的反平面问题,得到了该问题的基本解。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圆孔半径对圆孔边应力集中和电场集中等的影响,以及材料参数对于含圆形夹杂的无限大压电材料力电场分布的影响。 上述研究的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微态电弹性理论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微尺度下压电材料力电耦合行为的尺寸效应,对于微态理论及其他广义连续介质理论的发展,以及纳微米尺度压电器件的设计计算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石志飞,赵世瑛,周利民,杜善义;压电材料变分原理逆问题的研究[J];复合材料学报;1998年03期
2 刘艳红;卿光辉;张焕铜;;压电材料修正后的变分原理及智能板的精确解[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王伟;卢香超;周立军;鲁艺珍;曹阳;;基于二维压电材料功能性器件的设计、构筑与性能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1年02期
4 陶雨萌;;基于压电材料压电效应的共享单车微能量收集[J];湖南教育(D版);2017年08期
5 ;关于压电材料的改进[J];压电与声光;1970年02期
6 马驰;王连慧;潘崇祥;刘紫婷;王娜;史颖;;泡孔聚合物压电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21年07期
7 周春梅;马旭;闫洁;;拼接梯度压电材料中多裂纹的响应问题[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年18期
8 卿光辉;吴宏伟;;功能梯度压电材料的参数处理与自由振动特性分析[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9 新宣;;我校在无铅压电材料研究领域中取得重大突破[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俞溢来;;基于ANSYS压电材料性能的数学有限元模型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24期
11 常青;新型压电材料[J];稀土信息;1997年01期
12 江宝林;;日本压电材料的市场动向[J];化工新型材料;1992年09期
13 李奕豪;钟轶峰;赵子龙;李帛书;汪家华;;无铅压电材料的高通量制备与模型模拟[J];金属世界;2018年01期
14 付雪峰;黄宝晟;陈拥军;;东南大学在分子压电材料领域取得突破[J];中国科学基金;2017年05期
15 姚永刚;周超;薛德祯;杨耀东;任晓兵;;压电材料中相共存态与其性能的关系(英文)[J];中国材料进展;2014年01期
16 王媛玉;吴家刚;吴浪;李香;冯斌;廖运文;朱建国;肖定全;;钪酸铋基高温压电材料的研究与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01期
17 Yuji Enomoto,Kazumi Kato,Hiroshi Matsuda;基于蒸汽炉物煅烧氧化铋构成复合物自由引导压电材料性能的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年05期
18 李山青,刘正兴,章建国,孙雁;压电材料静力耦合机理的三维解析及简化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19 俞焕然,姚林泉;柔性结构中的压电材料[J];宁夏工学院学报;1996年S1期
20 宋海龙;汪勇;李昊东;金丹;;压电材料及压电效应的应用[J];硅谷;2014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骏;刘辉;樊龙龙;邢献然;;高性能无机压电材料机理[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8年
2 唐义政;钟琴琴;张凯;;压电长方体谐振频率计算[A];2019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9年
3 刘海涛;赵明皞;徐广涛;范翠英;;多场条件下压电材料界面裂纹扩展问题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4 王飞;何琳;;压电材料在主动控制领域的应用[A];第十六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7年
5 张旭;刘金喜;;正交各向异性压电材料中的螺位错[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6 李显方;;压电材料中的奇异场及其断裂参数比较[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张华;;一种检测压电材料表面声速的设计与实现[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李凤明;;采用压电材料调控结构的动力学行为[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9 陈亘;赵金峰;潘永东;仲政;;层状压电材料声波主动调控的理论研究[A];2013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10 霍晓青;;Li、Ta掺杂KNN无铅压电单晶制备及其性能[A];第八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摘要[C];2013年
11 文玉梅;;压电材料在微型电子设备自供能技术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6年
12 陈伟球;;刚性压头与压电材料的粘附接触[A];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进展: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3 王旭;沈亚鹏;杜建科;;具有滑动界面各向异性双压电材料的格林函数[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4 平学成;陈梦成;谢基龙;;基于新型杂交元法的压电材料断裂力学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15 宋豪鹏;高存法;;压电材料中裂纹扩展行为及其对韧性的影响[A];Proceedings of the 16th Annual Conference of Hong Kong Society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2012、The 1st Mainland-Hong Kong Youth Forum on Mechanics 2012、The 8th Shanghai-Hong Kong Forum on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 2012[C];2012年
16 姚明辉;;压电悬臂梁结构的动力学研究[A];第三届海峡两岸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7 刘淑红;张志国;邹振祝;;压电材料中裂纹问题的研究现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8 陈梦成;平学成;;压电/弹性双材料结合界面端部V型切口尖端奇异场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9 刘官厅;杨丽英;;一维六方准晶压电材料中多缺陷的相互作用[A];第十五届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MMM-XV 2016)[C];2016年
20 苏洁;柯燎亮;汪越胜;;压电材料的二维微动接触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操卫忠;微态电弹性理论及其在压电材料微尺度计算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陈文科;压电材料微观变形及多源能量收集理论与实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21年
3 李强;无铅压电材料压电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4 李安庆;含应变梯度效应的弹性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王国光;拉压模量不同弹性理论解及桩基沉降计算[D];浙江大学;2002年
6 宋海燕;非保守系统的拟变分原理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赵国忠;压电材料结构优化控制方法及结构屈曲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8 乔臻;微小尺寸弹性结构尺度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20年
9 周平;柔体动力学初值问题拟变分原理及其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聂志峰;应变梯度弹性理论C~1自然单元法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1 滕岩梅;无穷维空间上的凸微分分析和扰动优化与变分原理[D];厦门大学;2002年
12 樊涛;非线性非保守系统弹性力学拟变分原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13 赵淑红;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拟变分原理及其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4 刘宗民;基于基面力的弹性大变形拟变分原理[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5 平学成;各向异性材料和压电材料奇异性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16 马晓;Bi_(0.5)Na_(0.5)TiO_3无铅压电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韩卓;基于压电材料的小型飞行器柔性翼主动变形气动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崔晓微;一维六方准晶压电材料中缺陷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3 李志斌;噪声发电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4 谭星;超声谐振谱技术定征压电材料全矩阵材料参数[D];厦门大学;2018年
5 李林利;压电材料板壳结构的非线性热弹振动分析[D];中北大学;2019年
6 张九相;超声谐振谱定征压电材料全矩阵参数中的模式识别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7 周均;基于压电材料的智能梁结构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8 韩朋成;基于压电材料的结构局部损伤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8年
9 赵伟伟;基于压电材料的飞机结冰探测系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10 云莉丽;压电材料断裂与疲劳问题的边界元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
11 陈凯旋;压电材料综合参数测量系统[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12 魏苓彦;正交各向异性压电材料中Ⅲ型裂纹的瞬态响应[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13 解海玲;含裂纹无限大横观各向同性压电材料板断裂分析[D];太原科技大学;2014年
14 王莹;应用PVDF压电材料测量结构应力和应力强度因子[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15 毛耀武;压电材料梁的稳定性分析与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16 李岩;高电致应变无铅压电材料的制备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17 李辉;含非圆孔压电材料动力反平面特性[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8 陈鹏瑜;弯曲摆动作用下柔性压电材料的压电俘能机理与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20年
19 薛鹏飞;水泥基压电材料压电效应的时变特性[D];燕山大学;2015年
20 邵坤;基于数字正交的压电材料参数测试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康文华 张黛微;发现巨大电致变形效应和无铅压电材料[N];陕西日报;2004年
2 佛山日报记者 黄晓晴;成功研发新型柔性压电材料[N];佛山日报;2018年
3 驻陕记者 韩宏;新型无铅压电材料研发成功[N];文汇报;2009年
4 向云;日本开发出新型压电材料[N];中国电力报;2004年
5 记者 鸣琦;西安交大无铅压电材料研究取得重大突破[N];陕西日报;2009年
6 记者 张哲浩;西安交大研制出无铅压电材料[N];科技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军;无铅压电材料锆钛酸钡钙诞生[N];中国化工报;2009年
8 ;日本开发出新型压电材料电致伸缩效应提高40倍[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毛黎 聂翠蓉;未来手机不充电[N];科技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