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密等离子体中非线性特性研究
【摘要】:随着强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由于在惯性约束核聚变(ICF)和电子加速等方面的重要应用而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论文研究了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温密等离子体中非线性特性,主要包括自聚焦、光束分裂和激光驱动电子加速等非线性特性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
1.研究了激光和欠稠密碰撞性等离子体中电子温度对介电函数和激光传播的影响。得出了依赖于电子温度变化的介电函数和激光传播的波动方程。结果发现,当激光在欠稠密碰撞性等离子体中传播时,由于电子之间的碰撞非线性效应导致电子密度发生再分布,从而引起介电函数发生改变;电子温度的变化导致的电子之间的碰撞非线性效应呈现出一种弱—强—弱变化趋势,导致激光在传播过程产生三类不同的现象:稳定的分离,震荡的分离和稳定的自聚焦。
2.研究了稠密等离子体与强激光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光束分裂现象。基于在稠密等离子体中描绘激光传播的波动方程,利用非傍轴理论第一次预言了一种新的非线性参量不稳定性:三分裂的光强分布。同时分析了产生分裂光强分布的可能原因,并调查发现更高的四分裂和其它的分裂现象不能产生。这一发现丰富了激光等离子体作用中的非线性研究。
3.研究了单一型和混合型指数衰变非均匀性等离子体中的电磁波的相对论自聚焦。研究发现,由于明显的相对论影响和存在的等离子体的非均匀性,两者联合影响着非均匀等离子体中的介电函数和电磁波的传播。特别是,通过对比两种具有相反性质的指数衰变型非均匀等离子体与强电磁波的相互作用,发现非均匀性等离子体内在的数学性质(如单调性和极值等)对电磁波的传播性质存在直接的影响,这种发现对于在实验中发现新的类型的等离子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一个重要发现:尽管等离子体的非均匀性在ICF实验中会引入不稳定性,然而联合相对论效应和等离子体的非均匀性能产生超强的短脉冲电磁波,这种发现可用来设计产生强超短脉冲电磁波和新的粒子加速器。
4.研究了脉冲激光与碰撞性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非线性碰撞热。通过使用麦克斯方程,流体方程和电子欧姆热的传输方程,在考虑有质驱动和非线性欧姆热的情况下,得到了等离子体中不同激光强度下的电磁场、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随着激光强度的增加,电磁场的震荡波长会减少,而其幅度会增加,同时发现随着激光强度的增加,电子密度、电子温度和有效介电函数的震荡峰值会变得非常的尖锐和震荡波长会逐渐降低。
5.研究了磁性等离子体中脉冲激光对电子的有质驱动加速问题。研究结果表面,在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等离子体的频率和电子的旋转频率对脉冲激光的群速度有明显的影响。在脉冲激光的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有质驱动力会驱动电子发生强烈的震荡,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这种震荡会逐渐减弱,最终趋向稳定,使得电子获得高的能量增益。而在此过程中,由于脉冲激光电场的影响,会产生自生磁场,自生磁场会导致电子以一定的频率发生旋转,此时在脉冲激光频率和电子的旋转频率满足ω=ω。会产生共振,进一步增强有质驱动力,从而使电子的震荡得到共振增强,进一步提高电子能量的增益。
|
|
|
|
1 |
钟志成,李智华,张端明,关丽;脉冲高能准分子激光烧蚀块靶产生等离子体的动力学过程的差分模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1年03期 |
2 |
金星;柯发伟;黄辉;李倩;;激光聚焦点火区域流场演化的数值研究[J];推进技术;2009年04期 |
3 |
汪淼;张贵忠;姜琛昱;陆茵菲;傅饶;姚建铨;;基于激光诱导碎裂光谱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9年10期 |
4 |
车志刚;熊良才;史铁林;龙芋宏;;激光冲击过程中液相区流体力学模型及仿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
5 |
霍裕平;等离子体的静态稳定性[J];物理学报;1977年02期 |
6 |
章其初,郑宗爽,刘家瑞;采用氢原子束测定空心阴极放电管中等离子体密度[J];科学通报;1982年14期 |
7 |
谭维翰,顾敏;等离子体钢丝二次谐波辐射的线性转换理论[J];光学学报;1988年09期 |
8 |
冯贤平,范品忠,陈时胜,关铁堂,徐至展;激光产生的铝、硅、氧、铜、硒等离子体X光谱[J];光学学报;1989年08期 |
9 |
C.Ngo
,景成祥;从核的多重碎裂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J];原子核物理评论;1989年02期 |
10 |
朱士尧;受控核聚变——现代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前沿领域(之七)[J];现代物理知识;1992年03期 |
11 |
侯先斌,冯贤平,龚尚庆,藤华国,张正泉,徐志展;短脉冲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X射线辐射[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5年01期 |
12 |
李全春;;白云鄂博铁矿中钙、镁、锰的等离子体光谱测定[J];光谱仪器与分析;1995年Z1期 |
13 |
顾琅;等离子体加工过程中尘埃微粒行为的研究[J];力学进展;1997年01期 |
14 |
董全力,王军,张少龙,满宝元,王象泰,于衍宏;激光等离子体产生条件的实验研究[J];光电子.激光;1999年05期 |
15 |
邱华盛;中日签署沙尘合作研究协议及等离子体和核聚变合作研究协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年06期 |
16 |
高俊方;;倾听来自宇宙的声音[J];科学世界;2001年08期 |
17 |
;发光与发光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1年01期 |
18 |
张惠;;艰辛之路 辉煌之绩——贺神光Ⅲ原型装置达标验收通过[J];现代物理知识;2008年02期 |
19 |
张文东;刘三秋;肖庆生;;等离子体中磁单极子沿双曲线轨道运动的辐射[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8年02期 |
20 |
程黎鹿;茆军兵;李洋;周惟公;郑志远;;“烧蚀模式”激光推进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物理与工程;200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