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GIS的元上都遗址环保监测管理系统建设研究

孙静  
【摘要】:中国元上都遗址(以下全文简称:遗址)是世界游牧文明的地理标志;是世界范围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元代和蒙古汗国都城遗址;是中国草原都城遗址的杰出典范和蒙元文化的代表;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游牧民族自然和文化遗产;是中国少有的集森林、草原、河流湿地、沙地景观交错的复合生态系统;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个民族聚居的地区;是中国蒙古语音标准基地,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考古学价值。遗址以自然和文化的双重优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于2012年6月29日正式确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为此,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启动了《草原文明地理标志遗址保护圈生态环境变迁监测与保护的关键技术研究》国家级科研专项项目(以下全文简称:项目)。 项目的研究目标为:明确草原重大古文化遗址生态保护范围和保护预警等级,建立相应的生态保护圈监测技术体系和保护方案,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遗址更好保护,为遗址周边区域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论文取材于项目中前期研究课题,借鉴国内外GIS理论,应用GIS二次开发等技术,依托蒙古文网页功能的理论和方法,开展遗址环保检测管理系统(以下全文简称:系统)的研究。系统将遗址环保监测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GIS和蒙古文网页功能三者有机的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环保监控测绘管理、技术、采集和监测体系,为遗址自然保护区的基础环保地理信息海量数据的搭建积累和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平台建立打下基础。同时,系统改变了环保监测管理内部信息流程和本部门与社会的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从而使科学化、动态化、数字化、可视化、人性化的环保监测管理电子政务服务模式对环保监测管理的管理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加快管理创新理念的研究,促进政府环保管理体制的更新与职能的转变、环保行政决策机制的优化和环保政务流程的再造和重组。 本论文以系统设计方案为实例,以公共选择理论与治理理论等新公共管理学说为前沿视角,提出遗址环保监测管理的职能定位、管理方式、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业务流程、内部信息流程、工作方法、技术手段、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等诸多方面所做出的创造性调整和变革,形成一套完整的环保监控测绘管理、技术、采集、监测体系和具有中国特色的遗址环保监测管理创新模式,也为今后遗址的科学合理有效保护以及在古遗址的生态环境监测在技术指标和监测内容方面提供技术参数和借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诚;王宏志;沈雅琼;徐建军;;基于GIS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以丹江口水库淹没区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年01期
2 张祚;吴善超;李江风;刘艳中;程文;陈昆仑;;基于GIS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空间分布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2年04期
3 宋进喜;宋令勇;何艳芬;马晓兵;;基于GIS的西安市雨水收集潜力估算[J];干旱区地理;2009年06期
4 王秀兰,苏忠;基于GIS的内蒙古耕地时空变化研究[J];干旱区地理;1999年02期
5 陈博;孙璐;;GIS与文化遗产保护刍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3期
6 娄昭;张磊;;GIS在《世界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世界地理研究;2009年03期
7 白景锋;周旗;王海洋;;基于GIS的我国汽车产业空间布局与市场耦合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1年03期
8 张生根;王心源;田兵;管义国;;基于GIS的巢湖流域考古信息系统研究与建设[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年04期
9 蒋鸣;;GIS与地理计量方法的一体化[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10 李文实,黄民生,吴健平;基于GIS的区域规划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04期
11 刘建波,李青山,赵贤瑶;中国GIS的领路人——记民族科学家和杰出创业家吴信才教授[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05期
12 王宏伟;张小雷;乔木;缪燕江;;基于GIS的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动态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8年02期
13 滕铭予;;GIS在内蒙古敖汉旗环境考古研究中的初步应用与探索[J];华夏考古;2009年03期
14 冯雪力;吴世新;陈红;;基于GIS和RS的新疆典型农区非耕地系数的应用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0年04期
15 杨林;贾绳之;;广东省产业结构的空间格局:基于GIS的分析[J];城市观察;2013年05期
16 卢斌莹;陈正江;侯春红;魏清;;基于GIS的西安市南郊土地城市化空间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10年01期
17 孙成胜;蔡小冬;张仁陟;蔡立群;;基于GIS的白银区耕地耕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及污染评价[J];干旱区地理;2014年04期
18 谭芬;;GIS与云计算[J];青年文学家;2013年09期
19 陈亚历;;基于GIS的有线电视管线系统设想[J];中国地名;2011年06期
20 龚强,胡运权;地方志:GIS的最佳数据源[J];学术交流;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惠娟;唐南奇;林金宝;;基于GIS的仙游县土地利用与滑坡灾害敏感性分析[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翟建设;孔璐;;基于GIS的战区台风监测与防护保障系统[A];首届气象仪器与观测技术交流和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3 马江山;程琳;;基于GIS的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功能构建[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徐宗焕;陈家金;林俩法;王加义;;GIS在漳州火龙果低温害分析中的应用[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王玮;梁天刚;黄晓东;冯琦胜;刘兴元;张仁平;;基于遥感和GIS的青藏高原牧区雪灾预警研究[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C];2014年
6 陈迪凤;金伟祖;;基于GIS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历史权属信息处理方式研究[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波;徐富春;孔益民;王利强;孙强;虞朝晖;;基于GIS的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8 龙腾卓;陈正东;杨诚;;GIS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海口市城市规划信息系统[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一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孙磊;马民涛;;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与GIS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综述与集成初探[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10 郑茂辉;罗奇峰;翟永梅;;基于GIS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信息管理系统[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银巧;棉花形态建成模型与基于模型和GIS的数字棉作系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2 石晓燕;基于生长模型与GIS的小麦生产力预测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3 温亮;海南省疟疾流行预测方法及基于GIS的疟疾监测预警系统的初步构建[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4 孟庆香;基于遥感、GIS和模型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5 王玮;基于遥感和GIS的青藏高原牧区积雪动态监测与雪灾预警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6 李超;基于GIS的新疆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扩散规律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7 黄荣珍;南京市水土保持GIS研制及其在规划中的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郑佳荣;基于GIS的地矿三维属性场建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9 陈伟强;基于GIS的烟草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10 娄全胜;基于GIS的广州森林空间格局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晓声;基于GIS的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管理系统的设计[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2 周永娟;基于GIS的河南省棉花生产潜力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缪海洋;基于GIS的圩区水系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开发[D];扬州大学;2006年
4 比拉力江·阿不力孜;基于GIS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2年
5 唐国滔;基于GIS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D];广西大学;2012年
6 高晶;基于GIS和模型的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生态环境质量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张淼堃;基于GIS的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敏感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8 肖明;GIS在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D];海南大学;2011年
9 石祥雷;基于GIS的新沂经济开发区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10 问青青;基于GIS的山核桃生长适宜性评价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鑫;水利市场看好GIS[N];中国水利报;2001年
2 徐华;第四届高校GIS论坛筹备工作展开[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王娟;GIS在线商店意不在销售软件[N];中国计算机报;2013年
4 记者 王世甫 特约记者 尤均;科尔沁街道借助“GIS一卡通”打造社会服务管理新平台[N];通辽日报;2011年
5 通讯员 杨黎明 卢伟萍;气象GIS应用联合实验室在广西成立[N];中国气象报;2010年
6 吴登洲;中国GIS协会扎实做好“搭台”工作[N];中国测绘报;2000年
7 记者 吴江;中国GIS协会近年工作有新进展[N];中国测绘报;2001年
8 魏莲 樊文有 卞州罡;石油行业信息化GIS作用大[N];中国测绘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黄志武;GIS系统为“数字西藏”打下良好基础[N];西藏日报;2001年
10 郑泓;国产GIS遥感软件大检阅[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