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学生社交网站沉浸体验对自尊、孤独感的影响研究

石海梅  
【摘要】:积极心理学研究在不同领域都逐渐受到重视。其中积极情绪中一个重要的关注焦点是沉浸体验。沉浸体验作为一种积极体验在学习、工作、运动等其他领域的积极影响已经得到广泛关注。而在网络环境下,研究者对于沉浸体验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网络成瘾等消极影响,而忽视了沉浸体验最初提出的本质内涵。本研究旨在当前网络环境背景下探讨大学生社交网站沉浸体验的结构以及社交网站沉浸体验对大学生自尊、孤独感的积极影响。由于现有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本研究采用情景实验和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在编制大学生社交网站沉浸体验问卷的基础上,对具有社交网站使用经验的552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社交网站中沉浸体验对自尊、孤独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测验标准编制的大学生社交网站沉浸体验问卷信度较好、效度较高;(2)情景实验条件下,不同性别、不同程度社交网站沉浸体验在自尊水平上的主效应不显著,交互作用也不显著;男生群体中,低沉浸体验组的孤独程度要显著高于中等沉浸体验组,中等沉浸体验组的孤独程度要显著高于高沉浸体验组,也就是说男生群体中高沉浸体验组的孤独程度最低。并且在孤独感总分上也发现,男生群体中中等程度沉浸体验组学生的孤独感得分要显著高于高沉浸体验组;(3)情境实验条件下大学生沉浸体验的得分要显著高于问卷调查中沉浸体验得分,不同社交网站使用类型在社交网站沉浸体验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并不是使用时间越长,在社交网站中越活跃,沉浸体验就越强烈;但是经常使用手机登录社交网站的个体,社交网站沉浸体验会越强烈。在社交网站使用目的中,用于人际交往、信息获取与分析、娱乐消遣等目的的大学生沉浸体验会更强烈。(4)沉浸体验中时间感扭曲、专注和愉悦体验可以显著预测自尊水平,沉浸体验也可以通过自我呈现(积极自我呈现、真实自我呈现)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自尊水平;沉浸体验维度中愉悦体验和专注可以反向预测孤独感;愉悦体验和行为意识融合可以反向预测情感孤独;专注可以预测社交孤独;远程临境感维度可以反向预测孤独程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法国教会通过社交网站招募神父[J];中国天主教;2010年05期
2 梁丹;李丽涛;王芳;邸秀娟;;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特征及心理原因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07期
3 ;常用社交网站影响心情[J];工会博览;2013年09期
4 蒋重母;;《社交网站》[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0年30期
5 Frank Fang;;社交网站:你痴迷成瘾了吗?[J];新东方英语(中学生);2010年12期
6 马李灵珊;;MySpace的堕落[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07期
7 ;社交重构世界[J];读者.原创版;2012年03期
8 杜子建;;微博在改变世界[J];名人传记(财富人物);2010年11期
9 ;王兴:中国社交网站先锋[J];时代英语(高三);2011年11期
10 恩惠;;数字说话[J];天风;2012年07期
11 ;是男还是女? Facebook上说清楚[J];时代英语(高一);2008年05期
12 白慧琴;;从非言语行为角度看社交网站互动功能的完善——以“人人网”为例[J];吕梁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13 王云松;;垃圾自拍风靡突尼斯[J];环球人物;2014年16期
14 ;国际[J];教育;2011年25期
15 ;刊中人[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41期
16 胡泳;;在线肖像画的艺术[J];IT经理世界;2012年Z1期
17 黄广明;;蚂蜂窝 自由与分享[J];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01期
18 ;微观[J];时代人物;2012年03期
19 陈沁;;“脸谱”后的扎克伯格[J];中国中小企业;2012年03期
20 王明珠;秦婧雪;;大学生在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及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校医;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晨宇;;基于用户黏性的中国社交网站盈利模式可持续性分析——以人人网的用户黏性分析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洪伟;陈媛;;社交网站用户持续使用意向实证研究[A];第十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十四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马晓辉;;青少年的社交网站使用动机[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李晨宇;;中国社交网站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分析[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C];2010年
5 牛星;;看我国SNS社交网站现状与趋势[A];计算机研究新进展(2010)——河南省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晓娥;;SNS社交网站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A];首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0年
7 姚正宇;;亲密关系与社交网络互动行为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8 裴馨;陳旖;王妙琤;李思宓;張伊兒;邢若瓊;喬舒雅;;现实强关系与微博弱关系之比较:香港大陆生就业角度(英文)[A];2013年“两岸三地五院研究生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胜男;社交网站对大学生受众道德心理与道德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弘;关于用户强迫性使用社交网站的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晨宇;中国社交网站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陈瑶;社交网站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杨石山;社交网站用户转换意向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李景辉;社交网站使用对线上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5 王铂;社交网站商业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6 杜政委;商务社交网站的服务与盈利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杨慈;基于成本效益角度的用户社交网站参与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8 张旭龙;社交网站用户个性化需求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9 邓莹莹;社交网站中基于用户社会活动和好友网络的推荐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10 汪愈舟;基于Windows Azure和Windows 8 的旅游社交方案的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报实习记者 李鹏;社交网站光环渐淡[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2 龚恬;社交网站触角伸向企业[N];计算机世界;2008年
3 郎楷淳;欧美金融社交网站受宠[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欣闻 志伟;社交网站成隐私泄露高危地[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鼎宏;社交网站安全问题日益突出[N];人民邮电;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颖洁;儿童社交网站崛起惹争议 七成网民赞同“网络分级”[N];通信信息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边歆;社交网站的安全问题多[N];网络世界;2010年
8 本报记者 周志军;社交网站开始赚钱了[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全球社交网站用户数激增[N];人民邮电;2008年
10 ;快搭上社交网站的快车![N];中国民航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