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利模式下的供应链决策与协调优化研究
【摘要】:随着产品更新速度的加快及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营销已经成为企业生存、赢得竞争的致胜法宝。在现代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中,返利是一种广泛采用且影响深远的促销手段之一。与直接打折促销不同的是,返利促销需要消费者先全价付款,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兑现。本论文在企业调研、总结与评述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和分析了返利模式下的供应链决策与协调优化问题。首先,基于消费者现时偏向型偏好理论研究了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返利与定价策略;其次,探讨了随机需求下供应链成员的联合返利决策;然后,考虑了带有风险偏好的供应链返利契约如何协调供应链的问题。最后,针对电子商务背景下日益兴起的第三方返利模式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完成的创新性工作总结如下:针对返利促销特有的对消费者的影响机制(先购买再兑现),运用现时偏向型偏好理论,从消费者行为角度刻画了返利促销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及兑现行为的影响,将市场中的消费者区分为天真型与经验型两类消费者群体,并对不同类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与兑现行为进行建模,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供应链中最常见的制造商对消费者返利模式,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框架下分析了制造商的最优返利策略与零售商的最优定价策略。研究了随机需求下的供应链联合返利决策,具体返利模式包括制造商与零售商同时向消费者提供返利、仅制造商向消费者提供返利及仅零售商对消费者提供返利。在联合返利模式下,基于两种常见的乘法需求函数(非线性乘法需求与线性乘法需求),探讨和分析了制造商的最优返利策略及零售商的最优返利与订货策略,并在博弈理论框架下证明了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和唯一性。进一步地,通过对不同供应链返利模式的对比,研究了不同返利模式对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考虑了带有风险偏好的供应链返利契约。制造商经常采用渠道返利来激励零售商提高订货量,因此与返利相关的契约可以用来协调供应链。当制造商面对具有风险偏好的零售商时,以条件风险价值CVaR为风险度量准则,研究了制造商该如何设计有效的供应链返利契约来协调供应链的问题。通过分析两种不同类型的供应链返利与惩罚契约(以订货量为基准的ORP契约和以销售额为基准的SRP契约),给出了实现供应链协调的契约参数条件,并与风险中性时的情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提出和研究了一种新的返利模式—第三方返利。在第三方返利平台的参与下,消费者除网络直销模式购买产品外,还可以通过返利模式购买产品。以消费者效用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了网络零售商的定价决策、佣金决策及第三方返利平台的返利决策问题。针对两种销售模式的冲突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的收益共享契约来协调整个系统,实现了网络零售商与第三方返利平台的合作共赢。
|
|
|
|
1 |
陈静杰;李伟平;薛劲松;朱云龙;;基于知识的供应链决策框架[A];200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