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与发展策略
【摘要】:[目的]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全民健康的主要载体。本研究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剧烈变化,结合卫生系统内部改革影响,从农村居民需求出发,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在分析近年来乡镇卫生院功能发挥和运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转型期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和保障机制,同时提出乡镇卫生院的不同发展模式,为新时期乡镇卫生院发展提供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l方法]在现状分析和回顾性研究的基础上,利用Excel、SPSS等软件,综合运用卫生政策学,卫生经济学,统计学等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社会经济变化和卫生系统改革对农村居民需求和乡镇卫生院服务提供做了前瞻性研究。资料收集方法:(1)定量研究。对江苏等6省发放问卷。(2)现有的统计资料收集。收集乡镇卫生院运行和服务提供状况等相关统计资料。(3)定性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关键知情人访谈、专题小组讨论,了解典型地区乡镇卫生院服务提供情况。分析方法:(1)文献研究法。对乡镇卫生院发展历程和典型国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2)回归分析预测法:根据老龄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化、流动人口情况等,分析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3)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水平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筹资、运行、业务开展和服务利用的变化情况。(4)聚类分析。对调研的乡镇卫生院按照地理、社会经济、服务功能等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分析发展趋势。(5)DEA分析。分析了76所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效率,比较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效率和变化趋势,为研究资源配置提供依据。统计模型预测[结果]1.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受社会经济变化影响,每个时期都有所侧重,特别是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医养结合的推进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增加,加上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乡镇卫生院的康复护理和卫生管理功能需要加强。2.乡镇卫生院的各项功能发挥情况(1)医疗功能。乡镇卫生院的门急诊呈增长态势,住院总体稳定,90%左右的乡镇卫生院具备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常见理化检查的能力,但乡镇卫生院手术量偏低且呈下滑态势,较大风险和较高技术含量的医疗服务根据乡镇卫生院发展类型的不同出现多样化的情况。(2)公共卫生服务功能。虽然防保人员数量不足且年龄偏大,但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率整体较高,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改善,乡镇卫生院已逐步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作为重要的服务内容。(3)公共卫生管理职能。随着乡村一体化的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财政给予的专项补助、村卫生室信息化逐步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的不断提高和按考核结果发放,乡镇卫生院的卫生管理职能得到加强。3.转型期社会经济变化如农村常住人口减少、老龄化、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加、医保制度健全等因素对乡镇卫生院功能影响较大,未来对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出现多样化需求,对康复和护理服务需求较大。[结论](1)转型期乡镇卫生院承担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卫生管理和康复护理4项主要功能。其中医疗功能作为公共卫生功能和康复护理功能发挥的支撑,需要进一步加强各项功能和服务间的联动:公共卫生功能,乡镇卫生院要进一步发挥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和对村卫生室的管理考核的双重责任;卫生管理和康复护理功能需要重点强化。(2)要保障乡镇卫生院功能的正常发挥,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并按照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进行分类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综合改革并完善收支管理方式,并主动转变成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的服务模式。(3)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模式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不能简单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功能。对于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要强化慢病管理、老年护理保健和康复等服务;对于服务人口较少、距离县级医疗机构较近、缺少有资质医师和护士的卫生院将弱化高风险医疗服务;对于服务人口多的地区如超过10万人,要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创新1(1)本研究对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的思路有变化,主要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剧烈变革,结合卫生系统内部改革如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农村居民未来需求变化和6年间乡镇卫生院功能与运行情况的纵向变化,重点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口结构、人员资质、与县医院距离等因素,按照经济发展水平,从东、中、西部选取典型地区,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对医疗、公共卫生、卫生管理和康复护理四项功能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乡镇卫生院在未来发展模式上的功能定位方向。(2)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归纳总结:新时期乡镇卫生院要主动应对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和医养结合推进,结合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快速推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国家基本公共生服务的乡村联动等情况,在承担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另外两项功能,包括大力加强康复护理功能,进一步强化卫生管理功能,并提出强化卫生管理职能可依托的手段和工具。(3)本研究综合考虑服务人口、老龄化程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县医院距离,以及县医院和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和布局等因素,通过聚类分析和DEA分析、定性资料的主题框架分析等分析方法对乡镇卫生院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及预测。[局限1由于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要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存在多样化和快速变化情况,导致实证研究和聚类分析中样本的代表性、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分析中对公共卫生服务量的分析有待商榷。本研究所得出的结果受研究条件、调研经费及人员素质和数量等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的可推广性也存在一定局限。
|
|
|
|
1 |
沈松林,史俊民;浅议乡镇卫生院减员增效[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0年02期 |
2 |
朱朱;略论乡镇卫生院的深化改革[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0年05期 |
3 |
李政一;试论乡镇卫生院的公有制实现形式[J];卫生经济研究;2000年02期 |
4 |
郑永光;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亟待加强[J];卫生经济研究;2000年02期 |
5 |
沈慰如;乡镇卫生院应坚持防治结合[J];卫生经济研究;2000年08期 |
6 |
张鸿若;试论乡镇卫生院的困惑与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00年08期 |
7 |
卢全骥;提高乡镇卫生院经济运行的质量[J];卫生经济研究;2000年09期 |
8 |
卢明雁;对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
9 |
陈樟林;遂昌县乡镇卫生院建设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00年12期 |
10 |
李卫平;锡山市乡镇卫生院运营现状、问题及改革路径[J];中国卫生资源;2000年03期 |
11 |
张宁;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0年01期 |
12 |
沈慰如;乡镇卫生院产权改革质疑[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0年06期 |
13 |
金礼智;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0年02期 |
14 |
田志明,熊鹰,王炎章,林莉;乡镇卫生院改革发展新思路[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0年04期 |
15 |
郑军;县级医院兼并乡镇卫生院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卫生经济;2000年12期 |
16 |
金礼智;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0年03期 |
17 |
虞国良,王小宁,郝超,华颖,包江波,陈恩东,傅鸿鹏,邵晶晶,郝模,尹爱田,郑文贵,陈祥华,刘洪庆;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对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功能的影响[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年03期 |
18 |
陈恩东,章滨云,李鹏翔,吴延风,郝模,姚树坤,高春秋,席彪,钱卫国,王小宁,虞国良;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对乡镇卫生院防保功能的影响[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年03期 |
19 |
陈恩东,吴延风,郝模,王小宁,虞国良,郝超,姚树坤,高春秋,席彪,钱卫国,尹爱田,郑文贵;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对乡镇卫生院管理村卫生室职能的影响[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年03期 |
20 |
田士宝;乡镇卫生院转变经营模式探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年07期 |
|